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與科技戰場,是一個以「技術創新爲主導的綜合性市場」。於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可以說是,被市場長期以來肯定的創新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在早期的發展階段,得到了投資機構、市場、媒體、和用戶的肯定和青睞,一時間人工智能熱度上升。而隨着資本的不斷加碼和賦能,人工智能進入賽道的閱兵週期,市場也誕生出來了,「AI四小龍」,分別是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

而隨着商湯科技IPO上市,數據顯示:「算上2018-2020年間,商湯科技分別虧損34.3億元、49.7億元與121.5億元。短短四年間,商湯科技共虧損377億元,並且虧損金額在逐年擴大。」作爲AI龍頭商湯的日子,可以說是不太好過,而曠視科技的IPO也十分坎坷,招股書顯示,曠視科技2017~2020年營收分別爲3億元、8.54億元、12.6億元、13.9億元。2018~2020年,曠視科技分別虧損28億元、66.39億元、33.27億元。截至2020年末,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爲147.31億元。同期,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爲-7.47億元、-15.91億元及-10.33億元,呈現持續淨流出狀態。

目前的人工智能賽道,可以說是「虧損成常態、IPO面臨盈利遭遇戰、市值縮水、融資困難、故事已經沒有新意、AI企業度日如年。

總結一句話:「人工智能公司,都快熬不住了。」這恐怕連「谷歌的AlphaGo」都無法計算出,人工智能今天的「一日之寒非冰凍三尺。」

01

AI龍頭商湯暴跌47%日內蒸發900億

追一科技裁員背後AI泡沫已破裂

很顯然,人工智能的故事,很難維持下去,因爲,人工智能作爲一個具備道德爭議的技術創新,其大量技術輸出,都存在巨大的風險,自動駕駛就是一個人工智能最大的市場。

美國MIT設計了一個名爲道德機器(Moral Machine)的網站,網站設計汽車失控的各種情景讓觀衆做出選擇,通過收集300萬用戶的反饋,道德機器發現,人們更傾向於讓自動駕駛車自毀以保障更多人的生命,卻希望自己的車沒有這個特徵。這一結論與文化、習俗無關,是人類通常普遍的選擇,與社會普遍認知相契合,人們希望通過犧牲少數人的生命換取更多人的生命。但這與法律是相違背的,因爲人的生命本身並不可以進行比較和量化。

這就是闡述出來了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的道德,和倫理面的暴雷風險。

6月30日,我相信又是人工智能的一個「里程碑式的寒冷之日。」因爲,在人工智能AI龍頭商湯科技,在港股市場,迎來上市之後的首次解禁,上市前投資者和基石投資人全部解禁,持股合計佔比超70%。港股開盤後,商湯科技盤初即跌47%,報價爲3.09港元。截止今日收盤,商湯科技的股價爲3.13港元/股,已跌破3.85港元/股的發行價。

這就是人工智能AI市場,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極其的「殘暴式機構砸盤出售股票」,人工智能龍頭商湯科技,遭遇「崩盤時刻」,股價大跌近50%,市值在一天之內蒸發了近900億港元。

在人工智能領域,也遵從一個市場生存法則:「老大喫肉老二喝湯老三老四恐怕要餓死的窘境。」追一科技,就處在恐怕要餓死的行列,因爲,追一科技屬於是人工智能領域,還在依靠融資,試驗賽道的階段。同時,追一科技主打的人工智能是對話式AI,也就是Siri、小愛、小藝的語音助手這一類應用場景,可以在客廳、臥室的智能音箱、車載市場進行產品落地應用。

很顯然,追一科技的AI屬於是輕量化的,「不痛不癢」的AI創新,市場規模有限、市場想象力也有限,所以追一科技一則裁員消息,讓追一科技所在的AI領域,再一次印證AI泡沫已破裂。

情況是這樣的,6月6日消息,近期做企業級AI智能服務的創業公司追一科技被曝出了裁員的消息。今年4月29日,一名認證爲追一科技員工的網友在職場社交平臺上透露追一科技裁員的操作方式比較難看:「27號下午差不多下班時通知網絡故障,接着通知整個產品線28、29日居家辦公,當晚企業微信不能登陸,第二天早上通知被裁員,29號是Last Day。藉着斷網的噱頭裁員,是有夠難看的。」

與此同時,這位網友還透露當時那波裁員,追一科技裁了60多人。他表示「裁員可以,但是操作別那麼騷。」,另外據他透露,這次裁員有「N+1」補償。

而在6月初,另外一位認證爲追一科技員工的網友留言回應說:「你們這波還好,我是五月底被裁的,30通知31號Last Day,離職補償金,21年的年終要2022年12月31日才發。」

其實,作爲熱愛互聯網的我,對於互聯網裁員,以及大廠裁員事件,都已經見慣不怪。原因,很簡單:「市場經濟不好、行業風口太快、融資難度加大、還有就是即便上市,也是股價破發。」從人工智能商湯股價的崩盤、還有曠世科技都虧損、以及作爲後來者的後來者的追一科技的裁員,可以說,人工智能AI的故事已經講完,人工智能的泡沫已徹底破滅。

資料顯示,追一科技成立於2016年3月,創始人名叫吳悅,他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早在2006年就加入騰訊,曾擔任過騰訊TEG事業羣搜索部門負責人,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研發的圍棋AI「絕藝」項目團隊負責人,騰訊AI平臺部負責人,曾是騰訊公司T4級別的技術專家。

