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極點商業(jdsy2020)

行業一地雞毛,頻頻軒然大波之際,OPPO作爲一家排名前列、擁有上億用戶的主流手機廠商,爲何還要“冒大不韙”加碼網貸業務?

作者|楊   銘

編輯|劉珊珊

截至6月底,河南村鎮銀行4月以來爆發的“取款難”案件還在持續發酵中,從“賦紅碼”到線上交易系統短暫開放15分鐘,上演着一幕幕魔幻事件。

魔幻背後,除了背後的新財富集團,那些曾爲村鎮銀行背書的30多家知名互聯網金融平臺——度小滿、小米金融、攜程金融、滴滴金融、58金融、360你財富、OPPO錢包們,也正遭受着巨大信任危機。

衆矢之的中,卻有廠商“逆流而上”,大有All in金融趨勢。根據最新消息,重慶隆攜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隆攜小貸)近日發生工商變更,註冊資本增加至50億元,成爲第十家註冊資本達50億元的網絡小額貸款公司。

目前,隆攜小貸實繳資本10億元。股權穿透圖顯示,隆攜信貸疑似實際控制人爲段要輝,持有隆攜小貸49.95%股份,爲第一大股東。而段要輝爲OPPO老兵,曾任OPPO互聯網事業部負責人,目前爲集團副總裁、手機產品線總裁。

在P2P互聯網金融模式在囯內以失敗收場,網貸行業也一地雞毛,且頻頻引起軒然大波之際,OPPO作爲一家排名前列、擁有上億用戶的主流手機廠商,爲何還要“冒大不韙”加碼網貸業務?

當前,除加碼關聯企業網貸業務外,OPPO總部也正在加大消費金融方面的招聘。

“極點商業”從各大招聘平臺發現,OPPO正以月薪3萬-6萬招聘互聯網金融架構師,3.5萬-6.5萬招聘高級資金運營經理,2.5萬-5萬招聘金融數據分析師、消費金融高級產品運營經理、金融高級PHP高級開發工程師等多種職位。

從招聘平臺顯示信息來看,上述職位均由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OPPO手機母公司)直招,工作地位大多位於深圳南山前海——與OPPO的 5G通信實驗室等核心部門處於同一大樓。從職位要求看,OPPO對個人消費金融寄予厚望,如運營經理需負責消費金融信貸產品的全面運營,制定並完成各種銷售任務。

這意味着,OPPO從未放棄在消費金融領域發力“野心”。此外有手機行業觀察人士告訴“極點商業”,OPPO系列手機早已自帶的“錢包”APP,其內嵌“借錢”功能,支持用戶完成小額借貸,已成爲OPPO加碼個人消費金融業務最重要的產品。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過去幾年OPPO通過旗下的歡太數科,和持有銀行、消費金融、小貸牌照,以及多方助貸機構合作後,在“借錢”上線了多款產品,比如個人借貸、車主貸、企業主大額貸、大額優借等。

從“極點商業”親測看,消費者使用最多的個人借貸採用授信模式,貸款流程相對簡單,宣稱最高可借20萬元,5分鐘申請10秒自動審覈,最低年化利率7.2%——透明度並不算高,並未依據央行規定,對利率計算方式進行標註,且未明示最高年化利率。

“打着最低噱頭吸引用戶,消費者乍一看感覺很划算,實際算下來貸款年化利率會非常高。”有互聯網觀察人士表示,這意味着每位用戶遇到的年化利率有很大差距,用戶對貸款利率難以正確判斷,和此前頻頻踩紅線的P2P網貸有諸多相同之處。

比起2015年發展金融業務的小米,OPPO金融業務起步較晚。2017年底,其組建金融事業部,進軍消費金融領域;2018年,OPPO首次在會員羣體中灰度測試“借錢”功能。同年9月,OPPO成立歡太數科,上線OPPO Pay移動支付產品——後來爲河南暴雷村鎮銀行背書,拉過存款的OPPO錢包,就來自歡太數科。

和華爲、小米等競品相比,OPPO入局消費金融步伐太慢,爲改變現狀,2019年6月,原小米金融CRO兼信貸負責人陳曦加入OPPO金融擔任CEO,試圖在金融業務上對標小米——彼時,小米金融在貸餘額已突破300億。同年10月,OPPO和vivo聯合收購了重慶市隆攜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多次增資將其註冊資本由500萬元增至目前50億元。

