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從2020年底開始,全球開始大缺芯,最先是從汽車芯片開始,然後蔓延至所有的芯片產業,後來只要是和芯片相關的,就在漲價,從上游材料到下游成品,都在漲。

而當全球芯片大漲價後,晶圓廠們也是紛紛擴產/新建產能,以期儘快解決芯片問題。


於是經過了一年半左右之後,時間到了2022年二季度,果然缺芯情況有所緩解了。

當然,之所以會緩解,是諸多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消費市場需求不振,釋放了產能,比如手機今年不好賣,按照郭明錤的說法,幾大安卓手機廠商已經砍單了2.7億臺手機。

另外PC廠商們也砍單了上千萬臺的PC,而手機、PC需要大量的芯片,一旦砍單了上億臺,就牽涉到牽涉到幾億顆的手機Soc芯片,幾千萬的CPU。


同時手機砍單,還牽涉到驅動IC、DRAM、NAND、CMOS芯片、電源管理芯片等等芯片的大砍單。而PC大砍單又牽涉到CPU、GPU、內存等等。

另外則是晶圓廠們擴產/新建,也導致產能大提升,而需求不振,產能又提升,再加上晶圓廠結構性的調整,所以缺芯情況就有所緩解,不再那麼緊張了。

目前像MCU、模擬芯片、還有GPU、CPU、驅動IC、CMOS芯片、手機Soc等,價格出現了鬆動甚至下跌,有些芯片較高峯時,最高跌了甚至80%。


不過雖然CPU、GPU、Soc、模擬芯片等開始價格下跌,但汽車芯片則依然緊張,按照機構的分析,汽車缺芯,甚至要到2024年才能夠得到緩解。

一方面是因爲汽車芯片大多是成熟工藝,甚至是採用8寸晶圓來生產的,而目前晶圓廠都在將產能轉移至12寸,導致8寸晶圓產能沒有增長。

二是隨着傳統燃油車進入到電動車時代,對芯片的需求大增。電動車需求的芯片量是燃油車的5倍以上,同時電動車銷量大增長,年增長率高達100%以上,這就相當於汽車芯片的需求突然增長了10倍,所以缺口依然很大,短時間緩解不了。


另外要值得注意的是,按照IC Insights的數據統計,2021年,中國汽車芯片自給率依然不足5%,而國內又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所以我們必須趕緊提高汽車芯片自給率,否則汽車又要被別人卡脖子了。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