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網站7月1日消息,上海市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做好本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穩就業工作的意見》政策問答,具體內容如下。

2022年6月21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做好本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穩就業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已於2022年6月27日正式印發施行。

一、《意見》的制定目的是什麼?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今年以來,受疫情衝擊,本市就業形勢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前期,市政府已印發《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出臺了一系列援企紓困穩就業的政策舉措,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部門也針對性實施了社會保險費緩繳、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穩就業補貼、技能提升補貼等援企穩崗專項政策。爲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制定目標更加清晰、措施更加綜合、責任更加到位的政策舉措,形成全市穩就業工作合力,積極應對疫情對本市就業影響,特制定本《意見》。

二、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穩就業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用人單位崗位流失、用工短缺、成本偏高等問題,加大援企穩崗工作力度,幫助各類市場主體渡過難關;聚焦勞動者就業創業、技能提升、權益保障等需求,強化精準幫扶,及時發現處理影響就業穩定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二是堅持目標導向。完善穩就業目標責任制,壓實各方責任,形成工作合力,努力將調查失業率恢復到合理區間,穩定全市整體就業規模,力爭完成全年新增就業崗位等各項就業預期目標。

三是堅持效果導向。通過產業拉動就業、創業帶動就業、培訓促進就業、託底安置就業,落實落細穩就業政策,優化線上線下就業服務,創造公平就業環境,牢牢守住不出現規模性失業風險的底線,爲全國就業局勢穩定貢獻上海力量。

三、《意見》在支持市場主體穩就業方面有哪些具體要求?

《意見》要求,要降低企業用工成本,落實好社保費率降低、社保和住房公積金緩繳、房租減免、穩就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普惠金融貸款、稅收優惠等國家和我市各項援企紓困政策,充分發揮政策組合效應;加大人才引進、服務和支持力度,助力企業穩定人才隊伍;支持企業以訓穩崗,發揮技能培訓提技能穩崗位的作用;指導企業規範用工,依法依規調整勞動關係,及時發現和化解勞動關係糾紛。

四、《意見》有哪些幫扶重點羣體就業的舉措?

《意見》明確,要將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作爲重中之重,發揮好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等扶持政策作用,鼓勵各類用人單位招用高校畢業生,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支持畢業生通過就業創業見習和技能培訓提升能力,開展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攻堅行動;加強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困難羣體的就業幫扶和基本保障,落實各類補貼政策和服務舉措,深入實施“人人樂業”專項行動,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過渡性安置作用,確保失業保險、價格臨時補貼、一次性生活補貼等待遇按時足額髮放;加強農民工和農村勞動力就業支持,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加強與對口幫扶重點省份協調,幫助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復工,提高農民工就業穩定性。通過精準施策,促進長江退捕漁民和低收入農戶等羣體長期穩定就業。

五、《意見》如何實現拓寬用工渠道擴大就業的目標?

《意見》提出,要推動經濟恢復和產業發展創造崗位,加強對企業復工復產復市的支持和服務,增強勞動力資源有效供給,取消對勞動者返崗的不合理限制;增加政策性崗位供給,鼓勵國有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基層服務項目、基層就業崗位多渠道吸納高校畢業生;促進社會組織和公益性崗位吸納就業,支持各區圍繞常態化疫情防控開發臨時性公益性崗位;推動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推進建設創業型社區及各類創業園區、創業孵化基地,加大力度落實各類靈活就業支持政策,探索建立靈活就業人員實名制管理制度。

六、《意見》將怎樣提升本市公共就業服務能級?

《意見》強調,要加強用工服務,做好常態化企業招聘用工服務,建立健全應急狀態下重點企業用工服務保障機制;開展精準幫扶,提供常住人口全覆蓋的細分化公共就業服務;激發市場活力,鼓勵優質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爲重點羣體、重點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招募更多就業創業專家加入就業創業專家志願團,提供專業化志願服務;推動技能提升,大力開展各類重點羣體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各類羣體獲得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加強基層就業服務能力建設,支持各區充分挖掘區域就業服務資源,解決就業服務“最後一公里”問題;充實社區基層就業服務隊伍,原則上每個居(村)委會安排至少1名專(兼)職工作人員負責就業促進工作。

七、《意見》中的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包括哪些部門?

上海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的組成部門包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財政局、市退役軍人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商務委、市科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農業農村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國資委、市統計局、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市稅務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殘聯、市工商聯等23個部門。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