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公立醫院收支出現重大變化,要恢復尚需時日

2022年5月30日晚,市民在南京市鼓樓醫院排隊進行核酸檢測掛號。圖/IC

文 |《財經》記者 信娜 凌馨 實習生 何曉玲

編輯 | 王小

“專病門診將於本週三(2022年6月1日)起重新開放。”上海瑞金醫院的醫生葉庭均在微信朋友圈鄭重寫下。此前,他曾封閉在醫院至少20多天,參與急診值守,一度連續八天大夜班。

1000多公里外,北京海淀區一家三甲醫院的副主任醫生2022年上半年幾乎一半時間在社區,套進全套防護裝備裏,參與核酸檢測採樣,“不在門診,就在做核酸”。

這是1.2萬家公立醫院在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時的縮影。

疫情反覆下,人員流動複雜且危險,即便是三甲醫院,門診量也急劇下降。醫院主要參與的核酸檢測業務,並沒有帶來更多的營收,檢測頻繁降價甚至正在擴大抗疫支出。這些正在成爲公立醫院面臨的新考題。

正如一位中國中部地區三甲醫院副院長所言,與其抱怨,不如將疫情看作是對公立醫院高質量管理的一種促進。

三甲醫院困局

這其實不是一個笑話,儘管5月、6月在朋友圈轉發時被當成一個樂子。

“現階段是北京醫療資源最充沛的時期,外地患者多數進不來,專家號隨便掛。牀位多的是,很多大醫院連30%使用率都達不到。無論什麼級別的專家,沒有外地的會可開,不能旅遊探親訪友,不能出去會診飛刀,連晚上的應酬聚餐都沒了。建議有條件又有病的,這段時間抓緊。”

王木(化名)很輕鬆地預約上了5月北京同仁醫院近視眼手術。北京防控措施嚴格,如果患者所在地區有陽性病例,來京就得隔離,這阻止了大部分外地患者進京求醫。

作爲中國最火爆的三甲醫院,同仁醫院雲集頂尖眼科專家。2013年,時任該院院長伍冀湘曾介紹,醫院患者大部分來自外地,其中眼科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外地患者。

印象中的北京三甲醫院,比肩接踵。但因北京或其他地方持續散發的局部疫情,跨區域看病成爲一件複雜而危險的事。

同樣是醫療資源聚合地的上海,自5月中旬,三甲醫院陸續全面恢復線下門診,但接診量並不理想。一位上海外科醫生原本在浦西院區工作,因本院區仍爲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暫調至浦東院區坐診,5月每天的接診量不足原先的三分之一。“今天上午纔看了五六個。”他告訴《財經》記者。

依靠外省患者的醫院,日子大不如以前。5月19日,瑞金醫院副院長陳海濤接受上海電視臺採訪時稱,該院當週全面恢復醫療服務後,單日門診量6000人以上,接近平時三分之一左右。

醫米調研在2022年4月-5月間,對分佈在不同地區、不同級別醫院、職稱不同的1250名醫護人員調研發現,70%以上的醫護人員認爲疫情發生後門診量減少。三成以上的醫生曾經歷過停診,而在特大型城市,這一值高達64.3%。

作爲中南地區重要的核心醫院,武漢同濟醫院主院區位於武漢市中心,每年從河南、湖南、江西、廣西、廣東等地慕名來求醫的患者,佔其門診量達到40%。他們一部分是自費,另一部分是拿到了當地的轉院名額,治療後回鄉,由當地的醫保報銷。

然而,由於疫情,武漢各大醫院的牀位使用率都出現了顯著回落,武漢同濟醫院也如此。“從門診和住院患者來看,本地和外地患者加在一起,我們已經恢復到疫前水平的80%。”武漢同濟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李剛曾對《長江日報》介紹。

廣州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莊一強在調研中發現,2020年下半年之後,在那些原本患者流出率高的地方,本地龍頭醫院的業務量大多快速恢復,甚至略有上升。而那些在當地實力較弱的醫院,業務量只能恢復到疫情前的80%甚至50%。

相比之下,2021年的整體情況好於2020年。國家衛健委統計信息中心發佈的一份全國醫療服務情況顯示,2021年1月-11月,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爲60.5億,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2.4個百分點。其中公立醫院診療人次爲32.2億,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8.3個百分點。

“對外地患者比重偏大的醫院來說,業務量受到一定衝擊。”莊一強對《財經》記者分析,總體來說,所有醫院的整體效益都會下滑。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財務中心副主任蘭靜在一篇論文中提及,2020年全年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醫療收入僅佔2019年的80%左右。2021年1月-5月,醫院經營情況仍未完全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局部疫情隨時來襲,一位華南某省三甲醫院書記形容自己,以前是盡全力做好醫療質量安全,現在的壓力還有防疫。

