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對話丨專訪香港中大天石機器人研究所所長、長江學者劉雲輝:香港科創發展必須融入大灣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朱麗娜 香港報道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正深刻改變着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

《機器人時代》的作者馬丁·福特曾說過,機器人“不會改變我們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或許多事情,但會改變字面意義上的一切。”

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教授、天石機器人研究所所長、長江學者劉雲輝,1980年代負笈日本求學,1992年獲得東京大學數理與信息工程博士學位後,由於研究成果出衆,獲聘加入日本國立電子技術綜合研究所,成爲當時日本首批外國公務員。

然而,三年後,劉雲輝卻毅然放棄日本的高薪厚職,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談及原因,這位國際機器人和自動化領域的權威學者笑言:“我還是希望能夠回到中國人的地方。當時香港中文大學致力發展機械人,就來看看,結果一待就27年。”

劉雲輝帶領的科研團隊主要研究“醫療及工業用途”機器人。在機器人抓取理論、機器人定位、自適應控制、機器人視覺反饋控制等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發表了200多篇論文,2013年被評爲Thomson Reuters(SCI數據庫管理機構)工程界被引用最多的作者,更多次獲得國際專業期刊和國際會議優秀論文獎,申請和授權發明專利20多項。

匯聚頂尖科研人才

高校作爲科創生態圈的最上游,對科創發展舉足輕重。與內地其他省市相比,香港最重要的優勢在於其國際化地位及東西文化交融的社會環境。因此,香港成爲很多海外遊子學成歸來的“首選”。

在劉雲輝看來,香港迴歸以來,特區政府大力推動高校發展科研,吸引了很多頂尖人才聚集香江。“香港的大學吸引了很多優秀人才,也有很多的研究經費,大家做很基礎、尖端的研究,正因爲這二十幾年香港一直在堅持基礎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究,所以才能夠在國際上有一定地位。“

迴歸祖國之後,香港作爲中外科技交流的橋樑與紐帶,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過程中,科技水平和教育質量不斷提升,香港高校在各類國際排名和評估中不斷取得優異的成績。

經過二十餘年的積累和沉澱,香港高校在全球科研領域已佔一席之地。2021年5月,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公佈了“2020 年研究評審工作”的結果。結果顯示,70%學術研究成果被國際專家評爲“國際卓越”水平(三星)及以上,其中 25%被評爲“世界領先”水平(四星),45%爲“國際卓越”水平。由此可見,香港基礎研究的水平與國際接軌,爲創新科技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

同時,2021年6月公佈的 QS 世界大學排名榜中,香港八所大學中有三所位列世界前 50 名,五所位居前 100名。對一個人口僅750萬的彈丸之地而言,香港無疑成爲了全球高等教育的高地。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不斷融合發展,深港科技交流與合作越來越緊密,創新要素的流動更加自由與便捷,深港科技創新合作正駛入快車道,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雛形已現。

劉雲輝表示:“香港的發展必須要融入大灣區,而且必須要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因爲香港畢竟是一個城市,空間、人才都比較有限。如果香港跟深圳等大灣區內地城市能夠形成一種很好的融合機制,包括人才流動、資金流動,能夠更自由的話,這對科創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科研轉化平臺落地

自工業革命以來,創新與科技一直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創新和科技對香港的可持續發展也越來越重要。

雖然香港基礎科研成果全球公認,但由於缺乏配套的產業鏈、本地市場規模有限等,導致科研轉化停滯不前。5月25日,創新香港研發平臺(InnoHK)正式啓動,標誌着香港特區政府推動創新科技發展邁向新的里程。

事實上,本屆特區政府推動香港創科發展的力度空前,至今投放了超過1500億港元。成績亦是有目共睹,香港本地初創公司數目自2017年至今,5年間大幅增加近七成,2021年約有初創公司4000家;同期,風險投資基金投資由約98億元躍升三倍至逾400億港元;本地孕育的獨角獸企業更是從無到有,至今已有10餘家“獨角獸”成功誕生。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經過嚴謹的篩選和審批程序,InnoHK平臺目前共有28所研發實驗室獲選進駐,匯聚了7間本地院校和研發機構,以及30多間來自全球11個經濟體的機構,參與的本地和海內外科研人員合共約2000人。

劉雲輝帶領的香港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亦是其中之一,該中心與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合作,主要研發應用於未來工作場所的機械人與人工智能技術,併爲物流行業的迫切性問題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尤其着力於智能感知、智能交互、智能操控和智能移動等方面,從而提升機械人智能。

在劉雲輝看來,“香港一直在基礎科學(領域)做了很多優秀的工作,也獲得了世界領先的一些成果,但是重要的是,研究成果要真正跟產業跟人民生活結合起來,把它轉化成能夠幫助產業發展、幫助國家和香港地區經濟發展。”

劉雲輝坦言,以往香港各大高校專注於基礎性學術研究,“通過InnoHK平臺,提供了足夠的資金,把基礎技術轉化爲可實用技術,直接轉化爲生產力,轉化爲經濟發展的一個動力。這給很多想做這種轉換研究的老師和學生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衆所周知,物流與貿易行業是香港的四大經濟支柱之一,在GDP的佔比約20%,然而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等爲香港物流業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劉雲輝傾注了5年時間和團隊研發的“視覺導航智慧搬運機器人系統”,將爲香港物流產業注入新動力。

2016年,這位知名學者更大膽跳出舒適圈走出象牙塔,帶領中文大學的博士生團隊創業,成立了未來機器人公司,專注於視覺無人叉車及物流無人化方案的研發。

經過短短數年發展,未來機器人已崛起成爲全球工業無人車輛領軍企業,發展態勢迅猛。據瞭解,2021年,未來機器人實現全年營收增長10倍以上。2021年9月,未來機器人完成C輪股權融資,投資方包括字節跳動、順爲資本、聯通中金、IDG資本、聯想創投和鐘鼎資本等頂級投資機構,融資金額累計逾5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