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实施“互换通”和常备货币互换安排

今天(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两项新的金融对外开放政策,将启动香港与内地的利率“互换通”,并和香港金管局签署了常备互换协议,新举措将进一步深化两地金融合作,提升金融市场的联通效率。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金融开放新举措 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

国际市场上,利率互换一直是成交量最大、交易最活跃的利率衍生品,2021年成交已经达到21.1万亿元。随着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需求持续增加。“互换通”推出后,境内外投资者可以不改变交易习惯,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的交易和集中清算。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潘功胜这是在“债券通”的基础上,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连接,参与两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一项机制性安排,有利于满足投资者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专家表示,“互换通”启动标志着人民币利率互换正式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将极大提高人民币利率互换产品的交易量和流动性。

与此同时,央行今天还宣布,近日已把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自2009年起建立的货币互换安排升级为常备互换安排。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潘功胜升级后协议无需再续签,以及将长期有效,互换规模从5000亿元人民币扩大至8000亿元人民币,互换流程进一步优化,资金使用将更加便利。这也是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次签署常备互换协议。

央行表示,“互换通”和常备货币互换安排的启动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两地金融市场的联通效率,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与香港的务实合作,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推动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潘功胜:中国债券市场影响力吸引力不断提升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今天还表示,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者类型不断丰富,数量稳步增长,我国债券市场影响力显著提升。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金融开放新举措 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

五年来,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总量以年均约40%的速度增长。截至5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7万亿元人民币。

境外投资者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22年5月末,共有1038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约为2016年末的2.6倍,覆盖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境外投资者类型逐步多元化。截至2022年5月末,有77家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债量为2.3万亿元人民币。全球前百大资产管理机构已有80余家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

境外投资者交易活跃度不断提升。2021年境外机构交易量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约为2019年的2.2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潘功胜中国债券先后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指数、摩根大通和富时罗素等全球三大债券指数,反映了中国债券市场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金融市场持续扩大开放的信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