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府規〔2022〕6號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做好本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穩就業工作的意見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爲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就業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應對疫情影響,進一步保企業、穩就業、惠民生,現就做好本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穩就業工作提出意見如下:

一、充分認識當前本市就業工作的嚴峻性、複雜性、艱鉅性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近年來,本市就業工作保持穩中向好態勢,但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全市整體就業人數出現下降趨勢,登記失業人數迅速上升,勞動力市場流動性急劇收縮,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羣體就業難度明顯加大,各項就業目標進度大幅滯後於計劃預期。加上受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預期不穩信心不足、新增勞動力創歷史新高、前期求職招聘活動受限等複雜因素,就業形勢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當前就業工作的嚴峻性、複雜性、艱鉅性,充分認識穩就業在經濟發展、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中的關鍵支撐作用,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對穩就業工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統籌謀劃、全力應對,在非常時期採取非常舉措,盡最大努力確保全市就業大局總體穩定。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把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強化務實舉措,強化底線思維,通過穩市場主體來穩就業,通過保重點羣體就業來保民生。

(二)基本原則

——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用人單位崗位流失、用工短缺、成本偏高等問題,加大援企穩崗工作力度,幫助各類市場主體渡過難關;聚焦勞動者就業創業、技能提升、權益保障等需求,強化精準幫扶,及時發現處理影響就業穩定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堅持目標導向。完善穩就業目標責任制,壓實各方責任,形成工作合力,努力將調查失業率恢復到合理區間,穩定全市整體就業規模,力爭完成全年新增就業崗位等各項就業預期目標。

——堅持效果導向。通過產業拉動就業、創業帶動就業、培訓促進就業、託底安置就業,落實落細穩就業政策,優化線上線下就業服務,創造公平就業環境,牢牢守住不出現規模性失業風險的底線,爲全國就業形勢穩定貢獻上海力量。

三、全力支持市場主體穩就業

(一)降低企業用工成本

落實國家和本市各項援企紓困政策,充分發揮政策組合效應。快速落實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降低、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緩繳、創業擔保貸款展期還款以及各類房屋租金減免政策,實現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應享盡享。推動銀行機構加大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力度,支持涉農、小微、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穩崗就業。落實企業安置重點羣體就業稅收優惠政策,降低非居民用戶用水用電用氣用網成本,多渠道爲企業減費讓利。(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保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國資委、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銀保監局、市通信管理局、各區政府)

(二)支持企業穩定崗位

通過政策精準推送、暢通網上經辦渠道等舉措,加快落實餐飲、零售、旅遊、交通運輸、文體娛樂、住宿、會展等困難行業企業穩就業補貼政策,幫助困難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力爭不裁員少裁員。促進企業穩定人才隊伍,優化人才直接落戶、居轉戶、購房等條件,加大人才引進、服務和支持力度,助力企業穩定人才隊伍。支持企業以訓穩崗,加大線上培訓補貼政策執行力度,發揮技能培訓提技能穩崗位的作用。(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委、市交通委、市文化旅遊局、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市總工會、各區政府)

(三)指導企業規範用工

及時發現和化解勞動關係糾紛,依法依規調整勞動關係雙方的權利義務。支持企業與職工通過民主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靈活安排工作時間、優先使用各類假期、延期支付工資、共享用工調劑餘缺等措施,穩定工作崗位。對新冠肺炎患者、無症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者採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勞動者,企業不得以此爲由拒絕錄用、解除勞動合同或退回勞務派遣單位。(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各區政府)

四、全力幫扶重點羣體促就業

(一)加強青年和高校畢業生就業扶持

將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作爲就業工作重中之重,努力確保本市2022屆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不低於2020年同期水平。鼓勵企業、社會組織等各類用人單位招用高校畢業生,及時落實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等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並按規定給予補貼扶持和落實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開展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攻堅行動,推進實名制跟蹤服務,強化困難幫扶,實施困難畢業生“一人一檔一冊”專項服務,確保到今年年底有就業意願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都能落實就業去向或參與到就業準備活動中。實施共青團促進大學生就業行動,面向低收入家庭高校畢業生開展就業結對幫扶。鼓勵更多本市高校畢業生應徵入伍,落實相關扶持政策和激勵措施。進一步發揮就業創業見習政策效用,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擴大就業見習規模,全年募集不少於2.7萬個就業見習崗位。鼓勵更多優秀用人單位成爲見習基地,鼓勵更多高校和中職院校參加見習計劃,落實見習推薦制度,爲未就業青年提供更多見習機會。支持職業院校畢業學年學生提升職業技能,引導職業院校按規定面向本校學生開展職業技能評價,提供“應評盡評”的技能評價通道。着力優化就業手續,有序銜接報到證取消的檔案落戶服務,推進體檢結果互認。實施教師資格階段性措施,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在2022年12月31日前招用教師可實行“先上崗、再考證”。(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委、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國資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徵兵辦、團市委、各區政府)

