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华龙网

中益乡场镇建筑之一。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秦思思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30日讯(记者 秦思思)看着中益乡客运站大厅里观展的人群,又望了望窗外的绿水青山,杨宇振不自觉地笑了。

6月29日,由“乡村四时令”团队策划和组织,石柱县中益乡人民政府与重庆大学多部门联合协办的《描绘乡村“看见中益·大·小学生公益画展”》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正式开展。作为策展人的杨宇振、覃琳夫妇,这场画展,他们努力了五年。

画展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一场努力5年的画展

《描绘乡村“看见中益·大·小学生公益画展”》有来自中益乡小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和艺术学院200余名学生创作的水彩、水粉、彩铅、蜡笔等乡村绘画作品,展出作品中既包含来自城市学子记录下的乡村人居环境与人文风情,也蕴含中益乡小学孩子们对自己家乡质朴的描绘与想象。

策展人杨宇振和覃琳夫妇,是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教师,从2017年开始,二人便开始负责中益乡场镇的总体规划设计和主要公共建筑设计。

“2017年我们进入中益乡,通过规划和设计参与脱贫攻坚。”杨宇振回忆,从石柱县到中益乡的路不容易走。团队刚到中益场镇时是个阴天,围绕着场镇的几面都是耸立的大山,山顶上云雾缭绕,老场镇坐落在两河之交的一块坡地上,两条河不大但河水很清,村民说夏天大雨时会突然涨起来,有时还会漫过河岸......

画展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乡村公共建筑规划,并不简单,规划设计既要发掘、理解、体现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又需要满足当下的现实需求。为此,杨宇振夫妇构想,中益乡场镇的规划,既要适应扶贫和发展的需要,也要完好地保留住这样的环境和氛围。

针对中益乡发展需求,重庆大学组建多学院跨专业的乡村实践服务“乡村四时令”公益团队,而杨宇振便是团队主要负责人。从2017年以来,该团队负责中益场镇的总体规划设计和主要公共建筑设计。通过创造性的规划与设计,2021年底,已打造出融全乡综合发展核心和旅游服务型乡镇中心为一体的特色中益场镇。

现如今,场镇上有多个公共服务设施与空间:两座以“感恩”主题和“蜂巢”造型建设的步行桥,把两村三处的人们连接起来,成为村民散步纳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农贸市场按照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设计,曾有几十对新人一起在这个大屋顶下结婚,也是村民平时晾谷子、菜头的最佳场地;游客接待中心开放式大屋顶下,既可以接待游客用餐,也可坐在这里眺望青翠远山、听潺潺流水,开展文艺演出;充满奇思妙想的蜜蜂博物馆,成了场镇上的打卡点。

《描绘乡村“看见中益·大·小学生公益画展”》也是中益乡场镇迎来的首场画展。

重庆大学学生作品。

》》接下来,“建一座桥”

随着场镇建设的成熟,团队面临新时期的新问题:怎么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团队多次讨论的结果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融通城乡资源,就像“建一座桥”。团队一方面通过将城市“优质资源”连接到中益场镇,另一方面挖掘中益“乡村之美”展现给城市,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源流通,助力中益乡实现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据了解,为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多措并举探索乡村振兴之路。重庆大学构建了“一二三六”精准扶贫模式,依靠“互联网+”和“大学+扶贫”两轮驱动,形成精准扶贫、美丽乡村、校地共赢三位一体格局。

展览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