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AI第一股”商湯科技迎限售解禁日。

港股開盤後,商湯(HK0020)股價跳水,股價一度下探至2.91港元,跌逾40%,市值蒸發800億港元。

今日上午,商湯科技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爲表達彼等對公司長期價值及前景的信心”,公司高管徐立、王曉剛、徐冰及公司若干管理層成員自願承諾,於2022年12月29日之前,不會出售公司總數爲20.02億股的B類股份(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約5.98%)。

關於股票解禁期,商湯方面回應稱,“今天早上我們也發了公告高管會延期解禁,也表達對公司長期價值和前景充滿信心”,而關於今日開盤股價跳水一事,商湯則表示:“我們不對股價(表現)做評論”。

解禁日股價承壓,自願禁售欲顯長期信心

今日開盤,商湯股價跳水,跌逾40%,跌破發行價。消息面上,6月30日,商湯迎限售解禁期。

據商湯上市前公告的補充招股章程披露,其各基石投資者同意自上市日期起計六個月期間(即禁售期)內的任何時間,不會直接或間接出售彼等根據有關基石投資協議所購買的任何發售股份。即全數100%股份在上市後鎖定6個月。上述招股章程顯示,商湯的基石投資者,佔公司總股本接近70%。

6月30日上午,商湯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爲表達彼等對公司長期價值及前景的信心”,公司高管徐立、王曉剛、徐冰及公司若干管理層成員自願承諾,於2022年12月29日之前,不會出售公司總數爲20.02億股的B類股份(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約5.98%)。

不過,對比來看,自願禁售的總量遠遠低於解禁數。這是商湯上市後的首個解禁期,限售解禁對股價帶來的短期波動影響早已屢見不鮮。截至發稿,商湯已下跌46.77%,報3.13港元/股,創下上市以來新低。最新市值1049億港元,較前一日收盤已蒸發逾800億港元。

對於今日的股價波動,商湯表示:“我們不對股價(表現)做評論”。商湯方面強調自身的長期價值,30日上午,公司方面通過微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天早上我們也發了公告高管會延期解禁,也表達對公司長期價值和前景充滿信心。”

此外,6月20日,商湯科技還發布了《採納2022年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的公告,宣佈董事會已決議採納2022年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目的爲表彰參與者所作的貢獻;鼓勵及挽留該等人士爲集團的持續運營及發展效力;向彼等提供額外激勵以達到業績目標;吸引合適人員爲集團的進一步發展效力;及激勵參與者爲公司爭取最大價值。

頭頂AI第一股光環,“造血”是待破課題

2021年12月30日,一波三折後,商湯最終還是以“AI第一股”的身份順利登陸港股。

商湯上市前夕的12月10日,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管控辦公室將商湯列入限制美國資本投資的名單。三天後,商湯科技宣佈推遲IPO,併發布聲明稱“對於美方制裁決定與相關指控表示強烈反對”、“科技發展不應該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

到12月20日,商湯纔在港交所公告重啓IPO,並將基石投資者全部更換爲中資。由徐匯資本、國泰君安證券投資、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希瑪和泰州文旅5家投資者替換了包括Pleiad基金、WT、Focustar Capital及Focustar Fund和Hel Ved在內的4家外資投資者。

商湯登陸港股後,股價曾一路走高,最高漲幅逾40%,市值一度突破3000億港元大關。根據IDC最新發布的《2021H2中國人工智能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下半年,中國人工智能之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份額佔比中,商湯科技市場份額維持首位,由2020年下半年的18.4%市場份額增值至22.2%。此外,今年2月,商湯被納入恒生科技指數和恒生綜合指數。

但落到業績層面,2018年至今,儘管營收高速增長,但商湯尚未實現盈利。

財報顯示,2018年-2021年,商湯的營收不斷擴大,由18.53億元增長至47億元,營收增速始終保持在兩位數,但虧損也在逐步擴大,由2018年的經營虧損4.59億元擴大至2021年的經營虧損33.2億元。

這與研發投入不無關聯。商湯科技在2021年財報中表示,虧損主要原因之一爲公司研發投入,2021年商湯研發支出30.6億元,佔收入比65.1%。

高額的研發投入暫未帶來高額的利潤回報,“造血”依舊是商湯亟待破解的重要課題,是真龍還是假蟒,投資者正等待着商湯的答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