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張慧

6月28日,由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辦的“2022全球網絡空間治理國際研討會”在線上舉行。

來自美國國防大學、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巴西應用經濟研究所、巴西瓦加斯基金會、印度尼赫魯大學、美國信息產業機構、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南非開普敦大學、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外機構的專業人士參會。

本次會議主題爲“新時期的全球網絡空間治理新秩序——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蘇長和致辭,他闡明會議的主旨,以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的原則,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與會專家均認同尊重網絡主權平等原則,指出對多利益相關方等應有符合新時期特點的新認識,認爲各方應通過各類國際組織平臺加強溝通對話,以合作共贏爲原則推動數字技術發展,共同應對安全威脅,增進網絡空間戰略互信,達成以更均衡、更具包容性的方式構建網絡空間治理新秩序的共識。

在“信任、安全與穩定:探索網絡空間治理新秩序”主題演講環節,美國國防大學中國航空航天研究所所長馬偉寧介紹了他對網絡空間治理的願景,即通過監管平衡自由與安全,同時在數字生態系統中打造一個開放、自由、彈性的互聯網機制。

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當代國際研究所全球研究和國際關係中心主任瓦季姆·科久林強調國際法規在網絡空間治理中的重要性。其認爲,在信息與通信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應對數據流動問題進行有效監管。

巴西應用經濟研究所政治和經濟事務國際研究高級研究員若澤·愛德華多·布蘭登聚焦於網絡安全風險管控,主張以多部門合作的方式全方位彌補網絡安全漏洞,通過達成信息安全協議、設置信息庫訪問權限等方式進行風險預警和漏洞攔截。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科技與網絡安全所執行所長李豔認爲,非國家行爲體的力量不斷崛起,並在應對全球性議題上具備專業性、靈活性和強影響力的特徵。網絡黑客的網絡戰、社交媒體的心理戰和網絡空間的認知戰,在俄烏衝突中展現了非國家行爲體的強大能量。未來網絡空間新秩序的構建必須充分考慮這些行爲體的作用、影響及規範。

在“協調、合作與發展:探索網絡空間發展新路徑”主題演講環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副總工程師郭豐介紹了中國信通院關於數字經濟的“四化”框架,表示當前數據已經成爲關鍵的生產要素。在生產力視角,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是兩個重要的方面;在生產關係視角,多利益相關方共商共治是典型特徵。他還表示,面對數字發展帶來的挑戰,數字善治是通往數字文明的合理路徑。

中國傳媒大學網絡空間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徐培喜提出,當前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面臨四個挑戰:以斯諾登泄密事件爲代表的國家安全泛化挑戰;以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爲代表的數字合規挑戰;以清潔網絡計劃爲代表的意識形態泛化挑戰;以虛假信息宣傳爲代表的平臺內容治理挑戰。

本次會議主辦方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成立於2018年,是復旦大學“新文科”“新工科”融合建設的典型,致力於網絡空間的戰略、治理與安全研究,通過搭建國際化的智庫平臺推動網絡空間治理的跨國交流與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