哪些醫院抓住了機會

醫院的問診量,取決於所在地區是否有疫情。

“我們醫院在這個地區有點兒一家獨大,只要沒疫情,病人恢復很快。”華東某省地級市內的三甲醫院一位管理人員告訴《財經》記者。

這位管理人員所在的醫院,年營收約10億元,從病房情況來看,外地患者佔30%,與北京、上海等全國或者區域醫療中心相比,該醫院輻射區域以省內爲主。

此前,這家醫院所在地區曾經歷一波疫情,“整體就診量下降了30%-40%”,彼時就連本市居民也避免到醫院。上述管理人員說,疫情平穩後的5月,該院就診量已恢復至與去年同期相當。

在莊一強看來,2022年疫情反覆,醫院整體經營情況可能與2020年相似,“主要看下半年是否會好轉”。

他的觀察是,安徽、江蘇、浙江、福建等地的患者,此前會跨省到北京、上海等地看病。但在上海疫情時期,跨省流動難,於是這些病人選擇留在當地最好的醫院。

一位醫療行業人士瞭解到,廈門幾家頭部醫院的患者量甚至比2019年的時候還多。

因住院病人穩定,另一種受疫情影響較小的是以老年科或精神科見長的專科醫院。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是當地一家老年醫院,內設的老年無陪護中心病區及鄭州市心理醫院(院中院)病區,共有約600張牀位,佔醫院總牀位數的一半以上。這些病人常年臥牀,且大多爲失能失智的老人或與社會無接觸的精神病人,離不開醫院。

該院副院長李玲對《財經》記者說,“在鄭州市衛健系統醫院裏,九院業務量受到疫情影響幾乎是最小的,尤其住院病人量,似乎沒有太大變化。”

核酸檢測能否彌補醫院收入?

日常診療與核酸檢測並行,核酸檢測則成爲大多數醫院內最“熱火朝天”的工作,但一筆賬算下來,這不賺錢。

中國中部省會城市社區衛生中心的六名醫護人員,從2021年初開始,被分配到街道內固定的六個核酸採樣點,只留一名醫護人員在中心內值班。直到2022年3月,該社區衛生中心門口建了一個便民核酸採樣點,因爲當地居民需持72小時核酸證明方可上班出行。該衛生中心醫護人員說,“定期輪班到門口採樣,每天每人補助兩角錢。”

全國1.2萬家公立醫院需百分百參加大規模核酸檢測,無論醫生還是護士都得輪班變成“大白”。

公立醫院的核酸檢測業務分爲三類,參與政府組織的核酸檢測,如全員核酸;對院內重點人羣如醫護人員、住院病人等檢測;對外開放個人檢測。

中國中部某地級市三甲醫院有2000多員工,每三天院內人員做一次核酸檢測,尤其呼吸科、檢測科這樣的高危人羣,只能單檢。樣本太多忙不過來時,其他實驗室工作人員來支援,已是家常便飯。

後續人力、耗材等運營成本均由醫院負擔。一家華東地區三甲醫院,需要檢測的職工及規培人員有1萬餘人,這家醫院管理人員說,“就算20個人一管,也要2000多管,這些成本都得醫院自己承擔。”

好在相比民營醫院,公立醫院健全檢測設施,大多花的是財政的錢。然而,《財經》記者從各地瞭解的情況來看,如果醫院支援其他地方抗疫,每位醫護人員會有每天200元-300元補助,這項費用由當地政府承擔。但如果參與本地抗疫任務,補助大多由醫院自己承擔,每人一天200元或者300元。

根據廣州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對26個省市316家醫院的調研結果,在疫情之前,人力成本佔醫院總成本的比重,有一半以上的醫院在30%-40%之間,但在疫情後,該比重開始急劇上升。

“外派支援這部分人的工資獎金是醫院在承擔,且要確保其待遇不低於留守醫院的相同崗位員工的待遇。”李玲對《財經》記者說。

上述醫米調研顯示,76.1%的醫護人員收入水平與疫情前相比有所降低。其中,特大型城市醫護人員中83.9%收入減少,四分之一甚至收入減幅超30%。

一位荊州某醫院參與核酸檢測的醫護人員稱,工作量加大了,績效獎金反而降低了,“平時每個月獎金7000元左右,有疫情的時候,變成五六千元”。

爲了既保持醫院日常工作又能做好疫情防控,醫院不得不增員。2021年,李玲所在醫院新招了數十名醫師和100多名護理人員,“目前能夠滿足需求,也需更科學和彈性地運轉”。

一篇名爲《大型綜合醫院多院區門診醫輔人員管理實踐及思考》的文章中介紹,以北京某三甲醫院爲例分析,有23名護理人員及6名安保人員參與從事預檢分診。與疫情前相比,人員投入增加了50%。

2020年以前,上述中部某地級市三甲醫院分子診斷實驗室只有一名工作人員,每週兩次檢測丙肝或者乙肝。疫情後,由一人增加到五人。“每天99%的工作都是新冠核酸檢測。”該實驗室的一位工作人員說,按該市總體核酸檢測能力規劃,作爲地區內僅有的兩個三甲醫院,該醫院需達到日檢1萬份。

