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说:

“我认为最美的日子,当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在这清浅时光里,一手烟火一手诗意,任窗外花开花落,云来云往,自是余味未尽,万般惬意。”

这样的生活真是让人向往。

可在很多人眼里,现代社会节奏快,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

各种生活压力和人际纠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已无闲情逸致看书赏花。

事实上,生活在十年浩劫中的汪曾祺,却在坎坷经历中发现了很多诗意优雅的活法,于乱世中自在从容地生活。

文章图片1

热衷美食,扎身人间烟火

汪曾祺是公认的美食家。

很多人喜欢汪曾祺,就是爱他笔下关于美食的情怀和浪漫。

他喜欢做饭,也喜欢各种新鲜的蔬菜,美食背后,他更喜欢那热气腾腾的烟火气。

他说:

“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他可以从普通菜肴中吃出人间至味。

那些艰难的遭遇,也成了他生活的佐料,让他活得有滋有味。

文章图片2

汪曾祺在老家芦苇荡前 图片来源:微博

因为小时家乡的人下雪天时习惯吃咸菜茨菰汤,汪老对茨菰有着深厚的感情。

有一年家乡发大水,很多作物减产,只有茨菰大丰收。

汪老吃了很多没去嘴儿的茨菰,很难吃。

但这份记忆却成了他对食物最美好的回忆。

有一次他去沈从文老师家拜年。

吃饭时,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菰肉片。

汪老吃了两片茨菰,说:“这个好!格调比土豆高。”

文章图片3

汪曾祺 图片来源:网络

大概是想念家乡和老师了,想起师母做的美味茨菰,汪曾祺也想着自己做个好吃的茨菰肉片。

所以在北京时,汪老看到菜市场有卖茨菰的,虽然价格很贵,但他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

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茨菰,都由汪老一个人“包圆儿”了。

有一次,有一位台湾女作家去北京,要汪老亲自做一顿饭请她吃。

汪老给她做了几个菜,其中一个是烧小萝卜。

她吃了赞不绝口,说台湾没有这种小萝卜。

那些小萝卜是汪老精心挑选的,水分充足,口感很脆,是他特别用干贝烧的。

他家乡吃萝卜就习惯红烧,或素烧,或与臀尖肉同烧。

文章图片4

汪曾祺给家人做饭 图片来源:网络

汪老说:“小时候吃的东西都是最好吃的。”

然而小时候的生活是苦的,那时的蔬菜没有现在的好。

但他说:“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在他看来,热爱生活,就是从一粥一饭开始的,其中藏着一个人坚韧的内心、从容平和的状态。

正所谓“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生活本身是单调的,偶尔还有很多苦。

热爱就如生活的调味剂,让单调乏味的日子丰富多彩,让凡尘俗事平中见奇,淡中有味。

文章图片5

欣赏花草,体会人间有情

汪曾祺老先生说过:

“看见花开,就会觉得快乐。赏花观草是无用之事,但有了它们,才觉得生活有意思。”

小时候汪老家里有个花园,那里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不但有花香四溢的沉醉,还有他快乐的童年和灯火可亲的家人。

文章图片6

汪曾祺 图片来源:微博

那时的花园有四棵很大的腊梅,主干有汤碗口粗细,并排种在一个砖砌的花台上。

腊梅花很好看,花很多,每个枝条上都是花,无一空枝。而且长得很密,一朵挨着一朵,挤成了一串。

这样大的四棵大腊梅,满树繁花,黄灿灿地吐向冬日的晴空,那样地热热闹闹,又那样地安安静静,实在是一个不寻常的境界。

每年腊月,汪老都要上树折腊梅花,姐姐们叫他折给她们养,汪老却想着把那些腊梅花弄成花珠子。

为了把那些腊梅花弄得好看些,汪老选了全是骨朵的腊梅,把骨朵都剥下来,用极细的铜丝穿成插鬓的花。

又到穿珠花的铺子学女工穿珠花,用穿珠花的方法把腊梅花穿成各式各样的。

然后他又别出心裁地在腊梅珠子花当中嵌了几粒红天竺。

在大年初一那天,汪老就把腊梅珠花送给祖母、大伯母和继母,她们插戴在头上,相互拜年。

回想起那些日子,汪老还觉得自己做的腊梅珠子花真好看,像个工艺美术师!

在汪曾祺的笔下,人间草木皆有情,每一种花,他都爱;每一种花,他都乐于与其发生故事。

文章图片9

汪曾祺 图片来源:微博

他只记花不记人,所有的美好都如花在风中,簪进岁月的肌理,让人感到疼痛又甜蜜。

在汪曾祺的描述花的文字里,随处可以发现人生的诗意,生活的美。

让人们觉得,原来平淡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如此有意思。

文章图片10

在北京虎坊桥新居自己的画作前 图片来源:微博

汪老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当我们在繁杂的生活中,学着欣赏花草,焦虑慌乱的内心也会平静下来,在香气和绿意中得到滋养。

文章图片11

沉浸读书,洗涤生活苦难

汪曾祺喜爱读书,他的文字总是充满温暖、快乐和不凡的趣味。

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除了中文,写作好之外,数学和英文都极差,还有得过零分的时候。

他不管,觉得内心爱不起来的就不要勉强,任由不喜欢的科目成绩败坏下去。

对于读书,他就爱到了骨子里,他经常逃课去看乱七八糟的书。

有一个时期他每天晚上到系图书馆去看书,一个人在那看得津津有味,到鸡叫才回宿舍睡觉。

有一天夜里非常安静,他抽着烟悠闲地看书,忽然听到墙外一派鼓乐声,那是从图书馆墙外的坟地传来的。

他不觉得这声音吓人,反而觉得像是细乐声。

文章图片12

年轻时的汪曾祺 图片来源:微博

在江南失陷时,他避居乡下读书,迷上了《猎人笔记》和《沈从文选集》,拿着这两本书反反复复地看,就是这两本书引导他走上了文学道路。

并且这两本书对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说:

“人总要待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掂出自己的价值。”

因为喜欢读书,汪曾祺练就了在闹市中读书的本领。

在汪老被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时,和三十几个农业工人同住一屋,他们吵吵闹闹,打着马锣唱山西梆子。

文章图片13

年轻时的汪曾祺 图片来源:微博

而汪曾祺却能做到心如止水,照样看书、写文章。他有两篇小说就是在震耳的马锣声中写成的。

他说: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

因为心有所爱,所以他在困难中找到了乐趣,充实了自己的生活。

躲过了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过了青年求学的穷困潦倒、熬过了文革十年的苦,终于大器晚成,获得了自由。

文章图片14

汪曾祺 图片来源:微博

很喜欢这么一段话:

“我们的热情战胜了苦难,战胜了死亡,阴影向我们让步。每天早晨我的快乐唤醒我,我黎明即起,奔出去迎接这一天……”

沉浸于自己的所爱之中,就是一种坚韧的力量。

当我们沉浸在自己喜爱的东西上时,就会忘记困难带给我们的烦恼,那么,很多困难都会为我们让路。

文章图片15

西塞尔说:

“我热爱生命,栽培生命,并不期望生命只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神组成。”

生命就在我们的脚下,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生活郁闷苦恼、日子枯燥无味,那是因为我们心中缺少爱,漠视了生活中的美。

爱就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因为热爱,世间万物皆美好、一花一木皆有情;

因为热爱,我们在艰难困苦中发现了生活的乐趣;

因为热爱,我们在悲伤与烦恼中找到了温暖的力量。

生活有时候是苦的,但是幸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像汪曾祺一样,把你的爱投入到身边的人和事物中去,你的生活将会多滋多彩!

文章图片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