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帆 深圳報道 2022年7月1日,香港迴歸祖國25週年。

25年來,香港與一河之隔的深圳素有緊密合作。香港是深圳最大的進出口市場,深圳口岸則是內地對香港進出口的主通道。香港迴歸祖國以來,深港經貿往來更加緊密,互補性不斷加強。據深圳海關披露,深港進出口貿易規模從1997年的701.7億元,大幅攀升至2021年的7225.3億元,是當年的10.3倍,年均增長10.2%。

在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發展戰略之下,深港合作更是持續深化——從廣深港客運專線香港段高鐵運營,到深港間第七個陸路口岸蓮塘/香園圍口岸正式開通;從多個職業的跨境專業資格互認,到深圳公務員設置定向港澳選拔職位;從深港共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到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擴區……

一系列的軟硬聯通,促成了深港兩地的進一步民心相通,深港兩地也形成了更緊密的互助共贏關係,既繁榮兩地經濟,更造福兩地市民。

展望未來,深港攜手,將繼續譜寫獨一無二的雙城故事。

產業合作進階

深港合作,遠不止25年。

1978年,時年34歲的潮汕籍商人鄭可明從香港跨過羅湖橋在深圳文錦渡的鐵皮房裏,建起了一家對外出口手袋廠,成爲改革開放後第一個投資內地的港商。在這家手袋裏,走出了中國第一代“打工妹”,這家工廠也在珠三角第一次實行計件工資。

隨後的80年代,深圳開啓工業化進程,當時主要是吸引外商投資、“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如電子製造、縫紉紡織、機械等行業,產品以出口外銷爲主。

港商是在深圳的投資主力,早期的深港合作被稱作是“前店後廠”模式。在深圳原副市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管學院教授唐傑看來,正是經過了“三來一補”,深圳逐漸建立起大規模生產和裝配能力,從初期低層次起步進入全球分工體系。並且,深圳培養起了“合約意識”,這是市場化的重要基礎。

而新時期的深港產業協同,結下了更多的高科技碩果。最廣爲人知的是大疆無人機,這是一個充分利用香港科技創新的優勢,並且讓創新在深圳開花結果的典型案例。

高度開放且擁有發達的高等教育、高端人才的香港,尋求產業落地機會,而擁有產業鏈配套優勢、長於成果轉化的深圳,正在邁向基礎研究和全球市場。深圳與香港結合,能夠發揮出“1+1>2”的效應。隨着兩地科技合作的深化,未來將有望誕生更多的“大疆無人機”。

目前,在河套深圳園區,已有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5所高校的研究機構進駐。

其中,香港中文大學深港創新研究院正在打造深港智慧醫療機器人開放創新平臺。該項目執行主任鍾仿洵博士向媒體 表示,深圳的高端製造業產業基礎好,有許多微電子、高精密設備等供應商以及對應的供應鏈,這對於他們的成果產業化來說非常重要,能讓研究成果更加高效地轉化爲產品。

深圳科創企業也將深港協同納入到發展計劃中。位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晶泰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藥物研發獨角獸公司,公司首席科學家張佩宇表示,“未來晶泰科技將藉助香港和深圳的基礎研發力量,最終實現在公司平臺與合作區內相關的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同合作下,把重量級的管線推到臨牀和上市,進一步爲深港、大灣區乃至國家的新藥研發發展助力。”

香港中文大學天石機器人研究所所長劉雲輝教授指出,“香港的發展必須要融入大灣區,而且必須要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如果香港跟深圳等大灣區內地城市能夠形成一種很好的融合機制,包括人才流動、資金流動,能夠更自由的話,這對科創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從“惠商”到“惠民”

如果說,早期的港商“過河”爲香港企業拓展了更大的腹地,新時期的“雙城經濟”,不僅注重經貿聯繫、科技合作,更多的也在全面加強深港兩地市民尤其是青年之間的交流、融合。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玉閣將之總結爲:深港兩地的合作從“組織”拓展到“個體”,真正實現既“惠商”,也“惠民”。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過去25年裏,香港整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時也面臨着挑戰,產業結構過於集中於金融業、地產等少數資本密集型行業。年輕一代在接受了高等教育後,希望找到更好的工作,但因爲產業結構的侷限性,優質就業崗位集中於少數行業,造成了年輕一代向上的流動性減弱,這正是國家希望通過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解決的問題。

