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梦华录》成为无数剧迷熬夜狂追的“热播剧”。除了“神仙姐姐”刘亦菲的盛世美颜、“顾盼生辉”cp疯狂撒糖等剧情吸人眼球,同时,《梦华录》高度还原的宋代人文风光也是不少观众津津乐道的一点。

《梦华录》前期有个情节,讲的是赵盼儿三姐妹到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没有地方可住,男主顾千帆的小跟班陈廉(歪嘴战神饰演)就主动将自家房子借给了三姐妹暂住。

陈廉还特别提到,东京(汴京)的房价很高,自己这套房是姐姐和妈妈置办的,与顾千帆没有关系。

正是因为《梦华录》的热播,引发了诸多观众对于宋朝房价的好奇。那么,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房价真的很高吗?普通人能不能买得起房呢?

《梦华录》主剧情改编自关汉卿著作《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历史背景参考了《东京梦华录》一书,年代大致为宋真宗年间。

据考证,宋朝是封建历史中,集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人口同样达到高峰。

《东京梦华录》非常翔实地描绘了东京的生活全景和都市风貌:“东都外城,方圆四十余里,护龙河宽十丈,皆植杨柳,粉墙朱户。穿城河道有四,漕运兴盛,凡天下之物,皆由此入京城。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

这段来自千年前的文字,向后人描述了东京的盛世景象,城中的市民生活则更妙不可言,心向往之。

既然连后人都对东京心向往之,那更别提生活在北宋时期的普通百姓了。 《梦华录》的赵盼儿脱离苦海后,勇闯东京开办酒楼,说明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口流动频繁,大量劳动力会涌向城市,开始从事商业、手工业。

大家都愿意往东京跑,是因为这里是都城,商品经济发达。用句时髦话说:这就是所谓的“虹吸效应”,和如今的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能吸引到人才落户是一样的道理。

既然大家一股脑地希望落户东京,加上宋朝不像现在可以建几十层的高楼大厦,这就导致当时东京的人口密度非常大。

史书记载,北宋中晚期的东京人口最高达到150万。结合这一数据,历史学者程民生估算东京的人口密度达到了12000—13000人/平方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呢?对比一下,2020年深圳人口密度不过8791;日本东京的人口密度约为15000、纽约为11000、首尔为16000。

人口密度越高,就说明这个城市的住房供给呈无限饱和状态,住房需求自然也会增加。宋人有一句话,叫做“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说的就是土地房屋买卖频繁。

“甲第星罗,比屋鳞次,坊无宽巷,市不通骑”,形容的便是宋朝京城的人口密集程度。

北宋御史中丞翁彦国曾在奏折中说:“京师户口日滋,栋宇密接,略无容隙。纵得价钱,何处买地?”

王禹偁《李氏园亭记》中写道:“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

考虑到古代家庭以多口之家为主,几十口人的家庭很常见。何况北宋中期物价飞速上涨,即使是拿高薪的高官,若祖上没有置办宅地,也是很难在东京买房。

到了北宋末期,京师豪宅的价格更是狂涨至数十万贯(有学者以购买力折算,认为此豪宅价格合人民币5000万以上)。

比如我们熟悉的苏轼,为了买一套房子,卖了不少书画,还找弟弟借钱,才勉强凑够买房款。

苏辙曾写诗抱怨:“我生发斑白,四海无尺椽”,“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

意思是说我来了这么多年都还没在东京买到房,孩子们也抱怨。后来好不容易买了一套房子,结果嫁女儿的时候没钱办嫁妆又给卖了,苏轼儿子在东京结婚也是借的朋友家房子。

苏轼的弟弟苏辙,官至宰相,70岁了还在租房住,直到晚年才在二线城市许州盖了三间新房,只住了3年就去世了。

欧阳修、朱熹等人更是不止一次在自己的作品中感慨买不起房。

欧阳修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依然在东京买不起房,只能去东京郊区租了一间破旧的房子,到四十二岁才在如今的安徽阜阳买了栋二手房。

朱老夫子一生宦海起伏不定,还时常遭到同僚弹劾,能保住性命就已实属不易,更别提攒下闲钱买房了。

再举个例子,相信大家就会更直观了解北宋东京房价到底有多高?

