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哈爾濱日報

村民實施農作物增硒作業。

■本報記者 羅彥坤

7月,驕陽似火。在巴彥縣豐樂鄉新立村絲毫看不到農閒的跡象,本該是“掛鋤期”的鄉親們反而忙碌起來,背起水壺、噴霧器開始給農作物增硒作業。駐村工作隊不斷給鄉親們進行“頭腦風暴”,並通過“路徑設計”打造新產業鏈,科技賦能開啓了鄉村新“硒”望。

新立村共有耕地2.5萬畝,歷來以種植玉米和大豆爲主,由於種植作物單一,經濟價值增長率較低。哈爾濱理工大學駐村工作隊進村後,緊扣“強村富民、安居樂業”主題,由駐村“第一書記”抓產業振興,結合當地種植經濟條件,因地制宜謀劃產業,確定了以富硒系列農產品帶動發展特色農業種植的項目,並按照“先小園、後大田”的思路推進產業建設。

哈理工駐村工作隊藉助視野開闊、方便整合高校資源的優勢,與東北農業大學合作,把富硒種植技術引入鄉村,讓鄉親們見識了富硒農產品的價值。

劉百勝是新立村第一個在小菜園應用富硒技術的村民,給玉米噴灑富硒葉面肥他也最賣力氣。“別小看這小園玉米棒兒不大,但每個能賣4元錢,1個頂過去的10個,這都是富硒技術帶來的效益。”劉百勝說。

村民普遍認可了農作物富硒技術後,駐村工作隊適時引進良種:“東農252”大豆、富硒黏玉米、富硒穀子等。爲了讓鄉親們儘快掌握技術要領,駐村工作隊多次聘請省、市農業專家進村開展農業技術知識講座,在村裏培養起了第一批致富帶頭人,大力推進“村委會+農戶”發展模式,註冊“咱地兒”自有商標,奠定了產業發展基礎。

有駐村工作隊領頭幹,鄉親們一點顧慮都沒有,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壯大。隨着富硒農產品迅速闖出市場,鄉親們的致富熱情也越來越高。駐村工作隊通過召開鄉村振興專項工作會,組織鄉親們將市場鎖定在“儲存反季銷售”環節,種植附加值得到明顯提升。

哈理工駐新立村“第一書記”相徵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振興是關鍵,要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今年,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研究,將富硒產業進行了再升級,“小菜園+大田”富硒作物種植面積已經擴大到200畝。用富硒大豆榨油,豆餅混合穀糠當作豬飼料,養了100頭豬。榨油打糧剩下的輔料,實現“過腹增值”,加工成富硒豬肉,鄉村的富硒產業鏈又多了一環。通過科技賦能保障農民穩步增收的路越走越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