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南方醫科大學 Mie

專家審覈:江蘇大學附屬醫院 李晶 教授

湯姆(化名)出生幾個小時後變得焦躁不安,他的母親注意到他的左臂和左腿在有節奏地顫抖,這有些不對勁。隨後,湯姆立即被轉移到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核磁共振掃描顯示患有嚴重的中風,診斷爲新生兒中風(疾病學名:圍產期動脈缺血性卒中)。醫生告訴湯姆的父母,目前還沒有治療新生兒中風的方法,孩子可能會殘疾。

近期,《柳葉刀》雜誌上的研究給湯姆這一類不幸患有新生兒中風的兒童帶來了新希望。烏得勒支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尋找新方法來治療這種疾病,其中一種方法就是採用到了幹細胞。

該團隊經過多年實驗室研究,採用幹細胞鼻內注射的方法治療了包括湯姆在內的10位新生兒。證實幹細胞鼻內給藥治療新生兒中風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給最脆弱的患者羣體帶來了希望,並可能帶來終身受益。此研究成果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1]

新生兒中風:發生率約爲1/5000

固有印象中,中風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中,但其實,中風也會發生在新生兒身上,通常發生在他們出生後的頭幾天,該疾病名爲圍產期動脈缺血性卒中(PAIS)。在足月活產兒中,圍產期動脈缺血性卒中的發生率約爲1/5000,並且是晚年神經發育障礙的重要原因。

新生兒中風發生後,通往大腦的主動脈之一被阻塞,導致向大腦特定區域供血不足,從而導致氧氣不足,進一步導致神經損傷、腦組織損傷。當患上這一疾病後,大多數嬰兒在以後的生活中都會出現問題,問題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大腦的哪個區域受到了損傷。根據該疾病所涉及的動脈,會出現單側痙攣性腦癱、認知功能障礙、癲癇、視野缺損和語言障礙。

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減輕這些嬰兒的神經系統損傷,因此迫切需要開發新的保護性或再生治療干預措施。

過去十年在新生兒早期治療方案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例如用於圍產期窒息的低溫治療。遺憾的是用於成人中風的溶栓療法不適用於新生兒中風。

目前被認爲有前途的治療方案,例如促紅細胞生成素,正在進行臨牀試驗,但最終效果尚未披露。因此,仍需不斷髮掘新的有效治療方案

動物試驗證實:幹細胞治療新生兒中風是安全的

間充質幹細胞(MSCs)具有強大的增殖能力以及多向分化能力,在適合條件下可以轉化成多種類型細胞,此外,其分泌的細胞因子和外泌體具有促進組織再生等作用,被廣泛用於人類各種疾病的治療。

設想一下,如果能將幹細胞植入嬰兒大腦受損的部分,幹細胞及其分泌的生長因子將刺激大腦進行自我修復,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早期研究證實,運用滴入鼻腔的方法將幹細胞輸送到新生中風小鼠的大腦中,在保證幹細胞有效、安全的到達大腦前提下,發現幹細胞可以顯著減少新生中風小鼠遭受的腦損傷和殘疾,促進神經再生,改善長期運動和認知結果[2]。實驗表明,這種療法是安全的,對小鼠沒有副作用。

圖片來自文獻[2]

人體臨牀試驗:10名中風新生兒接受幹細胞治療

在《柳葉刀》的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經過一系列排除標準,最終納入10位新生兒中風患者,採用鼻內給藥的方式給予間充質幹細胞。經過3個月隨訪,發現鼻內給藥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沒有觀察到嚴重的不良事件,證實了幹細胞鼻內給藥的安全性。

研究還觀察了血液炎症標誌物,比如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和白細胞計數,結果發現這些指標在給藥前與給藥後沒有顯着差異,儘管血小板水平增加,但都在生理範圍內,表明幹細胞給藥不會讓患兒出現炎症、出血等。

後續MRI掃描未顯示出意外的腦結構異常。10位患兒的皮質脊髓束都有最初的前沃勒氏改變(神經損傷後的一個過程),但只有4位患兒在隨訪MRI中表現出不對稱的皮質脊髓束,證實了患兒在接受幹細胞治療後,腦損傷的發展程度比預期的輕(相比未接受治療的患兒)。此外,相比於以前沒有接受幹細胞治療的新生兒中風患者,這10位患兒的運動質量時表現良好。

來自文獻1:所有接受治療的患者剛出生MRI及隨訪MRI

小結:

這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評估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生兒中風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不過衡量治療效果仍然需要進一步研究來證實。這項研究給間充質幹細胞控制新生兒中風的臨牀發展提供了新佐證,未來需要進行大規模、長期隨訪的安慰劑對照研究來確定間充質幹細胞鼻內給藥對新生兒中風的治療效果。相信隨着幹細胞這一新的安全治療方法的發現,新生兒中風這一最脆弱的患兒羣體,將擁有新的希望,並可能實現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 Baak, Lisanne M et al. “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intranasally administer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fter perinatal arterial ischaemic stroke in the Netherlands (PASSIoN): a first-in-human, open-label intervention study.” The Lancet. Neurology vol. 21,6 (2022): 528-536.

鏈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568047/

[2] Donega, Vanessa et al. “Intranasal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eatment for neonatal brain damage: long-term cognitive and sensorimotor improvement.” PloS one vol. 8,1 (2013): e51253.

鏈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300948/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