藉助隆攜小貸小貸牌照,vivo推出了自營金融產品,但動作十分謹慎保守,業務仍未全面對外開放。而OPPO則跳出OPPO錢包侷限性,在2020年初利用這張小貸牌照上線了獨立APP歡太金融,提供理財、借錢等金融服務,歡太金融開發商爲隆攜小額。同時,OPPO金融又進軍印度、印尼等海外地區,向當地個人和企業提供小額借貸服務。

雖然動作頻頻,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隆攜小貸還是歡太數科,控股權方面並未由OPPO公司直接控股,而是由OPPO高管控股,顯然是看到金融監管部門聯合約談螞蟻集團,持續加大對互聯網金融監管力度後,有意識將金融業務與OPPO公司隔離區分,避免合規風險。

綜合來看,當前OPPO佈局金融業務路徑,主要通過歡太金融APP和錢包等產品爲OPPO、OnePlus、一加等OPPO系手機,面向下游消費者以網絡小貸爲主,面向上游供應鏈提供保理和融資租賃。

其中,獨立APP歡太金融活躍用戶人數遠低於OPPO錢包。根據歡太數科最新透露的數據,手機錢包APP覆蓋2億以上用戶,在聯合電商、交通、金融、生活服務等多領域爲OPPO手機用戶提供數字生活服務和綜合金融服務。

作爲一家排名前列的主流手機廠商,OPPO不斷加碼互聯網金融業務,其目的很簡單:互聯網金融,是一個離錢最近、比手機硬件更暴利的行業。

有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金融佈局上,華爲、小米、OPPO們沒有什麼新思路,走的都是依靠上億手機用戶導流、從TOB到TO C助貸的路徑。

目前發展得最好的顯然是小米,除了它最先進入行業,雷軍多種場合親自站臺也是重要原因。

根據此前小米公佈的財務報表,每臺手機平均毛利僅爲140元。相比之下,互聯網金融堪稱暴利,根據小米3月22日公佈的年報顯示,金融貸款等服務已經成爲小米利潤的主要支撐,2021年小米的淨利潤不到200億,來自金融貸款的互聯網服務的利潤約爲211.5億。某種程度上,小米更像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

作爲OPPO掌門人,陳明永對金融業務眼紅也就不奇怪——雖然近年來OPPO未公開過網貸放款量,但業界均認爲與小米有着數量級上的差距。

當OPPO手機“低配高價”標籤被消費者詬病,且難以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在IoT、智能汽車等方面佈局又總慢人一步,OPPO面臨的市場窘境,迫使它加快尋找新增長曲線腳步。

進入2022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下滑更爲明顯。據中國信通院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4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1807.9萬部,同比下降34.2%;1-4月,國內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8742.5萬部,同比下降30.3%。2022年前幾個月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比均處於下降態勢。

國內手機4月出貨量

各種數據都在印證手機市場的不樂觀。其中,OPPO更是位居市場下滑榜首。據CINNO Research報告顯示,OPPO一季度銷量同比下滑37.6%。另外有外媒報道稱,OPPO已經通知供應商,未來幾個季度將砍單約兩成。

短期視角來看,尚可以把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下滑一部分原因歸結於疫情反覆,經濟下行、消費者換機意願下降導致,長期視角來看,手機市場早已是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在存量競爭時代,缺乏核心競爭力的OPPO辦法並不多。

小米成功案例在前,證明金融業務的巨大潛力。對OPPO而言,除了線上借貸業務,依託下沉市場龐大的線下銷售網點推廣消費金融業務,看上去比線上更值得期待。

據媒體報道,OPPO線下門店數量超40萬家,這是被貼上“廠妹機”標籤的OPPO對線下重視的結果,也是其打入下沉市場的重要手段。

背後,是OPPO多年來與諸多代理商建立的長期有效的利益綁定。有業界人士認爲,倘若OPPO加大線下消費金融業務推廣力度,那麼對OPPO和渠道商的想象空間顯而易見。

一是可以用手機分期業務遏制市場下滑趨勢,加大手機銷量。在手機分期業務上,手機一直是分期付款佔比較大的產品品類,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此前分析,中國分期電商用戶購買產品偏向於數碼產品,其中手機通信產品佔比最高,達到62.4%。