(二)加強失業人員就業幫扶和基本保障

通過“免申即享”方式,落實用人單位吸納失業人員的一次性就業補貼政策,重點鼓勵用人單位吸納失業3個月及以上人員。進一步加大失業人員就業幫扶力度,落實失業人員就業創業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綜合使用崗位推薦、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就業創業見習等舉措,千方百計幫助有就業意願的失業人員重新實現就業創業,確保今年內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不少於13萬人。繼續實施“人人樂業”專項行動,重點幫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失業人員,實現“全覆蓋”“增就業”“減週期”“消存量”的工作目標,確保到今年末,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中50%以上實現重新就業。加強對失業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持續推進失業保險金“暢通領、安全辦”,依託“一網通辦”,優化線上申領失業保險金流程,暢通失業保險待遇全國線上申領統一入口,確保失業人員按時、足額領取失業保險待遇。根據國家和本市部署,做好對失業人員按時足額髮放價格臨時補貼、疫情期間困難羣衆一次性生活補貼等工作。(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各區政府)

(三)加強困難羣體就業援助

做好對大齡失業人員、長期失業青年、零就業家庭成員、低收入困難家庭成員、殘疾人和刑滿釋放、戒毒康復人員等困難羣體的就業援助。落實就業困難人員各類補貼政策,動態調整就業困難人員線下就業服務,創造條件促進就業困難人員實現用人單位吸納就業或靈活就業。合理調整公益性崗位結構,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過渡性安置作用。在有就業意願且服從安排的前提下,確保“零就業家庭”在確認後1個月內家庭成員至少1人實現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在認定後3個月內實現就業,確保今年內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不少於5萬人。對生活困難羣體按規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困難幫扶等社會救助範圍。對實現就業的低保對象,通過“救助漸退”、收入豁免等措施,增強其就業意願和就業穩定性。(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殘聯、各區政府)

(四)加強農民工和農村勞動力就業支持

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繼續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完成國家下達的吸納中西部地區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年度目標任務。加強與對口幫扶重點省份的協同,開展“點對點”轉移就業服務保障工作,幫助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復工。加大對農民工疫情防控、公共招聘、技能培訓、權益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幫助企業降低招用農民工的各項成本,提高農民工的就業穩定性。鞏固長江退捕漁民就業安置成果,落實退捕漁民免費職業技能培訓政策,支持退捕漁民自主創業,優先保障退捕漁民及時就業。針對生活困難農戶的就業需求精準施策,鼓勵各相關區通過補貼扶持,促進低收入農戶長期穩定就業。(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市農業農村委、各區政府)

五、全力拓寬用工渠道擴就業

(一)推動經濟恢復和產業發展創造崗位

全力推進企業復工返崗,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強對企業復工復產復市的支持和服務,持續完善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機制、長三角地區就業招工協調合作機制、東西部勞務協作機制,增強勞動力資源有效供給,取消對勞動者返崗的不合理限制。擴大有效投資創造增量就業崗位,全力推動在建項目加快復工復產,保障在建項目連續施工,加快推進重大產業項目、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依託長三角地區人社一體化發展機制,促進長三角就業崗位、高校畢業生、創業項目等各類要素資源的集聚,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責任單位:各行業主管部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市工商聯、各區政府)

