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少東家,是女子,叫鄒曉琳。舊時,商賈巨戶家的東家,都是一家之主的大家長,運籌帷幄,不怒自威。

得力精幹的賢內助,一般都做了賬房,少參與經營之事。

給自己的名片印上職位爲“少東家”的鄒曉琳,花樣年華,一手創辦了武夷山鄒府家茶業有限公司。

沒錯,她正是這家企業的董事長。

但她更願意稱自己爲少東家。

爲慕名前去的好茶之人,謙恭的遞上自己的名片,像對待茶葉一樣,虔誠。

對茶葉充滿敬意,願意傾其一生重振家族雄風,作爲一生事業去經營的,必是傳世匠人。

鄒曉琳的家鄉,被一道秀麗多姿的溪流梅溪,將福建武夷山下兩個村莊隔開,上游的叫上梅村,下游的叫下梅村。

下梅村山水環抱,空氣純透,世世代代以種茶、製茶爲生。

作爲世代茶商鄒家第三十代孫女的鄒曉琳,從小耳聞目染這裏的人們以茶葉爲生計的勞作與生活。

她喜歡喝茶,會製茶,也愛茶,彷彿天生與茶有解不開的緣。

家族流傳下來的族譜,很大一部分是關於茶。

曉琳常常翻閱,對茶的製作、茶葉經營之道,有了一定感悟。

隨着武夷山茶葉行情持續走俏,尤其是2007年《喬家大院》的熱播,鄒家曾經的輝煌被媒體廣爲宣傳,大加報道。

鄒氏家族是下梅望族,清代中後期,萬里茶道的主要開闢者——山西省榆次市車輞常氏茶商,與下梅村鄒氏景隆號茶商,建立起貿易伙伴關係。

從下梅收購茶葉先走水路運到縣城,再用馬車載到江西河口(今鉛山縣)登船,再一路北上,經歸化,過庫侖,到達中俄邊境,轉手給恰克圖的俄羅斯商人。

茶的運輸,使這裏和外界聯通起來,成爲富甲一方的寶地,並帶動了沿途200多個城市的發展,促進了中蒙俄三國的經濟交流。

而鄒府就是萬里茶道的茶府。

鄒曉琳終於爲內心流淌的茶情找到了根源,那是鄒家祖上流芳的茶香與茶魂,穿越流年,沁透進了骨子裏。

一個把茶文化作爲族譜傳承的家族,經歷家國興衰,沉浮起落,仍續存完好,當年竟是有怎樣的輝煌,現在就有怎樣巨大的使命。

“巖巖有茶,非巖不茶”。

武夷山坐落在福建東北部,羣峯縱橫相連,九曲溪縈迴其間,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利用巖凹、石隙、石縫,沿邊砌築石岸,構築“盆栽式”茶園是武夷山茶葉的特點。

武夷巖茶作爲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最講究的是巖茗品種。

古代下梅村巖茶的品種有近2000種,素有茶樹品種王國的美譽。

品種的優良成爲武夷巖茶大紅袍優良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

武夷巖茶的品種有的是歷史上保存流傳下來的,有的則是近代人選育培植的。

近年來因爲製作工藝的原因,特別多的小品種因爲沒有能做出其應有的特徵,就失去了市場,然後茶農們就放棄了種植,改做市面上好銷的品種。

市場逐利,茶農選種高利品種,無可厚非。

能不盲從於市場,復活家族傳說中神奇的山茶上品,傳承已近失傳的獨特鄒家制茶法,纔是鄒氏30代傳人鄒曉琳心裏必須要完成的使命。

大紅袍、肉桂、名樅、水仙、奇種市場上都有,但巖茶的白牡丹,目前只有鄒家獨有了。

這絕不是湊巧享了祖先的福留下的,而是少東家鄒曉琳像民國戰亂時期搶救文物的有識之士一樣,傾全家之力,以高於肉桂茶2倍的價格全部收購了白牡丹茶樹。

好茶種一旦斷代失傳,便很難再繼續栽培傳承下去。鄒家要打造喝巖茶的人喝的品鑑茶,巖茶的茶鼻子在他們眼裏就是珍貴的文物。

武夷巖茶大紅袍傳統手工製作工藝程序是:採摘—倒青—做青(反覆幾次)—炒青—揉捻—復炒—復揉—走水焙—揚簸—揀剔—復焙(炭焙)—歸堆—篩分—拼配等。關鍵工序在做青、焙火。其工序之繁複、技藝之高超,勞動強度之大,費時之長,制約因素之多,是其他製茶工藝少有的。

其中炭焙工藝佔整體製茶工藝的79%的功力,素有“三分做功七分焙功”之說。

不同的山頭產的區、不同的品種茶、不能做功的茶、不同天氣採摘的茶等,都需要焙茶之時做出判斷,焙完第一輪火還需要做出預判,比較目前這個火候,二三個月後會是一個什麼情況,再對焙茶行爲及時修正,如果有一個判斷是錯誤的,都及有可能會毀了這輪火的所有茶。

“在古法制茶中,我們不僅需要學習古人如何炒茶,還需要整理非常多的經驗,比如不同的山頭,不同的品種,不同的年份天氣,都需要費時費力的整理”。

少東家鄒曉琳除了現代創業青年必備的營銷思維,作爲古老技藝的傳承人,她還非常重視製茶工匠的培養和吸納。

“可惜最困難的是現在人工越來越難找了,特別是有技術含量的師傅。我們現在是一個山頭一個品種一個師傅的積累,一年一年的試驗和積攢經驗。”

這可能是非常浪費財力和時間的方法,但,爲了“不二值”的金字招牌鄒氏傳世巖茗茶,少東家選擇了像科學家實驗室分析一樣的嚴謹要求對待制茶技藝的研習積累。

爲保持茶種原料純正,鄒府家茶目前與茶農合作,採用一座山頭一個品種的承租的方式,峯巖七十二座,每座峯巖都有名字,每一座有名字的峯巖都有一個到兩個以上的品種茶,專人專管,組建了茶葉合作社。恢復了鄒氏祖上的老品牌:七十二巖茗種。同時與原來的國營茶廠合作,改造了近千畝的茶山基地,現在鄒府家茶的白茶、綠茶、紅茶、烏龍茶都是有機茶的原料精製而成,無污染,無施肥,無人工二次添加。

茶,是賴於天時,依靠地利,成於人技的產物。

不同的山頭,不同的氣候,不同的製作工藝,不同的茗種,最後所表現出來的茶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馬頭巖與牛欄坑就是一個反差型的對比,茶葉所表現出來的內質各有其魅力。

“我們的巖茶是場地的區別的,就像法國的葡萄酒,七十二巖茗種就是拉菲,是我們可以雄視世界的財富。”悠悠茗香繚繞中,兩條烏黑辮子,一襲中式棉麻裙衫的鄒府少東家鄒曉琳眼神淡定而悠遠。

能成爲茶中的“拉菲”、“拉圖”,除了精益求精的匠心技藝傳承,還要有始終不變的嚴格品質要求,價格與價值對等,不因浮利而溢價,不以次充好,不隱瞞產區、茶種、年份,不短斤少兩,成爲消費者中心中始終推崇的標杆。

這也便是鄒府家茶最寶貴的祖訓:“無二值、無欺隱、不市井”。

每一個偉大品牌的背後都有不凡的經歷,每一家百年老店都是多少代“匠人”的傳承與堅守。鄒府家茶,爲巖茶上品而傳承,爲挑剔味覺而守候。

| 鄒曉琳(東家ID:鄒府家茶)鄒府家茶傳承人,少東家。

來源:東家APP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