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 

胡锡进观察

明天,也就是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整整25年了。回顾这过去的25年,香港持续发展,但也经历了动荡,有些乱哄哄的场面老胡是亲眼目睹了。从大历史看,我认为这是香港回归的正常消化、适应过程。回归后的香港应是个什么样的城市,与内地和世界应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个根本问题正在香港社会的层面上逐渐厘清。

有人挑唆称,香港在内地化、边缘化,这样的信口雌黄与事实南辕北辙。香港的司法体系是独立的,它的治理模式和社会面貌都与内地有明显差异,它有一些内地城市不可能模仿、复制的特性,比如毗邻的深圳不会香港化,反之香港的独特资源取之不尽,这让香港面对内地城市有了一份根本差异化的竞争资本。

▲为了带节奏挑拨内地和香港的关系,法新社制作了一张图,以求更直观地去展现这家西方媒体希望营造一种“香港正在被不断边缘化”的认知。但是,论是在1997年还是2020年,香港的人均GDP(分别为27330美元和46324美元)都高于1997年之前殖民香港的英国同期的人均GDP(分别为26719.54和40,284.64,数据来自世界银行)。

还有人称,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可能被新加坡取代,这更是无稽之谈。新加坡有它的地缘优势,但香港的优势新加坡永远取代不了,那就是香港背靠中国内地,是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进入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这个地位过去完全是市场因素促成的,现在加上了中国体系的支持,北京不可能把这个金不换的窗口位置交给新加坡。新加坡也在经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但它这方面的资源与香港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还有一种谬论是,中国内地这些年拖累了香港的发展,此说尤其荒唐。1997年,中国GDP不到一万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七位,现在中国已然是经济超级大国,香港这个窗口的价值随之暴增。香港国安法施行后,美国一直想制裁香港,也出台了相关法律,但就是不敢实际动真格的,因为香港有太大的美国利益,美国制裁香港等于是制裁它自己。

香港最根本的是要自己安下心来,别受美英和西方的蛊惑,别自己瞎折腾。背靠中国内地,它就相当于捧上了一个金饭碗。它应当全力扮演好窗口的角色,做中国内地与外部世界越来越强有力的纽带。美国总想把香港搞成它对付中国的新支点,把香港这个金融中心塑造成它所需要的政治舞台。前25年,香港有一些人糊涂了,被美国带了节奏,后25年,香港一定要清醒起来,找回作为窗口的自我。

临近明天这个大喜日子,老胡要祝愿香港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