多年前,這個市場的話語權由捷信、馬上、佰仟爲首的一批消費金融機構掌控,但在花唄、白條、手機廠商佈局金融業務後,已逐漸奪回了話語權——和其他手機一樣,OPPO對分期業務相當重視,歡太數科在歡太商城上線的分期服務“歡太分期”,覆蓋了歡太商城多款OPPO系主流機型。OPPO每年手機銷量千萬級計,可以帶來足夠大的分期業務想象空間。

二是通過手機預裝的APP錢包入口,可以“收割”更多下沉市場年輕用戶。

校園貸悄然走紅後,學生成爲互聯網消費金融主力軍,這爲後來校園貸亂象埋下巨大隱患。如今,更多的下沉市場年輕人(包括學生羣體)及部分信用風險意識不強的消費者,在各種互聯網金融平臺誘惑下,也有貸款需求——手機預裝的小貸APP,就成爲天然流量入口。

最終,和其他消金機構、手機廠商一樣,從手機分期到線上小額信貸,除了直接的手機銷量、利息收益,用戶在OPPO手機上的行爲數據,也會沉澱目標客羣篩選、風控等方面的數據累積。

在此基礎上,開展應收賬款保理、融資租賃等高利潤業務,有利OPPO擴大自己的金融邊界,有望構建一個涵蓋銀行、消費金融、保險、支付等業務在內的“小米式金融生態”。

然而,資本無序擴張天性下,雖然相關機構監管力度一再加大,但此類模式發展到今天仍有重重致命隱患。

儘管金融業務是OPPO尋求利潤新增長點絕佳選擇,且不過是順應各大平臺加碼消費貸、借貸等業務趨勢,但這並非高枕無憂——當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被小額網貸嚴重透支,以及存款營銷金融活動都可能暴雷時,如何真正做好互聯網金融的風控,依然是OPPO面臨的最大難題。

公開數據顯示,河南村鎮銀行事件涉及資金規模或達上百億,涉及客戶近百萬人。有評論就認爲,倘若沒有OPPO錢包等30多家互聯網金融平臺多渠道導流,那麼很多人就可以避免成爲受害者,同時牽涉規模也不會如此大。

目前難以準確得知,有多少用戶是通過OPPO錢包裏的金融服務,成爲河南村鎮銀行用戶。同時,包括OPPO在內,30多家互聯網金融平臺尚無一家正式聲明或表態,出奇一致保持沉默。

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對30多家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信任,以及利息誘惑下,纔會有更多用戶通過平臺購買暴雷的存款產品。因此,業界均認爲,河南村鎮銀行“取款難”事件,對所有平臺消費金融業務的未來開展,將遭遇重挫。

2021年1月,央行發佈《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該意見將爲金融經濟活動提供服務、用於判斷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的各類信息界定爲信用信息,其信息服務活動界定爲徵信活動。利用該信息對個人或企業畫像、評價等業務,也界定爲徵信業務。

有評論就認爲,OPPO錢包們這種導流模式(通過海量場景數據爲銀行等金融機構撮合貸款、提供技術服務、信用評級和風控管理)涉及徵信業務,或許將會納入監管範疇。

另一方面,OPPO們開展的個人借貸業務,至今也未擺脫暴力催收、威脅恐嚇、信息騷擾、利率太高、無法提前還款等質疑

目前,在黑貓投訴平臺,“OPPO+金融”投訴131條,歡太金融投訴量則爲546條。利率太高,以及暴力催收仍是投訴最集中問題之一——從投訴統計結果來看,歡太金融年化利率從18%到23%、24%、29%等不等,最高者的甚至有投訴稱超過了35%。

這些,在消費金融行業馬太效應日益加劇當下,都讓OPPO金融躋身頭部地位的“野心”,實現難度非常大。

互聯網金融本質是金融,金融核心則是風控。歸根結底,就像外界無數次提到的,消費金融不像其他TO C行業,手機廠商想要發展消費金融業務,光有規模效應、跑馬圈地遠遠不夠,還需要多承擔一點社會責任,更合規透明、做好風控的同時,認真傾聽消費者需求,建立健全用戶溝通機制,不斷提升用戶服務及體驗水平,纔不會摔跟斗,有望走得更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