2022年4月,一則“曲阜市公立醫院核酸檢測急需緊缺崗位人才引進公告”顯示,核酸檢測崗位計劃引進46人,來源爲當地市人民醫院及中醫院。

除了人員成本增加,新冠核酸檢測本身所需成本也不低。上述華東某三甲醫院管理人員算了一筆賬,單採每份60元時,光檢測用到的各種試劑,加上棉籤採樣管等的成本就有40多元。還需要負擔防護服、各種消毒設備以及水電等看不見的成本,相比普通檢驗項目,利潤要低很多。

西北某縣相關負責人算的賬是,給一個200人的團體採樣,一套防護裝備成本就100多元,一班3人,加耗材費用、出車費用等算下來,有時會賠本。

從醫院的總營收看,核酸檢測佔比很小。一篇分析江蘇鎮江某三甲綜合醫院2020年1月-11月經濟運行情況的論文中提到,該院總收入中,檢查化驗類收入同比增加了僅0.63%。

核酸檢測價格一路下降。自2022年6月10日起,新冠核酸檢測單人單檢降至不高於每人份16元,多人混檢降至不高於每人份5元。根據通知,對於政府組織大規模篩查和常態化檢測的情況,要求檢測機構按照多人混檢不高於每人份3.5元提供服務。

“價格降得讓人措手不及。”上述華東醫院管理人員說。最虧的是,醫院儲備的試劑盒購買時儘管是高價,還得按調整後的價格收費。

《財經》記者採訪發現,大多數醫院會根據自己能力及需求,儲備一些核酸試劑。上述中部某地級市醫院儲存的檢測試劑及配套耗材,至少可以用半個月。

一位西北縣級醫院相關負責人說,上級部門要求醫院至少預備三個月的庫存,前面採購成本費用高。這意味着“高價”的試劑盒還沒來得及用完,終端價格卻降了。

三甲醫院放下身段

上海的醫院都在自救。

5月下旬,瑞金醫院幾乎每天都會通過微信公號推薦一個特色科室,詳細附上預約就診方式。自5月22日,這家醫院門診、急診、發熱門診“一週七天全開放”,同時,每週日提供互聯網義診服務,將持續六週。

這家醫院是中國排名前三的醫院,在2019年國家衛健委組織的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覈中,得分908.2、評級A++。

如同約好一般,同屬上海“TOP2”的中山醫院,也宣佈開展週末義診至6月底。曾經人滿爲患的“大三甲”正不遺餘力喚回自己的病人。

一家廣東省級三甲醫院的住院患者60%以上都是外地患者。“以前作爲省級醫院總會把眼光向外放,想着怎麼吸引外地患者,並不會在意周邊社區居民。”這家三甲醫院的一位管理人員說,這兩年開始“接地氣”,吸引周邊居民。如在社區做防疫宣傳、輔助核酸檢測的同時,順道介紹醫院的特色。並且,更加重視互聯網醫院。

這家醫院甚至做了一些社區調研,瞭解周邊社區的醫療需求之後,相應地打通線上與線下數據,讓患者不用來醫院,直接在線問診、開處方,然後將藥直接配送到家。

“現在每天在線可以開出100多個處方,而且量還在增長。”上述廣東三甲醫院管理人員說,爲了鼓勵醫生線上看病,將線上掛號費直接付給醫生,如此經營一年多後,本市患者比例已經過半。

小一些的醫院過關則更艱難。一篇總結山東省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2020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立醫院運營”的文章這樣描述醫院當年的窘困:“向當地衛生健康等主管部門反映實際困難,說明各項因防控導致支出增加和政策性虧損,申請予以補助。最終,當地醫保主管部門提前預撥了醫保墊付款和核酸檢測報銷專項資金,藥品耗材等供貨廠家延緩了付款期限,幫助醫院度過了困難時期。”

醫院抗疫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內蒙古衛健委統計275家公立醫院數據顯示,2020年3月,內蒙古公立醫院疫情防控支出共計超過2.1億元,其中院內疫情防控支出1.8億元,防疫人員經費獎金支出3000萬元。派出援助醫療隊支出200多萬元,這筆費用主要用於人員生活保障、衛生材料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上述華東某醫院所在城市曾在2022年上半年突遭疫情,該醫院將一個八九百張牀位的院區徹底騰空,作爲定點醫院收治病人。所有醫護人員和管理者均來自該醫院,佔其整體工作人員近十分之一。加上參與其他隔離點、隔離病房、隔離酒店等工作,醫院內近五分之一的工作人員均外派。

“整個醫院戛然而止。”上述華東某醫院管理人員說,醫保支付了一筆費用,但也僅限於醫院運行費用。

“共克時艱”,採訪中,幾乎每個醫護人員都提到了這四個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