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大衆日報

夏至到,光照足,溫度高,茶也在猛長。6月20日早6點,在“江北綠茶第一鎮”嵐山區巨峯鎮,59歲的茶農袁從義拎着一袋子茶葉鮮葉,走進了江北最大的茶葉鮮葉交易市場——年交易鮮葉可達2萬噸的薄家口鮮葉交易市場。此時,這裏已經熙來攘往。

議價,上秤,收購商劉慧賢接過袁從義遞來的銀行卡,在連接着電子秤的POS機上刷了一下,輸入單價,打印小票,交易便順利完成。接過這張記錄了交易單價、重量、金額、時間、收付款人等信息的小票的同時,袁從義的手機上也收到了一條存入人民幣29.08元的短信提醒。

袁從義手上的這張卡,叫做“惠農卡”;劉慧賢用的秤,叫做“溯源電子秤”。兩相結合,不僅節省現金找零時間,避免收到假幣,雙方都可查詢每日進出賬明細,而且還給茶葉帶上了“身份證”,實現茶葉實名交易、源頭可溯。

“以前經常有外地茶農過來賣鮮葉,現在進入市場進行交易都使用惠農卡,相當於驗證了本地茶農身份。收購的這批鮮葉,是來自本地哪些農戶的,POS機上都有交易記錄,我們心裏也有底。”做了十多年鮮葉收購的劉慧賢,對“溯源電子秤+惠農卡”這種交易方式大爲讚許,“長遠來看,能推動咱們日照綠茶的品質持續提升,是個好事。”

“溯源電子秤+惠農卡”,是爲實現鮮葉溯源、進一步加強日照綠茶品牌保護,由日照銀行按照日照市農業農村局的統一部署,今年在薄家口鮮葉交易市場試點推出的舉措。

日照綠茶是日照知名品牌,但近年來部分農戶鮮葉農殘超標、外地鮮葉流入日照市場冒充日照綠茶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日照綠茶的品牌形象。5月21日,巨峯鎮在全鎮範圍內集中開展茶園綠色防控統防統治、聯防聯治行動,全鎮鮮葉採摘、鮮葉交易、幹茶炒制統一暫停,進入7天休茶期。5月28日,休茶期後開市第一天,日照市農業農村局、巨峯鎮政府、薄家口鮮葉市場管理方連續5天開展市場聯合整治行動,正式開始引導收購商和茶農採用溯源電子秤和惠農卡進行鮮葉實名交易。

日照銀行巨峯支行行長黃勝斌介紹,5月28日至6月20日,薄家口鮮葉交易市場已累計交易鮮葉70.32萬斤,交易人數2665人,交易筆數4.33萬筆,交易金額327.73萬元。連日來,收購商和絕大多數茶農已逐漸習慣使用“溯源電子秤+惠農卡”進行交易,交易數據逐日增長。

祁玉田,在薄家口鮮葉交易市場入口處經營一家農資店多年。對他來說,惠農卡的使用早已不是新鮮事了。去年,店面門頭掛上了“日照農資直營店”的牌子,店裏多了一個政府補貼農藥專櫃。周邊村民需要買農藥的,憑藉惠農卡在店裏的政府補貼農藥專櫃購買農藥可享受政府補貼。譬如,丁醚茚蟲威,直營店零售價33.6元,憑惠農卡購買,12元政府補貼實時發放至惠農卡中,相當於只支付了21.6元。

之所以憑惠農卡就可以享受補貼,是因爲這張銀行卡比普通銀行卡多了一個二維碼——惠農碼,碼裏包含着農戶姓名、種植作物種類和麪積等信息,這些信息就是農戶購買政府補貼農藥的依據。它的出現,解決了農資價格虛高、源頭追溯難、農民用藥不規範的問題。

譬如,當袁從義從祁玉田這裏購買農資時,他將惠農卡在惠農專用POS上一刷,他家的茶葉種植面積、個人可享受政府補貼的商品、購買農資數量、總補貼金額、已使用金額,便立時在後臺管理系統顯現出來。在日照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上,這些信息也會立時更新。

“這可以有效的引導村民使用低毒、高效、適合的農藥。”日照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認爲,此舉也可以防止種植戶“把登記在蔬菜上的農藥用在草莓上”此類事情的發生。

憑惠農卡上惠農碼享受農藥補貼後,如今惠農卡又與溯源電子秤同時出現在茶葉鮮葉交易環節,這也意味着日照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上,可追溯管理的農產品數據,從種植戶種植信息、農藥農資銷售使用又延伸到了農產品銷售流通、生產加工環節。

“我們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完善茶農、商戶的信息採集,爭取早日實現鎮域內茶農實名制全覆蓋,做到茶農鮮葉去向和茶葉加工企業鮮葉原料來源明晰,進一步加強茶葉信用體系建設。”巨峯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高得超表示,巨峯鎮還將持續完善“網格化+茶管家”管控體系,落實“戶戶檢+批批檢”的檢測方式,實現全域綠色茶園創建,切實提升日照綠茶品質。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6月20日,日照銀行已面向日照市範圍內以種植果菜茶糧爲主的種植戶發放惠農卡(碼)30.53萬張,覆蓋全市50餘個鄉鎮街道、2600餘個村莊。溯源電子秤的使用也將逐步推開,進一步提升日照綠茶的品牌價值,發揮金融科技力量,賦能鄉村振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