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今年以來,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呈現出加速發展和縱深經營的趨勢,組織架構再優化、客羣拓展精細化、產品佈局兼顧長短、銷售體系持續完善,成爲最主要的四大特點。該行認爲,國內財富管理行業正處於短期競合、長期共贏的持續發展階段,當前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的競爭力培育核心在於打造生態、強化粘性與豐富品類。

事件:近期,國內主要銀行在財富管理業務的組織架構、客羣維護、產品體系、銷售渠道方面,進行了較大力度的改革與推進。該行重點分析國內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的最新發展和經營質效。

組織架構:再優化,映射財富管理基石作用。

2021年以來,四家股份行對零售條線的組織架構進行了大幅調整,充分反映了財富管理業務以客戶爲中心的策略打法:1)增設財富管理(平臺)部,圍繞財富客羣強化資產配置,2)強化私人銀行部,加強高淨值客羣服務。總體來看,目前“財富管理部+私人銀行部”的雙部門機構設置,爲財富管理業務基於不同客羣的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基礎,未來針對高淨值客羣和普通客羣的服務體系、產品體系、銷售體系或將有進一步的差異化策略。

客羣拓展:差異化與精細化爲核心。

1)高淨客羣重質量,私人銀行客羣拓展關注“個人+家族+企業”的三層次營銷策略,挖掘相關客戶“亦私亦公”的價值貢獻。此外,私人銀行部門業務關注與公司銀行、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的內部協同。

2)基礎客羣重粘性,多家銀行推出財富開放平臺,核心搭建財富管理生態,實現由傳統“產品超市”模式向“服務聚合”模式的轉變,進而強化客戶粘性,“手機銀行MAU/零售客戶總量”指徵的客戶粘性繼續分化。

機構與產品:兼顧長期發展與短期表現。

1)機構端,銀行理財公司步入縱深發展期。截至目前,共有29家銀行理財公司獲批。簡單測算,若將母行總資產規模、理財業務AUM作爲參考指標,以當前獲批理財公司爲基礎標準,則下階段存在准入空間的銀行或不足20家,下階段存量自營理財市場的切分或爲關鍵。

2)產品端,兼顧短期市場波動與長期持續發展。一季度以來,應對權益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寬幅波動,銀行理財多采用拉長封閉期限和拓展低波動產品策略;中長期來看,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政策背景下,養老理財正成爲重要發力方向。

銷售體系:晴耕雨作,完善類別。

1)公募代銷,銀行渠道處於改善期。Top 40代銷機構數據顯示,一季度銀行渠道代銷非貨基金以及股票+混合基金保有規模分別季度環比-12.8%/-14.2%,降幅高於券商、保險、第三方平臺等渠道,銀行客羣風險偏好更低、銀行渠道可選產品更多元,或爲主要原因。二季度以來,銀行代銷規模、品類呈現顯著回暖趨勢。

2)銀行理財代銷繼續發力,截至2021年底,有存續產品的21家理財公司中有18家存在非母行代銷渠道,平均每家理財公司有14家合作代銷機構。統計顯示,今年以來代銷銀行理財數量進一步增加,市場波動背景下,現金類產品和中長期限的固收+產品成爲主打品種。

行業最新概況:國內產品端階段性風險偏好降低,海外機構估值回落。

1)國內財富管理行業AUM看,市場波動加大背景下,高穩定、低迴撤資管品種更受青睞,截至5月末,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分別同比+57.9%/15.0%,一季度銀行理財規模略有收縮但仍保持13.3%的同比增速;

2)海外財富管理機構估值看,跟隨美股市場普遍回落,部分私募機構回撤更爲明顯,比較各賽道最新動態P/E:海外公募類管理機構中位水平回落至12.0x PE左右,海外私募類管理機構中位水平在10.0x PE左右,海外代銷平臺機構在16.0x PE左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