(二)增加政策性崗位供給

鼓勵國有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基層服務項目、基層就業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市屬和區屬國有企業要全面落實“數量不減、挖潛多招”要求,安排不低於50%的就業崗位面向本市高校畢業生定向招聘,並通過市國資國企人才招聘平臺、上海公共招聘平臺等渠道公開發布。各地區和基層單位要加大應屆高校畢業生公務員招錄力度。其中,鄉鎮(街道)以及政法機關的基層單位主要招錄應屆畢業生。在本年度事業單位招聘總量不低於上年水平的基礎上,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崗位數不少於公開招聘崗位總數的60%,其中“五個新城”事業單位所提供的崗位中,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崗位數佔比不少於70%。擴大“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面向本市高校畢業生的招錄規模。本年度所有社區工作者、社會工作者新招聘崗位全部向高校畢業生開放。結合疫情防控、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積極開發勞動社保、社區管理服務、社區衛生和公共衛生、養老服務、農業科技、社會救助、社會工作、中小企業服務等基層就業崗位。(責任單位:市教委、市國資委、市公務員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農業農村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團市委、市殘聯、各區政府)

(三)促進社會組織和公益性崗位吸納就業

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吸納就業的積極作用,開展社會組織助力大學生就業專場招聘活動和社會組織公益創業大賽,在社會組織中開闢更多就業見習基地和見習崗位,穩定和擴大面向社會組織的就業。按照“按需設置、合理開發、屬地負責、精準安置、有序退崗”的原則,各區可圍繞常態化疫情防控,重點開發防疫消殺、核酸檢測、醫護輔助、物資配送等應急管理服務崗位,作爲臨時性公益性崗位,對本年度內過渡性安置就業困難人員以及因受疫情影響暫時無法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和其他失業人員,切實發揮公益性崗位“兜底線、救急難”的作用。(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衛生健康委、各區政府)

(四)推動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

支持創業帶動就業,大力發展創業孵化基地,推進建設創業型社區,持續培育農村創業創新園區、退役軍人創業園區、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並落實創業扶持政策和資金支持。鼓勵創業孵化基地孵化更多大學生創業項目,鼓勵在孵實體吸納更多大學生就業或見習。實施大學生實習“揚帆計劃”,廣泛開展各級政務實習、企業實習和職業體驗活動。實施大學生鄉村創業幫扶計劃,鼓勵大學生下鄉創業。加大力度落實各類靈活就業支持政策,鼓勵就業困難人員、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大齡失業人員、長期失業青年、大齡離土農民等羣體通過個體工商戶、非全日制就業以及平臺就業等形態實現就業。研究制訂平臺就業勞動保障政策,試點開展平臺網約勞動者職業傷害保障工作,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互助保障計劃,鼓勵平臺企業創造更多靈活就業崗位,提升平臺靈活就業人員保障水平。將靈活就業人員和靈活就業崗位供求信息納入本市公共就業服務範圍,加大對有靈活就業意願人員的服務力度。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設立專門的零工市場或網絡平臺,爲靈活就業人員提供規範有序的求職招聘、技能培訓等專業化服務。通過靈活就業登記參保、實有人口自主填報、社區就業監測等渠道,探索建立靈活就業人員實名制管理制度,定期開展靈活就業人員就業狀況分析。(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科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各區政府)

六、全力提升服務能級強就業

(一)加強用工服務

開展“穩崗紓困服務攻堅百日行動”,紮實做好常態化企業招聘用工服務,建立健全應急狀態下重點企業用工服務保障機制,落實就業服務專員提供“一企一策”幫扶,幫助企業做好員工招聘、用工餘缺調劑、政策宣講、政策落實等工作,爲復工復產和穩定就業提供服務保障。加大重點企業招聘信息動態歸集力度,在上海公共招聘平臺設置“重點企業復工復產招聘專區”,完善“共享用工”服務專欄,爲企業間階段性共享用工調劑提供信息發佈渠道。(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總工會、各區政府)

(二)開展精準幫扶

實現公共就業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打造多元化服務模式,充分調動各類就業服務力量積極性,整合各類就業服務資源,挖掘收集各行業企業復工復產用工需求,做好就業崗位儲備。根據失業人員、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羣體的個人能力和服務訴求,建立健全勞動者個人“求職檔案”,完善精準就業幫扶機制,強化信息精準推送,推進供需精準對接,豐富服務手段,提升服務能級,更有針對性、更高質量地提供細分化公共就業服務。關注女性特殊權益和需求,對孕期、產期、哺乳期女性因“三期”受到就業影響的提供更精準的服務指導。(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市婦聯、各行業主管部門、各區政府)

