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不休的銅價或尚未見底。

6月以來,銅價一路下行,7月伊始LME銅價盤中跌破每噸8000美元,爲自2021年2月以來首次。

國內期貨市場上,截至上週五(7月1日)收盤,滬銅期貨主力合約收於61460元/噸,近一個月滬銅已下跌10%。

回顧上半年,銅價走勢先揚後抑,年初價格達9800美元/噸,而本輪下跌約始於4月末。截至6月末,銅價已在3個月內重挫超20%,回吐上半年全部漲幅。

下半年,通脹以及貨幣政策收緊仍爲全球市場最大的宏觀主題。國元期貨分析稱,美聯儲加息力度將決定海外市場情緒。國內市場方面,隨着復工復產進程加快,市場信心持續恢復向好。基本面上,礦山供應寬鬆局勢不變,廢銅供應壓力也有所緩和,不過,在海外經濟可能陷入滯脹的大背景下,供應對銅價帶來的支撐將緩慢減弱。

銅油比走低,商品牛市結束

隨着銅價持續走低,“銅油比”目前約爲80,而銅油比上次達到80左右,是在2014年10月。

資料顯示,銅油比是指國際銅價與油價的比值,作爲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銅與原油的價格走勢長週期來看呈現明顯正相關。歷史上,每當銅油比走低,就會像“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指標一樣,警示經濟衰退風險。

物產中大期貨首席經濟學家景川告訴第一次財經:“銅價更多反映全球經濟運行狀況,原油價格則易受到地緣局勢擾動以及OPEC產油國政策影響。今年地緣衝突是誘發原油價格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因此銅油比跌入歷史低位區。”

分析人士表示,1988年以來,銅油比成功預警了1990年、2001年、2008年、2011年、2019年的衰退風險。1990年以來的5次衰退預警中,銅油比突破前低後12個月內美國經濟均步入衰退。

“目前銅油比走勢反映了全球經濟差異化運行。一方面,工業需求減弱導致銅價走弱;另一方面,由於疫情以來美國政府貨幣財政化引發通脹,疊加俄烏衝突對能源價格的推升,銅油比持續回落在所難免。”景川認爲。

美聯儲6月加息後,英國央行也宣佈加息25BP,瑞士央行加息50BP,歐洲央行醞釀以新的工具實現加息行動,全球流動性收緊大潮令歐美股市繼續大幅承壓。

對美聯儲加息及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令大宗商品遭遇重挫,通聯數據Datayes!統計顯示,6月以來倫銅、倫鎳、倫錫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分別下跌了12.7%、20%、23%;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同期跌幅爲8.33%。

國信期貨研究諮詢部主管顧馮達表示,6月以來,海外市場身處加息潮中,市場對經濟衰退的定價已明顯體現在資本轉移和風險偏好切換上。在顧馮達看來,雖然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具有供需基本面支撐,但預計下半年海外貨幣政策和市場流動性加速收緊將成定局,經濟滯脹乃至局部衰退的“灰犀牛”風險加大,各類風險資產在海外系統性風險下的壓力不容小覷。

下半年銅市場可能轉爲過剩

金屬銅在多個產業中運用廣泛,包括家電、地產、基建、交通等各領域。銅價進一步下跌,一定程度上可緩解產業鏈終端企業的成本壓力。

據國元期貨監測,自4月份銅價下跌以來,下游企業產銷量開始回升。整體來看,隨着物流恢復,下游企業產銷回升促進了精煉銅採購。

中信期貨分析稱,上半年海外消費相對偏強,但在地緣衝突及歐美貨幣政策持續收緊的背景下,預計海外銅消費下半年可能會明顯放緩;而國內來看,一季度受益於外需偏好,且電力投資穩增長,銅消費相對較好,但3~5月疫情對終端需求負面衝擊較大,隨着下半年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推進及落地,銅消費可能會受到一些提振,但在房地產長週期向下且外需走弱的背景下,銅消費進一步提升空間有限。

該機構預計,三四季度全球銅消費將分別增長0.1%和下降0.2%,2022年全年增長0.8%,2023年則有望回升到1.5%。就供需平衡來看,2021年全球銅市場短缺38萬噸,預計2022年下半年將轉爲過剩局面,全年過剩12萬噸,2023年則將過剩53萬噸。

具體到細分行業來看,國元期貨分析,目前線纜需求細分行業中,電源工程需求相對較好,但表現仍不及往年。地產行業方面,上游電銅杆企業原料庫存處於低位,國內物流的不斷恢復將有助於電銅杆企業補貨,對5月精煉銅消費將產生直接促進作用。

空調生產方面,今年二季度整體表現平穩,而下半年空調行業步入傳統生產淡季,產銷端都將明顯收縮。

此外,汽車行業方面,上半年國內汽車產銷震盪走弱,全球芯片短缺問題繼續對汽車生產帶來影響。爲拉動汽車行業消費,汽車下鄉活動目前已經開啓,考慮到國內汽車庫存壓力並不大,汽車下鄉活動將有望帶動汽車行業產銷回升,預計下半年汽車產銷將成爲銅的終端需求最大拉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