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整工业体系”标准,一向是众说纷谈,在笔者看来,应该有三种层级的标准。

三种“完整工业体系”的定义标准

一、标准1:真“啥都自己能造”的全能型 工业体系

这是最严格的一个标准,它要求从火柴到火箭、从螺丝钉到客机,只要是地球上有的工业品,这个国家都能以一己之力把它造出来。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的话,全球只有一个“国”才能达到这个标准,那就是 联··合···国!

至于其他的小国,比如中美俄英法日德韩,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弟弟,上不了台面。

二、标准2:联合国划分的国际工业体系标准

以联合国划分的国际工业体系来划分,所有的工业总共可以分为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姑且这么认定:一个国家有全部的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就算是完整的工业体系了。

请注意,因为我们所谈论的是“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非高精尖。所以判断工业体系是否完整,不看工业产值或人口占比,更不看技术水平,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看国家的工业门类是否齐全。

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就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了,拥有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这也可以从数据上得到明显的体现: 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1.3万亿元,占全世界的30%,约等于美日德的总和。而且在500多个工业小类,中国有220多种工业品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

文章图片1

中国全产业链图

美国虽然是也是工业大国,其产业门类完整程度至多为94%左右。毕竟自克林顿政府以来,美国工业国内很多制造业向海外转移,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美国没有高铁、稀土产业链,民用造船也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严格来说也并不具备完整的工业体系。

三、标准3:能够实现自循环的现代工业体系

这个标准可参考知乎 @冷哲 的论述。这个标准对完整工业体系的要求,就是一个国家在外部联系全部切断时,仍然能够自我维持,自我复制,自我升级的工业体系。往极端的地步讲,就是地球上只剩下了这一个国家,它也能保持地球目前的工业技术水平在结构上不退步,可以独立发展并能够保持所有的工业科技,这就是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

这要求该国工业体系得符合两个基本标准:

一是基本工业品得都有能力造,哪怕现在不造的某样产品,也可以立马调整产业链,实现迅速地投产、转产,就算本国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不够好,也还堪用。

二是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工厂、熟练的技术人员、教育或培训系统、供应链系统、管理系统组成的体系来保障,工业能够自我维持,自我复制,自我升级。

因为工业体系不等于你可以生产航母甲板,不等于你的钢产量是几千万吨,更不等于你有工厂就是工业体系。工业体系是一个国家以工业为核心的围绕工业生产全流程的全面配套能力,有产业规模和分工体系、制度设计、标准管理、组织能力、社会分工、教育体系、科研体系等等诸多方面,是一环套一环的,是层层分解层层递进的关系,是一种国家能力。

这就非常有难度了,要知道今天的工业体系和100年前,50年前相比有极大的不同,涵盖的面更广,门类变得更多,门槛变得更高,分工更加精细,其复杂度甚至不是同一个数量级。一个国家要建立这样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起码得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要有足够的资源禀赋

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工业至关重要,没有战略资源很多产业无从谈起。

要搞完整的工业体系,石油化工要有吧,钢铁冶炼要有吧,煤、铝、铜、铀也都必须有吧,否则没这些基础原料,怎么把相关的产业搞起来?

所以,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注定在在能源、矿石等基础工业领域是有短板的,这个标准就把像日本、韩国等一大堆票小国、岛国筛除了。

2、要有足够的工业人口,才能覆盖如此庞大的工业体系。

工业是需要依靠人口数量支撑的。在现代工业体系内,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至少要涉及数百万乃至于数千万就业人口(可以看一下《铅笔的故事》,一只铅笔的生产就需要成千上万人参与)。

就拿汽车来说,一辆汽车通常由一万多个不能拆卸的独立部件组成。F1赛车等结构极其复杂的特种车,其独立部件数量可达2万辆之多。拿傻瓜算法来算,也就是说至少需要一万个左右相关产业,每个产业一百人就是一百万人,每个人一家三口,这个国家全民一心想装一辆汽车底线就是就是三百万人。

文章图片2

这仅仅是是汽车一个行业。完整的工业体系还有上下游产业链啊,还有通信,船舶,冶金,老百姓还要生活吃饭,盖房子搞基建还需要一些人,所以一个国家初步的工业化入门级是一千万人口。几百万、几千万人口的国家,靠几个产业链就可以活得很好,有的甚至只需要做产业链上的一环就可以生存下来。

但想搞的有声有色就的七八千万人,例如德国,2019年德国总人口8200万人,就业总人口也就4530万人,其中德国汽车工业(含整车制造加零部件配套服务企业)总就业人口达到1200万。这就决定了他们做了汽车、化工、机械产业,就没有多余人口去做通信、互联网产业了。

反过来说,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也决定了工业体系的上限,因为如果人不够,一切都白搭

这一关直接筛除掉了3亿级以下人口的国家,因为无论工业水准多高,也不可能饱含所有门类。

3、要有足够大的内部市场

因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是完全不一样的作用,国内市场才是猥琐发育的温床,疫情期间听过“内循环”这个词吗?本质上就是关起门来我们自己也玩得转。很多产业,光有技术和产业链是不够的,还要有巨大且统一的消费市场来完成冷启动。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本土需求就能消化一大部分,成本再高也能被足够大的规模效应分摊掉。比如中国C919大飞机就能靠国内的市场搞起来,而日本的客机项目就不行,最终只能放弃掉了。

这一条又把那些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国家剔除了。

经过这三道“大过滤器”一筛选,剩下的国家也没几个了:

1、如果单纯以国家为单位的话,剩下候选国家也就只有中国、美国了。

2、如果高度一体化的经济共同体也算的话,那就是“中美欧”御三家了。

欧盟经济实力极为雄厚,2020年拥有27个加盟国、4.48亿人,GDP达15.29亿美元,涵盖了从螺丝钉到飞机火箭的全产业链,虽然在部分技术、产业方面依赖于美国,譬如互联网,但说是具备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是没有问题的。

3、如果未来印度再争气点,来一波21世纪大崛起的话,就是“中印美欧”四天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