該公司另外3位聯合創始人劉雲峯、汶林丁、胡曉也都來自騰訊公司。其中劉雲峯曾是騰訊技術職發會技術研究通道負責人;汶林丁曾是騰訊搜索部門產品技術總監;胡曉曾是騰訊市場總監,曾負責過北京奧運會官方網站、搜狗輸入法等產品的市場推廣。

在資本層面,追一科技在2016年1月就獲得晨興資本的天使輪投資。2016年6月他們的第一個客戶是滴滴出行。

2016年9月追一科技獲得了高榕資本和晨興資本的A輪融資。

2017年8月,追一科技獲得2060萬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是創新工場、GGV、晨興資本和高榕資本。2019年4月,他們又獲得了41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爲招商局資本、中移資本、創新工場、晨興資本、高榕資本和GGV。

2021年6月和9月,他們還先後獲得了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國投創新和中金資本旗下基礎設施基金的戰略投資。

人工智能,要不要發展,我認爲需要「大力度的去發展」。因爲人工智能AI,的確是千錯萬錯,不賺錢虧損常態化,人工智能的未來沒有晨星大海,只有「冰凍三尺」,但是,人工智能的確是有「社會性」。可以讓世界和生活變得更加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所以,商湯股價大暴跌和曠世科技虧的熬不住,那麼,追一科技這個後來者,就在「煎熬和焦慮」之中,不斷前進。

畢竟,人工智能泡沫,真的是破滅了。

02

追一科技對話式AI前景有限

曠視科技鉅虧140多億印奇敲詐勒索300萬

當然,人工智能徹底涼涼,我個人覺得,人工智能之所以如此慘淡,其核心原因在於產品的市場需求,真的十分有限。以追一科技來說,對話式AI領域參與者衆多,有互聯網巨頭,還有AI語音技術廠商,前者有資金有技術有客戶,而AI語音技術廠商,就只能靠「差異化的野路子」存活,因爲,市場一旦打開,巨頭就馬上殺一個回馬槍。追一科技們的前景就十分堪憂。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對話式AI平臺市場規模達到32.3億元」目前,追一科技一直專注細分市場、聚焦關鍵技術,持續攻堅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多模態AI等技術,而有賴於追一科技的持續技術研發投入,追一科技也是收穫頗豐。據悉,追一科技擁有180多件專利,80多項軟件著作權。

說到這裏,我都不好意思再談下去,在一個32.3億元的市場,折騰來折騰去,市場規模也就32.3億。加上存量的市場競爭,追一科技就是雪上加霜,和難上加難。我覺得,自己走的路,含淚也的繼續走下去。

而人工智能AI市場,也很亂,這一個表現就是曠世科技。曠視科技,不到四年累計虧損140多億元,公司估值約爲400億元,一邊鉅額虧損,一邊出現高估值,這是曠視科技招股書中曝出來的現實。所以,IPO阻力重重。

近日,北京市海淀區法院披露了鬍子健敲詐勒索曠視科技CEO印奇一案的判決情況。資料顯示,曾在曠視科技公司當司機的鬍子健,以要將有公司敏感信息的錄音出售給競爭對手相要挾,向公司董事長印奇索要人民幣300萬元。印奇報警後,鬍子健被抓,近日被海淀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4年,罰金人民幣1萬元。鬍子健對此認罪認罰。

值得注意的是,該事件正好發生在曠視科技IPO前夕。事件發生1個月後,曠視科技就提交了科創板IPO申請。

03

AI人工智能盈利艱難整體鉅虧

技術創業面對舉步維艱的市場大撤退

最近,有投資機構和我說:「真的不投資人工智能AI,一方面估值高,其次短時間盈利難,一級市場的股權交易艱難,二級市場的股價破發,真的不投人工智能了。」這就是市場的一個縮影,因爲人工智能依靠技術創新,和AI算法進行市場化,這個週期需要漫長的時間,更需要「無底洞式的不斷投入」,投資機構都很難繼續加註。

虧損成常態,商湯科技是如此,曠視科技也是如此。目前,依圖科技、雲從科技、曠視科技、雲天勵飛、格靈深瞳、創新奇智、第四範式等一系列AI科技公司都加入到科創板或港股的IPO隊列,或許都是急於從資本市場,進行再次融資,彌補企業的運營壓力,也商湯的股價崩盤,又給予市場致命一擊。

根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大多數硬件行業細分領域都存在強勁的競爭對手,徒有算法和AI平臺優勢,但卻類似“拿着金飯碗討飯”,這也是當前AI全行業的窘境。當前,AI應用落地較少,企業要兼顧理想和現實,所以硬件業務在曠視科技業務中的佔比越來越高。而研發投入很多的AI算法,卻沒有足夠的利潤產出。」

這就是目前人工智能行業,一個寫真,競爭激烈+市場規模有限+估值很高+股價崩盤+產品難以產生足夠的利潤。於是,出現了整體鉅虧之後的,市場大撤退。

投資機構都說,難以繼續投資人工智能。

曾幾何時,谷歌的AlphaGo閃亮全球,自此AI啓動了融資引擎,給全世界勾勒出了一個「未來智能化的AI世界」,有的人焦慮無比,會擔心自己的能力被人工智能代替;也有的人興奮無比,因爲獲得了融資,走在了風口上;然後,4年已過,人工智能行業可以說是,一片悽慘和涼涼。當然,技術永遠的技術,技術是沒有感情和沒有信仰的,只是一個生意,最後都變成了人工智能公司,財務三張表。虧損成爲常態之後,泡沫破滅之後,如何精心的策劃一個新的泡沫,我相信,就是人工智能公司,和追一科技這類小AI公司,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因爲,這關乎AI的生死存亡。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