而深圳,是諸多香港青年北上尋求發展機遇的首選之地。有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大概有逾5萬香港市民在深圳居住、工作,截至目前,在深圳的港資企業超過八萬家,佔深圳市外商投資的比例高達85%。

2021年1月,香港特區政府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參與企業須提供不低於1.8萬港元的月薪,特區政府以每名畢業生每月1萬港元的標準給企業發放津貼,爲期最長18個月。

香港青年小詩,去年大學畢業後通過香港“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來到深圳前海,“過五關斬六將”獲得了一份創業孵化器的工作。她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香港政府的資助是一個很重要的助力因素,讓她更有信心邁出一大步,突破以前大部分年輕人主要在香港本地找工作的思維慣性。

深圳近年來更是推出了各種便利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的措施,其中,2021年,深圳出臺《關於進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發展的若干措施》,從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學習、就業、創業、生活四方面提出了18條便利措施,努力實現港澳居民享有“市民待遇”,包括鼓勵深圳企業接收港澳學生實習見習就業,並享受有關政策補貼,允許首次在深就業並符合條件的港澳居民享受相應人才政策待遇等。

從“惠商”到“惠民”,深港合作也早已拓展至包括基建設施、公共服務、居住就業的方方面面。

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港澳機構在深開辦港澳子弟學校,招收港澳籍學子,目前深圳共有兩所港人子弟學校,11所學校開設港籍學生班。

2021年4月,通過“港澳藥械通”政策進口的首個藥品和首個醫療器械運抵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港澳藥械通”政策正式落地。在此之前,作爲深港合作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港大深圳醫院被作爲香港“長者醫療券”內地的唯一使用試點,開創了跨境醫療福利過河,突破了深港異地結算。

今年5月,港鐵東鐵線過海段正式投入使用,從新界北邊境到九龍沿線首度實現“一程過海”,直達香港島商業中樞。港鐵東鐵線在深圳福田口岸和羅湖口岸無縫接駁,這意味着,深圳居民未來可乘坐東鐵線直達香港會展中心。

邁向更深層次的合作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專門提出,推動更高水平深港合作,增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核心引擎功能。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座標系中,深港兩地2021年的GDP總和超過了5.4萬億元,佔大灣區經濟總量的比例超過了43%。深港更緊密的攜手,被坊間稱作將誕生“超級經濟引擎”。

在合作機制上,2004年以來的深港合作會議成爲了兩地政府最重要的溝通協商機制,深圳市市長和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一般在年底或者年初會面,總結上一年的合作成果,商量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2021年9月,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到訪深圳,出席深港高層會晤暨深港合作會議,這次會議首次以深圳市委書記和特區行政長官參與的高層會晤暨合作會議形式進行,深港兩地再籤4份合作協議,4個深港合作項目啓動。

林鄭月娥在不久後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港深合作已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但是今年年初我同深圳市領導說,我們要有大作爲,就應該將港深合作提升,所以現在升格了港深合作的層次,即書記對行政長官,以前是市長對政務司司長。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我們已經梳理出很多具體的項目需要推進,所以成立了19個專班。”

深港合作平臺也在升級。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印發,前海的物理空間和制度創新空間均迎來“擴容”;河套則連同前海、橫琴、南沙一起被作爲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寫進了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也是大灣區唯一以科技創新爲主題的特色平臺。

2021年10月,香港特區政府公佈《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明確香港將規劃佔地約300平方公里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構建“雙城三圈”的空間結構。“雙城”指的是香港和深圳,“三圈”由西至東分別爲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和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

對於香港而言,這意味着未來將形成“北科技、南金融”雙中心的新空間格局,並且,這也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首份由香港特區政府編制,在空間觀念及策略思維上跨越港深兩地行政界線的策略和綱領。

在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深圳市科協原專職副主席張克科看來,具有人緣、地緣、機緣特色的深港合作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新局面,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在於,由深圳單邊單項階段性推進轉變爲了深港雙邊協同對接共進。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則指出,深港合作從1980-2000年“前店後廠”模式的1.0版,到2000-2017年“香港服務、深圳科技”的2.0版,到2017-2021年“香港研發,深圳轉化”的3.0版,如今北部都會區以及“雙城三圈”概念的提出與踐行,將標誌着深港合作從2022年起邁入4.0版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