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朝鲜半岛遭遇了50年以来最突然、最猛烈的一次寒潮。这股冷空气带来的持续不断地降雪,在全国范围内,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处尽是被厚厚的白雪覆盖。

茫茫雪原中,有一支队伍若隐若现,他们穿着不成套的御寒棉衣,有些人带着用棉被内里制成的帽子,呼啸的北风卷着大如鹅毛的雪花让能见度降得很低。

这是临危受命远赴朝鲜,维护和平捍卫国家周边领土安全的中国志愿军,他们的脚从积雪中踩出的一个又一个的坑中拔出来,再深深陷到雪里去。

麦克阿瑟

志愿军要抗衡的是武器、科技以及物资条件都远远凌驾于我国之上的美军,强劲的风雪和未知的敌人,这些都是一个个没有答案的谜题悬在每个志愿军心中。

但是疑惑和恐惧都没有任何作用,只能去面对,这就是志愿军从始至终永不放弃的精神。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战犯管理所里,有一个爱国人士,正在灯前奋笔疾书,写着一切与美国军械有关的内容。他是谁?为何会被关在战犯管理所?

这个人就是吴绍周,他听闻志愿军前往朝鲜支援邻国的事后,热血沸腾,在原来的国民党军队中,吴绍周曾经指挥的部队就全部用的都是美国的军械,对美军的军火有着一定的了解和丰富的实操经验。

年轻时期的吴绍周

他自觉自己的经验可以为在朝鲜前线的志愿军所用,于是自告奋勇地加入了战犯管理所的美军战术研究班,开始将他所具备的经验转化成可以输出的知识。无法亲身亲历去到战争一线对他而言是一个遗憾,但是想要为祖国的荣誉出一份力,有无数种方式。

他心中有一个具体的想法,那就是把自己对美军战术全部的了解写成一本书,用经验与知识对前线作战的志愿军进行一些援助和指导。在他昼夜不息地努力下。终于,他与杨伯涛合撰编写的《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得以及早问世,一经出版,这些重要的材料就火速送往了毛主席手中。

其中包含的与美军军事顾问的交流、美军军械的相关知识,以及吴绍周对于美军军事战略的研究。主席看完这本六万余字的书大加赞赏,其中的有用信息也为志愿军在前线与美军交战做了许多的铺垫,有着极重要的指导作用。

黄维

吴绍周提出了两点,第一就是夜战,利用夜晚向美军发动攻击;第二就是近战,利用战壕发起近距离攻击,进行射击爆破。这两点按当时的情况,这的确是吴绍周所能为前线做的最大的贡献。志愿军的作战也着实依靠了这两点,白天的时候躲避美军的空袭,利用夜晚美军休息的时候,进行出其不意的突袭。并且善用沟壕进行隐蔽,对敌人进行伏击。

我国志愿军就依靠这份建议给了陆军一师致命的打击,在抗美援朝东线战场长津湖战役中,陆战一师在志愿军紧追不舍的攻势下,最惨烈的时候一天才只能向南撤退500米。两支队伍的装备相差如此悬殊,美军还有其他军力的掩护,志愿军依旧可以冒着严寒突破重围,给美军的精锐部队一记致命打击,离不开这两点作战方针。

功德林监狱

吴绍周自幼在继母的影响下就十分好学,早期在学校读书时一直名列前茅,上学时养成了他善于思考的习惯,这些读书时养成的好习惯后来也对他领导作战起了很大的作用。1923年,吴绍周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黔军第二师第八团做见习生,从此开启了他在军队的时光。

因为在部队表现得好,作战积极,很快就从排长一路晋升为营长。在经历了国民党内部的纷乱后,他依旧坚定地坚守在国民党军队中。在《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之前,这并非吴绍周第一次将军事战略写在纸上一板一眼地分析。

功德林监狱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时任国民党的中将副司令兼85军军长的吴绍周就清晰地看出了敌我在作战实力上的悬殊,如果正面打硬仗,一定会惨败。于是他巧妙地制造两次兵败退兵的假象引诱日军一步步踏入预设好的圈套,并将其一举歼灭。

这样的功绩比比皆是,这无法离开平日里吴绍周对作战计划的周密思考,每一次他都会先召开严密的部署会议,不断地推敲作战的细节,待到开战他又身先士卒亲历前线去验证每一次的战略是否完备,就在这样不断地准备、实践、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吴绍舟的作战能力大大提升,屡立战功,被称为“善战将军”

功德林监狱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攻占了平津,并且想要攻占张家口,想要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爪牙。1937年8月11日日本军队用飞机大炮向中国阵地猛烈攻击,企图占领咽喉要地南口,一旦日本军队占领了南口,就掌握了沿平绥前往北平的通道,会对我国造成更大的不利。

即便当时的守备驻军奋起反抗,但仍抵不住日军猛烈的火力,还是被日军一步步突破了防守。日军占领南口后,蒋介石命令手下多支部队增援,都未能成功解围。与日军周旋甚久,一直僵持不下,眼看日军就要采取下一步进攻,吴绍周被指派前去继续增援。