(三)激發市場活力

充分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參加“助力大學生就業聯盟”“人才服務進校園”“千校萬崗”等主題活動,藉助自身平臺優勢,採取直播帶崗、遠程面試等多種形式,加大網絡招聘力度,爲重點羣體、重點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健全人力資源市場“一線觀察”等信息監測機制,動態反映人力資源市場供需狀況和行業態勢。鼓勵優質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上海公共招聘平臺,推動就業服務數據和信息共享。通過行業協同、政府採購等方式,支持優質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社會組織等搭建人力資源餘缺調劑服務平臺。加強就業創業專家志願團品牌建設,招募更多具有志願服務精神的各領域就業創業專家提供專業化諮詢指導服務。引入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行業協會、行業領軍企業等社會機構,合作開發建設新的技能實訓項目,推進公共實訓基地能級提升。(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各區政府)

(四)推動技能提升

結合產業發展、用工需求和就業意願,大力開展企業職工、轉崗人員、失業人員等各類羣體職業技能培訓,積極組織物流、保安、餐飲、家政、建設、保潔、綠化等適合農民工就業特點的職業技能培訓。加快落實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擴圍政策,鼓勵更多在職人員、靈活就業人員、本市院校畢業學年學生、失業人員、殘疾人等羣體獲得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提升就業能力。(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委、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綠化市容局、各區政府)

(五)加強基層就業服務能力建設

支持各區充分挖掘區域就業服務資源,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在街道或社區建設一批“家門口”“樓門口”的就業服務工作站所,整合各方資源提供專業化、多樣化、便民化的公共就業服務,解決就業服務“最後一公里”問題。加強就業服務機構的職業指導師、創業指導師隊伍建設,暢通職業發展通道。充實社區基層就業服務隊伍,原則上每個居(村)委會安排至少1名專(兼)職工作人員負責就業促進工作。加大對基層就業服務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和帶教培養力度,提升基層就業服務能力。(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各區政府)

七、壓緊壓實工作責任

(一)強化責任落實

各級政府要切實承擔起穩就業工作的屬地責任,加強對就業工作的領導,全力推動國家和本市各項政策落實落地,並將穩就業工作成效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覈內容。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履行好市、區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做好就業工作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壓實各方工作責任,對主要就業指標和政策落實情況定期進行考覈督查。市、區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從各自職能出發,明確穩就業工作職責和目標任務,協同推進各項穩就業政策落實落地。市政府每年根據就業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確定一批穩就業工作先進區,在全市層面通報表揚,並在就業資金分配時予以適當傾斜。(責任單位: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區政府)

(二)強化資金保障

各級政府要根據就業形勢和工作目標,統籌促進就業的支持政策和服務資源,加大資金和服務力量投入力度。各級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強化各類用於促進就業資金的監督管理和風險防範,強化資金績效評價,切實提高使用效益。要圍繞就業補助資金保障重點,堅持惠企利民導向,不斷完善就業補助資金分配管理,將資金投入和執行情況、資金績效評價結果等作爲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區政府)

(三)強化監測分析

優化就業監測指標體系,完善就業形勢定期監測報告制度。推動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市大數據中心間的就業信息數據整合共享,提高就業工作協同性。建立健全就業調查工作機制,依託專門就業調查隊伍,定期做好對常住人口的各類就業狀況調查排摸,掌握區域勞動力資源信息。進一步完善長三角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信息共享機制,爲分析高校畢業生就業和流動趨勢提供數據支撐。完善失業動態監測、失業登記和領取失業保險金情況監測,加密監測頻率,加強數據比對。建立重點企業輿情分析、信訪跟蹤、裁員報告聯動的處置機制,及時捕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預警。做好輿情監測研判,建立重大輿情溝通協調和應急處置機制。(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統計局、市公安局、市大數據中心、各區政府)

(四)強化宣傳引導

引導新聞媒體加強正面宣傳,積極開展穩就業政策舉措、工作經驗、市場信息的宣傳發布,穩定全社會對就業形勢的預期。對穩就業工作中湧現的典型企業、先進人物,按規定開展表彰獎勵,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重視就業工作的良好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責任單位: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區政府)

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各區可根據本意見精神,結合實際,制訂本區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22年6月25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