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解讀紫荊花開正爛漫,踔厲奮發啓新程。

2022年7月1日,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5週年慶典日。

時隔五年,習近平主席再次親臨香港,出席慶祝香港迴歸祖國25週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並對香港進行考察。

在慶祝香港迴歸祖國25週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習主席明確表示:“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

除了這幾個“中心”之外,香港另一個新標籤亦不可忽略: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國家已將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納入‘十四五’規劃,對香港有很高的期望。”6月30日,習主席專程前往香港科學園考察,爲香港着力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指明方向。

香江之畔,潮起潮落,獅子山下,生生不息。

無論是始終保持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還是不斷鞏固發展傳統優勢產業;無論是經濟發展“蛋糕”越做越大,還是多年被衆多國際機構評選爲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香港迴歸祖國後繼續保持原有優勢,並在“一國兩制”方針下,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斷續寫發展新故事、繁榮新傳奇。

2017年7月1日上午,《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簽署,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簽署儀式。

2017年7月1日,習近平主席親自見證《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簽署,標誌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啓動。

“對香港、澳門來說,‘一國兩制’是最大的優勢,國家改革開放是最大的舞臺,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實施是新的重大機遇。”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主席關心、推動下,香港步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既是受益者,又成爲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參與者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促進者。

十年間,香港國際機場擴建、港珠澳大橋建成、廣深港高鐵全線通車,一系列“超級工程”打開香港新空間;“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跨境理財通”相繼落地,爲香港金融市場注入新活力;成功舉辦六屆“一帶一路”高峯論壇,成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成員……乘着國家發展的浩蕩東風,“東方之珠”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

翻開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央對香港的清晰定位和科學規劃躍然紙上: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香港創科,一直牽動着習近平的心——

在福建工作期間,他鼓勵香港高新技術企業向福建轉移和延伸;

在擔任國家副主席時,他稱讚香港在奧運馬術比賽籌辦工作中創下多個世界一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更是在多個場合對香港創科表示關心關懷,不斷激勵香港創科融入祖國發展大格局,創造令人欣喜的佳績。

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粵港澳大灣區堅持創新引領,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正全面展開。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2021年3月,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2021年9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相繼發佈,聚焦人工智能、健康醫療、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物聯網、能源新材料等港澳優勢領域,旨在促進港澳和內地創新鏈對接聯通,繼而實現經濟實力和科技競爭力大幅提升。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1(GIHI2021)評估報告顯示,粵港澳大灣區首秀驚豔,尤其在創新生態和創新高地中的表現可圈可點。創新,正成爲粵港澳大灣區最鮮明的標識。

此次考察香港科學園,習主席對香港科創事業寄予厚望:“希望香港發揮自身優勢,匯聚全球創新資源,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珠聯璧合,強化產學研創新協同,着力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願將黃鶴翅,一借飛雲空。”我們堅信,“香港一定能夠創造更大輝煌,一定能夠同祖國人民一道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

總監製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制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璇

編 輯丨劉禛 李珊珊

視 覺丨張紫曦

校 對丨蔡純琳 孟利錚 婁郝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