日方参谋部也唯恐丢失南口要地,于是增加了三个师团的兵力,面对敌人如此庞大的军队,吴绍周深知正面突围凶多吉少,于是他率手下自制十余颗气象灯,提前考察好风向在拂晓的时候放到空中,气象灯闪着灯火,缓缓划过天空,向日军阵地飞去,日军没有见过气象灯,以为是新式武器,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上面。

抗美援朝

吴绍周就瞅准了日军分心的空子,率领部队猛烈攻击日军,突出了重围。但不幸的是,后续的援兵未及时赶到,刚抢夺回来的南口最终还是落到了敌军手里。但是吴绍周部队狠狠地挫败了日军的气焰,给了日军沉重的打击。国民党中央军也授予了吴绍周四等宝鼎勋章,肯定他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

南口狙击战后,吴绍周由于英勇善战被调至二六五旅当旅长,他带着部队在枣庄、台儿庄不断地狙击日寇,并且参加了家喻户晓的台儿庄战役。在与敌军争夺茨巴山高地时,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杀得敌军片甲不留。

吴绍周

1940年,率领部队在鄂北两次进攻高城,成功击溃日寇第三师,收复了失地。1934年,组织指派吴绍周任85军军长,赴郑州,固守黄河,日军虽虎视眈眈黄河南岸,但是在吴绍周机智威慑的制衡下,始终不敢越过雷池半步。1944年2月,日本制定了河南会战计划,日军投入整个华北方面军总兵力的二分之一,共15万人,由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联合伪军在汴新一带配合,将郑州作为会战的中心。

2月19日黎明,日军率领一支300人的先遣队奔袭郑州城下,打响了战役,日军其他主力军也接踵而至,守城的吴绍周第八十五军与日军激战一昼夜,于20日下午向郑州西面撤退。在荥阳、登封、临汝、嵩县、洛阳一带同日寇展开争夺战,给敌以重创,国民党对此大为嘉奖,授其三等云麾勋章。

杨伯涛

1945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残存在中国土地上的日寇也节节败退,苟延残喘,但是日本的野心不死,依旧用剩余的兵力不断在各个战场上对我国军队进行反扑。吴绍周此时驻军在河南嵩县西边的潭头、合裕、庙子一线,固守伏牛山要点。

月底,吴绍周接到了日军进犯镇平的情报,他即刻召集战斗部署会议,命令手下的一支军团去想办法拖住日军的行动,另一队在西峡口西南高地构筑工事,剩下的两队,一队在西北高地构筑工事与西南高地互相呼应,剩余人员埋伏在北部,待命向南攻击,在地理上形成了北西南三面夹击的口袋阵,就等着日寇往里钻。

胡琏

果然,日本鬼子见到无人抵抗,便大摇大摆地走入了圈套,最终被吴绍周早就部署好的军队歼灭,日军伤亡惨重。为了进一步瓦解日军的队伍,吴绍周假意两次退出西峡阵地,引诱日军进入,然后再施以南北夹击,最后将日军包围。吴绍周率领85军展开了夜战、近战等一系列紧张刺激的交战,打得日军仓皇出逃,却不料在逃亡过程中依旧被我军截击。

日军不断撤退,直到退到河口高地才摆脱了我军的攻击,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八十五军共歼敌2000余人,俘敌3000余人,缴获战马800余匹,战车数十辆,枪械数千支。战果辉煌,威震敌胆。吴绍周也凭借这次作战部署第二次荣获国民党中央军委会三等云麾勋章

抗战胜利后,吴绍周不愿参加与解放军的内战,但是上级的命令难以违抗,只得硬着头皮上,最终在双堆集战斗中与黄维一道被人民解放军所俘,送到北京广安门解放军官教导大队学习改造。

美军顾问在给蒋军官兵示范武器操作技能

中国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取得的卓越胜利,离不开前线的战士勇猛坚毅,也离不开像吴绍周这般心系民族荣誉,祖国安危的爱国人士。他用行动诠释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深沉情怀。

这一次,他依旧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书写了六万字为国家做了贡献,吴绍周的爱国之心人人都看在眼里,即使身为战俘,他也从不计较自己的身份,一心向着和平的真理。爱国不需要身份,爱国之心不会拘泥于党派态度端正的吴绍周很快凭借着出色的表现争取到了减刑。

在1952年,提前六年将吴绍周释放。出狱后,吴绍周和妻子在家织布,打纱,靠自己劳动自食其力,而后又去纺纱工厂做了一名光荣的劳动者。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吴绍舟的视力逐渐受损不能再进行织布等劳动,组织上对他予以了特殊的关怀,将他调配至湖南省文史馆做馆员。

美军

1962年,经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提名,任吴绍周为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1966年5月10日,64岁的吴绍周不幸中风,在长沙逝世,被安葬于长沙公墓。2008年,吴绍周的侄子为了满足叔叔落叶归根的遗愿,将吴绍周的遗体迁回了老家天柱进行安葬。

作为大名鼎鼎的抗日战争英雄,邻里乡亲都自发地参加了他的迁骸仪式,敲锣打鼓,为了迎接这位爱国的老将军荣归故里好不热闹。观其一生,正如其军事档案中所评价的那样:“忠为国,艰苦弘毅,实可以算是模范军人;抱负宏大,精神向上,是没有止境的。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