宋徽宗时期东京密度为13000人/平方公里。2020年北京东城区人口密度为16937人/平方公里,东城区平均房价约7万元/㎡。

而北宋东京一般最普通的住宅(郊区民房,地段不好)也要1300贯,市中心的豪宅价格更是狂涨至数万、数十万贯。

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若没有家长支持,单凭个人能力想去北京东城区全款买房,应该是极为困难的。同理,通过这样的简单换算,大家也能想到北宋的房价到底有多贵了吧。

虽然宋朝奉行“高薪养廉”。可是《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太宗时期,官吏的月工资很低,大约为10贯。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一贯可以在开封买一头公猪。按照现在的市场价,大概为1-2千块钱。

《宋史·职官志》载,北宋官员的俸禄分四十一等,最高的宰相、枢密使为每月300贯;枢密副使(欧阳修职位)为每月200贯;中下层官吏们,月俸大多在20贯至60贯

除了月俸之外,官员们每个月还有职钱(类似绩效),介于14贯至60贯之间。

到了宋真宗时期,才开始提高文武官员的工资,御史大夫、六部尚书每月增加十贯钱。宋神宗统治时期,四品以上官员月工资已经大幅提升至几百贯钱。

《梦华录》里柳岩饰演的三娘为了给自己攒嫁妆,杀猪两年才凑够1贯钱,这是有真实历史作为依据的。

宋徽宗时期,每石米的价格是2500~3000文,折合约21~25文每斤,普通百姓一天大概能赚100~200文,一个人的日均最低生活消费在20文左右,家里养两个人也就是勉强糊口。

经济历史学家推算过,宋朝1文铜钱大概相当于现今0.73元,1两银子=1贯钱相当于现今730元,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7300元

欧阳修虽然每月有200贯的工资,但是东京生活成本很高,诸如欧阳修这样的大官都需要省吃俭用才能买上房,更不用说普通百姓了。

除了核心区域,剧中人物周舍所在的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一套房子也就几十

与现在的人一样,大多数前往东京打拼的普通人买不起房,就会选择先租房,至少找一个落脚点。 宋朝政府同样非常关心住房问题,推出“租公房”政策,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公租房或者廉租房。

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管理单位——“楼店务”,后来又称“店宅务”,主要负责公房租赁、管理与维修。

宋朝为了照顾租客利益,还特别针对房屋租赁业发布了一条规定:“假每人赁房,免五日为修移之限,以第六日起掠(收租)。”

即法律要求从租赁关系确立之后前五日免租金,给租房者搬家打扫。

至于租金多少?有学者统计过,宋仁宗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东京府共征收134629贯年租,开封楼店务所管的房屋计有 26000余间。依此可算出,公租房的月租约在450文上下。

比起私租房,宋朝公租房还是比较实惠的。宋代普通百姓肯定无法承担每月数贯的租金,因此公租房才是高房价下普通民众的选择。

公租房的价格肯定要比私人租房便宜不少,在《梦华录》里,女主赵盼儿三姐妹租下了东京不算特别繁华地段的一间二层楼商铺,月租金30贯,价格比较合理。

赵盼儿是为了做生意才会选择租赁上下两层的门面房,普通人首要解决的是居住问题,私人民房成了他们的首选。

根据东京不同地段,房屋质量来计算,私人出租的民房价格要比公租房贵上两倍至三倍左右。不过再怎么算也比买房的价格便宜不少。

古往今来,热门城市核心地段的住宅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普通人想要买一套房,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即使是高收入人群,想要定居在热门城市的核心地段,也得省吃俭用。 而顾千帆一个皇城司副使却有三处地契,这可能是“灰色收入”?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