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入華數十載後,中國市場之於外資企業的意義早已不止是製造基地和巨大消費市場而已,更是其全球研發重地及創新策源地。全球能源管理和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巨頭施耐德電氣中國研究院院長高深近日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採訪時表示,該公司的本土研發從“技術引進”起步,逐步發展到“中國原創”,目前已在反哺其全球研發體系。“這個過程也伴隨着中國研發實力的增長,以及中國整體經濟環境和創新能力在全球地位的不斷上升。”

本土研發能力是衡量一家外企本土化程度的核心指標。中國是施耐德電氣全球四大研發基地之一,“跟15年前不同,現在施耐德電氣上海研發中心的研發骨幹、專家以及研發的領導者,99%都是中國人。”高深說,如果創新只是依靠國外資源,到了中國就會水土不服。隨着中國用戶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並趨於個性化,中國研發團隊的數字化創新也在提速。

施耐德電氣中國研究院院長高深

“直覺式”減碳可能失靈,數字化技術精準“捕碳”

當前,學界和業界對於“雙碳”目標的共識是:中國要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需比發達國家2050年碳中和付出更大努力。這是由於,歐、美從碳達峯到碳中和,有50-70年過渡期,而中國只有30年。2030年後中國年減排率平均達8-10%,將遠超發達國家減排的速度和力度。

要達成艱鉅的減碳目標,倚賴於創新的技術開發和場景應用。高深表示,施耐德電氣的研發方向聚焦“低碳化”和“數字化”兩大重點。比如以研發推動生產經營每個環節實施減碳,包括綠色設計、綠色生產,綠色包裝和綠色交付等等。

他談到,中國的能源消耗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全部由新能源替代,在新舊能源領域,數字化工具都大有用武之地:一方面讓能源管理儘量精細化,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促進新能源在發揮優勢的同時避免波動性短板,從而快速發展。“新能源不是安裝了光伏板、充電樁就可以,還需配合削峯填谷等一系列能源管理概念,這需要一套數字化管理方式,與普通電網完全不同。”

能源系統加速轉型也釋放了新的市場機遇。仍以新能源行業爲例,據介紹,施耐德電氣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旗下欣美電氣構建的以微電網爲核心的分佈式能源系統,通過數字技術實現對屋頂光伏、儲能、柔性負荷的預測和優化控制,令欣美電氣2020年新能源發電量年度增長146%、年度新能源滲透率提高至70%、年度電費總支出節省30%以上。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在5月中旬的一場高端對話節目上表示,碳達峯碳中和表面看是一個氣候問題,但本質是發展問題。在產業優化升級方面,既要着力做大增量,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又要持續優化存量,下大氣力推動傳統產業節能降碳改造,加快推進工業領域低碳工藝革新和數字化轉型。

施耐德電氣在幫助用戶推動減碳時發現,一些傳統行業企業常常憑經驗和直覺減碳,這種做法的不足之處正在逐漸凸顯。高深對澎湃新聞稱,之前傳統企業減碳往往依靠直覺做判斷,但藉助數字化手段和工具測量後,實際情況卻可能與直覺經驗不符。

比如在施耐德電氣與國內某家水泥廠合作時,通過對水泥的生產工藝進行數字化監控和分析,根據數據抓取和分析得出的改造方案相較於傳統經驗改造獲得了更好的減排效果。

在華研發進入反哺全球新階段

高深表示,施耐德電氣中國研發團隊不但持續推進技術的升級迭代,創新的模式也與時俱進、不斷變化。

回顧20多年前,施耐德電氣中國研發團隊的主要工作是引進當時歐美的先進產品並進行本土化。積累了一定能力後,團隊從簡單的“翻譯”和支持角色轉變爲針對國外產品做一些真正的設計變革,研發團隊也快速擴充,並開始與國外團隊共同完成一些項目。2011年左右,隨着中國市場的飛速發展,國外的產品已經不能滿足本土客戶的多元化需求,施耐德電氣真正邁入“中國原創”階段。

2018年,施耐德電氣開始實施“多中心”(Multi-hub)戰略,中國研發開始自主化。“如果把全球研發比作一個大農場,多中心可以視爲把整個農場分爲幾塊,技術領先的國家團隊各拿一塊,根據意願、稟賦和能力來自主耕耘,並供應所有市場需求。在‘多中心’模式下,我們的研發成果不僅能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也能解決全球市場的問題。”高深說道。

“多中心”模式也契合了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形勢。當前,中國的技術水平已經不亞於國際市場,甚至在一些領域還領先全球。施耐德電氣的本土化創新在滿足中國需求的同時,正在反哺全球,這也促使中國研發團隊在其全球研發體系中的重要性不斷上升。

比如,進入數字時代,高深就觀察到,中國市場具備一系列獨特性,對中國研發也提出的獨特需求,包括:各行業應用場景複雜,門類衆多,數字化產品和服務要契合中國客戶快速迭代的需求;在新能源、數據中心等中國領跑全球的行業領域,技術難點的解決越來越依靠數字化支撐。面對上述趨勢,施耐德電氣中國研發團隊也不斷強化數字化力量。過去幾年裏,施耐德電氣的數字化研發人員比例增長了一倍,且還在快速上升。去年,該公司還成立中國軟件研發中心,進一步整合軟件優勢。

打通創新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數字化和雙碳時代,用戶需求和應用場景日趨複雜。這也導致企業靠“單打獨鬥”已經無法解決所有痛點,“朋友圈”式的聯合創新才能破解新的技術挑戰。

據高深觀察,針對創新,市場上的各方普遍有痛點但又存在差異:各地政府面臨着減碳節奏設計和實踐的現實痛點;企業則不僅面臨行政壓力,也面臨經濟壓力,因爲減碳改造需要投入,沒有數字化技術支撐,就無法平衡減碳與效益之間的衝突,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業的困惑。對高校等研究者來說,減碳理論和數字化技術在產業界落地的“最後一公里”難題難解。

因此,在內部創新基礎上,施耐德電氣同時發揮“連接者”的作用,在各方之間搭起橋樑開展聯合創新,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共享經驗方案,推進落地。“作爲一家企業,施耐德電氣的優勢在於不僅有生產製造實踐,也有研發創新和基礎研究。我們將最大程度的發揮優勢,致力於推進各方通力合作,以實現‘產學研’的銜接。”高深表示。

據悉,除了與頭部企業聯合研發創新減碳科技,施耐德電氣近年來還通過在各地建立賦能中心、產業示範園來帶動生態夥伴,以及通過智能製造、能源管理領域的兩大創贏計劃等方式,來鏈接更多新銳企業以及研究機構,賦能中小企業提升數字化創新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