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網絡在我國剛剛興起的年代,網絡世界當中曾經半帶戲謔意味的興起過一陣“節假日找個男/女友一起回家”的風潮,這一一度流行的社會現象也曾經被編成小品、短劇等,被人們搬上了舞臺。

當時人們對於這種現象的認識往往還處於一種比較“新奇”的狀態:單身就單身,從沒聽說過要臨時找一個伴侶度過某段時間的。

“剩男剩女求不起愛情,只求老有所依”,一線城市現“拼婚”現象走入大衆的視野。

這是因爲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兩個人的情感生活是十分真實可靠的,無論感情狀態是否親密,起碼這種情侶的關係是“真實”的,反倒是這種爲了應付長輩催婚或者出於其他原因的“臨時情侶”,會給人一種逢場作戲、欺騙人們情感的感覺。

然而,人們應該想不到,就在不久之後的今天,在許多現代化程度比較高、人口比較多,但同時生活壓力也比較大的城市當中,十幾年前的那種現象居然會再次興起,並且大有影響人們社會觀念的趨勢。

這就是被許多年輕人稱之爲“拼婚”的一種新型情感相處模式,不由得令人感嘆:社會變化之快,讓人們難以把握。

“拼婚”:重壓之下的情感生活妥協

上文當中提到的所謂“拼婚”,其實指的就是未婚男女一起搭夥過日子,但是這種關係往往並不是得到法律認可的,有時甚至兩人連情侶都算不上,只是爲了節約生活成本、有個過日子的伴兒纔在一起。

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在曾經風靡一時的情景喜劇《愛情公寓》當中看到:劇中的兩位主演呂子喬和陳美嘉並非情侶,只是聽聞情侶一同入住公寓,可以“房租減半,水電全免”才假裝情侶一起生活。

這種比較符合經濟理性,但是卻有些不符合傳統道德觀念的方式在當時是一種十分新潮的行爲,當然,即便是在今天,也有許多人難以接受這種行爲:既然並不是親密關係,何必如此“假裝”呢?

現如今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生活成本比較高的城市,無論是居住成本還是餐飲、交通,都是年輕人所難以承受的開支。有些年輕人生活比較大手大腳,其收入常常難以滿足自己的日常開銷,所以這種能夠減少必要支出的生活方式自然會受到許多年輕人的青睞。

當然,這種現象的出現並非社會當中所具備的傳統行爲,勢必會帶來一些偏見,甚至會衍生出一些亞文化。

那麼爲什麼在強調男女關係、重視婚姻生活的中國傳統文化環境下,會產生這樣十分“西式”的生活方式呢?

1.婚姻成本增加,尋找另一半太難

其實這種現象的產生,並不是一種偶然,儘管許多人難以理解,但相信大部分人都並不會覺得意外,因爲在我們的社會生活當中,已經有許久的“預兆”了。

一個最常見也是最明顯的現象就是,在當今社會之中,年輕人想要結婚,可以說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了。

在婚前的準備階段,婚姻就涉及到許多方面的問題,首先就是兩個人社會生活的經濟基礎:如果工作不穩定、收入較低,那麼之後結婚自然會面臨比較大的困境;其次就是在諸如彩禮這種涉及到兩個家庭關係的事宜上,如果遲遲難以敲定,那麼婚姻就會變成一種“拉鋸戰”,感情勢必會受到損失。

最終就是意願,許多年輕人處於各種原因,或是工作比較忙碌,或是難以應付各種婚姻生活所帶來的變化,導致不願過快的進入婚姻生活當中。

於是這種既能夠減少生活成本,又不必對彼此負責的結夥生活方式獲得了一些人的認可。

2.共有需求的策動

無論是社會學還是心理學,都比較強調外界因素對於個體/集體需求的滿足,我們可以理解爲社會行動的動力就是爲了使自己需求獲得一定程度上的滿足。

對於生活在大城市當中,工作十分忙碌,平時又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結識異性的這些年輕人而言,也許他們已經年近而立,家中長輩也不斷地在催婚,但又苦於難以真正的去經營自己的感情,所以很多時候都是隻有需求,沒有辦法付諸實際。

無論男性女性,在奔三的年紀,往往又是孑然一身的在大城市打拼,無論生理需求還是情感需求,都是他們不得不要面對的問題。

爲了解決這些需求帶來的問題,又儘量減少一些情感成本和社會生活成本,“拼婚”自然而然成爲了一種受到人們青睞的生活方式。

在這個講究“共享”的年代,“拼”似乎成了一種被賦予新的時代含義的價值觀:商品可以和別人拼着買,這樣能夠減少自己的花銷;交通工具可以“拼”着用,這樣既環保又節儉;甚至所謂“名媛”也可以“拼”着當,花費比較少的錢,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3.生活方式與觀念的變化

在傳統的婚姻觀念當中,“婚”的意義就是爲結婚雙方的新人帶來全新的生活,在組織層面,兩個人即將離開原生家庭,組成新的家庭,與父母的關係將會變得更加微妙。

同時彼此成爲生活當中的全部;在社會層面,兩個人不再是孤身一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去顧及另一半;從身份上來看,兩人在結婚之後就會被賦予新的身份:女婿/兒媳,丈夫/妻子,父親/母親……所以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婚姻會給新人帶來新生活。

所以人們傾向於以全新的事物來對照這種全新的變化,無論是被褥、首飾還是房子和車,都講究用最新的。

然而,什麼東西都使用最新的,一方面十分麻煩,一方面又會增加許多成本。

很多年輕人認爲,結婚不過是一場儀式罷了,不必弄得如此麻煩,所以乾脆選擇這種“拼婚”的方式,有的連婚禮都省了。

總的來看,“拼婚”的存在在很多方面出乎人們的意料,主要還是想找一個能夠依靠的人,一起生活。

- The End -作者 | 湯米編輯 | 不下雨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