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少數上市公司在開展套期保值業務時,風控不足操作不當,導致發生大額虧損

近期受疫情擾動、俄烏衝突、美聯儲加息等多重因素影響,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加劇。爲更好應對外部不確定性,提升抗風險能力,越來越多上市公司開始利用期貨衍生品管理生產經營風險。

近日,鄭州商品交易所(下稱“鄭商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稱“深交所”)聯合開展了首場深市上市公司期貨業務系列培訓。

第一財經在會上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已發佈的套期保值公告,涉及擬參與期貨交易的資金合計已超過550億元。儘管我國企業參與期貨套期保值的比例逐年提升,但少數上市公司在開展套期保值業務時,風控不足操作不當,導致發生大額虧損。

深交所副總經理李鳴鐘表示,2020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各地政府相繼出臺支持資本市場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專項文件,多個文件中均提到,要引導上市公司聚焦主業合理審慎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

據李鳴鐘介紹,目前深市2647家上市公司中,近七成爲製造業企業,四分之一的公司海外業務收入佔比超過20%。這些公司商品進出口量、流通量較大,受大宗商品價格、匯率波動等因素的影響也較大。近十年來,深市共有約500家公司開展過套期保值業務,其中,連續規範開展套期保值業務的公司,平均收益水平要高於同行。

鄭商所副總經理王曉明會上提到,上市公司是我國實體經濟的基本盤,在國民經濟中具有支柱性地位。經過32年發展,我國期貨市場已具備服務實體經濟的規模和能力,爲上市公司管理生產經營風險提供了豐富的期貨和衍生品工具。從全球範圍來看,世界500強企業中約有94%的企業運用期貨衍生品工具管理風險。與國際市場相比,我國上市公司利用期貨衍生品管理風險尚顯不足,需要上市公司、交易所、期貨經營機構等各方形成合力,共同營造合理利用期貨和衍生品的良好生態。

隨着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利用期貨及衍生品工具,業務合規性問題也越發顯著。李鳴鐘表示,深交所通過完善信息披露規則,引導上市公司合規開展期貨及衍生品業務。2022年1月,深交所發佈《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7號——交易與關聯交易》,專設“證券投資與衍生品交易”一節,對衍生品交易的內部控制、額度審議、進展披露等事項進行細化要求。

具體看來,對於上市公司而言,首次披露應嚴格按照公告格式,結合自身生產經營情況充分披露開展套期保值的必要性、與公司日常經營的關聯度,充分分析所面臨的價格風險及應對措施和應對能力。在定期報告中彙總披露衍生品投資損益情況時,須緊扣套期保值業務實質,結合被套期項目的盈虧狀況綜合量化分析套期保值的有效性。

此外,《期貨和衍生品法》將自8月1日起施行,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線,就促進期貨市場功能發揮作出了系列制度安排。

在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鬍俞越看來,《期貨和衍生品法》明確鼓勵實體企業利用期貨市場從事套期保值等風險管理活動,明確允許企業申請套期保值持倉限額豁免,是在雙循環格局下,保障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維護國民經濟穩定運行做出的重大制度安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