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瓊斯

“債券通”開通五週年之際,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中國金融》撰文稱,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我國債券市場發展注重吸收國際經驗並結合國情,遵循市場發展的客觀規律,主要面向合格機構投資者並依託場外市場,同時減少債券市場行政管制,強化市場化的約束機制,激發市場自身活力,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績。

截至2022年5月末,我國債券市場總規模達139萬億元人民幣,較2012年末增長了4.3倍,居世界第二。其中,公司信用類債券規模爲32萬億元人民幣,穩居全球第二,是僅次於信貸的實體經濟融資第二大渠道。

債券市場對外開放也穩步推進。潘功勝表示,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是我國構建市場化、開放型金融市場體系的必然要求。多年來,債券市場堅持漸進可控、平衡效率與安全的開放原則,注重頂層設計與統籌安排,取得了長足進步。

具體而言:一是投資者類型不斷豐富,數量穩步增長;二是內地與全球債券市場有序聯通;三是債券市場影響力顯著提升,金融體系韌性不斷增強;四是逐步從要素流動型開放轉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

2017年7月,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債券通”北向開放順利落地。潘功勝表示,“債券通”既注意採取多級託管等國際通行做法,通過兩地基礎設施系統連接,切實便利境外機構“一點接入”,又充分考慮我國國情,通過准入備案、集中交易、穿透式信息收集等一系列安排,有效支持監管和風險防範。

2021年9月,南向開放也順利落地。截至2022年5月末,境外機構投資我國債券規模爲3.74萬億元人民幣,較“債券通”開通前增加了2.81萬億元人民幣。

潘功勝提出,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持續推動中國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落實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要求,與各方共同努力,紮實推動中國債券市場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爲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首先是構建高效聯通的多層次市場體系,培育多元化的合格投資者隊伍。加快推動債券市場基礎設施有序聯通,實現要素自由流通;穩步發展金融機構櫃檯債券業務,滿足市場多元化投融資需求;加強債券市場制度創新和產品創新,提高債券市場的覆蓋面和包容性;按照共建共享原則,建設覆蓋全市場的總交易報告庫等。

其次是夯實債券市場法制基礎,加強監管協同,強化風險防控。推動完善公司法、證券法、企業破產法和中國人民銀行法等法律,鞏固上位法基礎;研究制定公司債券管理條例,按照分類趨同原則,統一各類制度和執行標準,明確非公開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的發行轉讓、信息披露、投資者保護、法律責任等內容。

最後是持續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對標國際通行標準,兼顧我國實踐,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進一步全面推動債券市場由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宏觀審慎管理,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管,做好市場運行實時監測,構建系統性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機制,在保證金融安全基礎上推進債券市場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