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沈佳璐

在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伊訴韋德案”後,很多曾在網絡上搜索過墮胎相關信息的美國女性都陷入了不安之中,她們擔心數字運營商會收集用戶的隱私信息,並出於商業目的將其出售,甚至還會把這些數據作爲未來刑事案件中審判她們的證據。

電子前沿基金會網絡安全總監伊娃·加爾佩林(Eva Galperin)在推特上寫道:“這回的墮胎禁令和上回的區別在於,我們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數字監控時代。”

數字監控的一個主要方面體現在很多女性都會使用的經期記錄軟件上。這類軟件可以通過用戶輸入的月經日期、持續時間等數據,來預測下次月經到來的日期並且檢測分析其健康狀況,一旦用戶在接入互聯網的情況下使用這類軟件,她們的數據就會被記錄存儲下來。

據英國《衛報》報道,得克薩斯州刑事辯護律師薩拉·斯佩克特(Sara Spector)表示,如果法官試圖起訴一個非法墮胎的女性,那麼他們可以調查被告設備上的所有應用程序,包括經期記錄軟件。但是具體情況還是要參考運營商對於用戶隱私儲存的政策。

在美國,最受歡迎的兩款經期記錄軟件Flo和Clue的用戶總數超過5500萬。其中,總部位於柏林的Clue在推特上稱,根據歐洲《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它有法律義務不披露私人的健康數據,並且也不會回應美國當局提出的相關不合理要求。

然而,國際隱私組織(Privacy International)律師露西·奧迪伯特(Lucie Audibert)表示,即使由歐洲公司來處理數據,這也並不意味着它完全不會被美國起訴。GDPR不適用於這類案件,當美國當局提出合法的法律要求時,歐洲公司通常會服從。

她還強調,使用歐洲的應用程序不能保護美國女性免於法院向她們索取數據,但和美國的應用程序相比,這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因爲美國公司更容易被迫服從美國當局和法院的要求。

除經期記錄軟件之外,還有很多應用程序可能會泄露用戶關於懷孕的信息。比如手機內的定位系統可以用來確定該用戶是否去過墮胎診所,社交媒體上的搜索記錄可以顯示其是否在研究墮胎,聊天記錄則可以說明其是否曾幫助過他人墮胎。

因而,很多規模更大的公司也難逃上交數據的命運。據報道,包括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和蘋果(Apple)在內的諸多科技公司就經常會收到政府索要用戶數據的請求。

但這些公司聲稱自己在多數情況下還是會拒絕此類要求,即使從法律層面來講這些要求是合法的。斯坦福大學互聯網天文臺研究學者普費弗科恩(Riana Pfefferkorn)對此解釋道:“這些公司會站出來反擊,試圖緩解這個過程,以此來表明自己不會不戰而降。”

但這並不意味着公司絕對不會交出數據。以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爲例,該公司在2021年7月到12月期間一共收到了政府近6萬份的數據調查請求,在其中88%的情況下,他們都至少提交了一部分的信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