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爲美而寫(上)》朗讀者:肖存
20:51來自新湘評論

文章爲美而寫(上)
——關於《天邊物語》的審美絮語

梁 衡

每當作者完成一篇作品時,就像木匠完成了一件精緻的傢俱,滿地散落着刨花、木塊,還有勾勾畫畫過的草圖。坐下來抽支菸,靜對雜亂的現場,覆盤一下製作過程,也是一種享受。

——題記




1.引子:有沒有無標題文章?

一切藝術形式的本質都是審美。當它承載社會功能時可能表現爲傳播信息、知識、思想、道德等,而當它獨立存在時就只表現爲審美。所以會有無標題藝術,無標題繪畫、無標題音樂、無標題詩等等。名曲《二泉映月》本沒有標題,臨搶救錄音時才隨手加了個標題。因爲語言文字是人類區別於動物,進行相互交流的基本工具,其工具性大大掩蓋了它的藝術性,張口提筆即有內容,很難絕對獨立,幾乎沒有“無標題文章”。但這也不能阻止語言文字作爲藝術形式的獨立存在,也應該有隻作爲形式藝術而獨立存在的唯美文字。如曲藝中已經具備故事情節的繞口令,還有語言學家趙元任用一個同音字寫的一篇著名短文《施氏食獅史》,都可以看作無標題文章。

音樂有古典音樂,文學也有古典文學。在古典文學裏由於文白分離,讓文字有可能甩開用於交流的社會功能去追求自己的藝術本質,作唯美的嘗試。它的極端就是嚴格的律詩、楹聯、華美的駢賦、有一定調式的詞曲等等。從社會功能角度看,這形式就是一種難爲人的“鐐銬”,一種鑽牛角尖的神經病,一種該死的弊端。但是從藝術角度看,它是一種鍥而不捨的努力,一種偉大的探索。你不能說模特的衣服不實用,就否定模特這個行業。偌大一個社會總得有一部分人玩內容,一部分人玩形式;一部分人解決喫飯問題,一部分人解決審美問題。人間的日子除了溫飽,還需要更美麗。這在社會分工就有了藝術家、作家、詩人一族;在文章這個單項裏的分工就有了唯美的文字,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雖然內容和形式可以統一,也常有內容充實、詞章優美,魚與熊掌兼得的文章,但那總是少數。而作爲一項研究來講,我們不妨探討一下唯美的“無標題文章”。儘管,它可能只存在於概念裏、實驗中。這種美文不在宏大的思想,而在它的意境、趣味和文字。



2.我有一個夢,寫一本純美的書

我過去倡導寫大事、大情、大理,寫了許多大題材的東西,也曾被評論界分類到“政治散文作家”裏去。其實生活是多面的,作家應是個“全科醫生”。辛棄疾有“把欄杆拍遍”,也有“小兒臥剝蓮蓬”。李清照有“悽悽慘慘慼戚”,也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我也常心存美的追求,想寫一本筆記體散文,作一次美的實驗,各美共存,兼收幷蓄。一卷在手翻閱、把玩,百看不厭。

中國有許多優秀的古典筆記散文,名篇如蘇東坡的《記承天寺夜遊》、張岱的《湖心亭看雪》,集子如李漁的《閒情偶記》、張岱的《陶庵夢憶》、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沈復的《浮生六記》等。外國也有不少有名的筆記體散文,如《蒙田隨筆》。但文字一經翻譯就少了一層語言原味的美(因爲你改變了它原來的形式)。參照前賢名著我給自己這個集子定了四字標準:稀、奇、美、趣。內容要稀缺、新奇,能產生美感和趣味。這就是我在序裏說的“稀而不奇不驚人,奇而不美反成怪,美而無趣無人愛。”要四樣兼備。“稀、奇”是選材,有自然之物,也有人世之事。“美、趣”是效果,輕鬆、雋永,耐人尋味。全書41篇,4萬多字,也就相當於讀一張對開四版的報紙。最短的一篇只有300多字。幾乎用上了一切可用的紙媒體手段:文、詩、詞、曲、賦、歌、書、畫、攝影等,69張圖片。就差一點要跳出紙面,去加聲、光、電了。這是一本插圖、詩詞版的散文。



3.美是什麼?

學術角度說,這是一個深奧的課題,涉及美學、哲學、心理學等學科,可以有多種定義。但說白了就是讓人感到精神愉悅。美的最早起源是人對外界的物質感覺,視覺的形狀、顏色,聽覺的聲音、旋律、節奏,味覺的各種味道,觸覺的快感等等。久而久之這種感覺附加於情緒並固定關聯了感情色彩,進而又附加了理性的社會認知,就有了共同的美的理念。所以除了人人說美的共同之美外,各民族、地域甚至個人還有自己奉行的個性美。

美作用於情緒有三個功能:一是讓人激動,心動則美,心如死水,肯定不美。所以有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有岳飛的《滿江紅》。二是讓人得到安靜、撫慰。人生苦累,煩躁居多,鬱積不少,要有宣泄和撫慰,就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三是讓人生聯想,從模仿到聯想,形成王國維說的境界。人的靈魂總是想跳出肉體,嚮往“詩與遠方”。畫、歌、詩、文,都能激發聯想,幻化境界。美最終的表現是和諧,動靜、遠近、正反、悲喜等相反相成以求和諧,按摩人的神經。中國的儒家說中庸,古希臘哲學說“是許多混雜要素的統一,是不同要素的相互一致”。



4.美是天然合理的自然存在

達爾文說:“生物有一種內在的傾向,它在朝着進步和更完善的方向發展。”連動植物都在追求美麗,花朵用美吸引蜂蝶,動物用美麗來吸引異性,何況人呢?人是由物質和精神兩部分組成的。在物質生活方面的嚮往就是喫好、穿好、住好、玩好;精神方面的嚮往就是情緒的舒暢,喜怒哀樂任自由,千金難買心情美。喜劇是美,悲劇也是美(學界有宣泄說和陶冶說),凡能引人遐想,暢快表達情志的都爲美:客觀如山水美、藝術美、思想美、社會美;主觀如視覺美(如繪畫)、聽覺美(如音樂)、觸覺美(如毛絨玩具、手把玉件)、味覺美(如食品、酒類)等等。語言文字本身無視覺、嗅覺,但它的神奇功能是可以折射各種各樣的美。於是又產生了一種新的獨立形式——語言藝術的美。本來漢字的構成,每一個字都自帶有形、聲、意,都能調動人視覺、聽覺的美感。更不用說由字組成的詞、句、詩詞、文章了。



5.美在真善,使人迴歸

激動也好,宣泄、撫慰也好,美的目的是讓人迴歸,喚醒人心深處真與善的一面。從而去僞、去假、去醜、去惡。讓你每臨一事皆有靜氣,去惡從善返璞歸真。懷真善之心而審美,反過來美又完善人的心靈,即美育功能。黑格爾說,人是動物變來的,殘留有動物性。人與外部世界有兩種關係,一是爲了生存而毀滅對象,滿足自身(動物性之慾望);二是不毀滅對象,隔空欣賞它,這就是審美(人性的進化)。同是面對一個蘋果,第一種情況是喫掉它,滿足飢渴;第二種情況是不破壞,靜靜地欣賞它的弧線、色澤、形狀等。黑格爾稱之爲藝術“用慈祥的手替人解除自然的束縛”。

一次從美國回來的飛機上每人發一個“蛇果”,我從沒有見過顏色這麼紅、濃、勻的蘋果,捨不得喫,拿在手裏看了一路,又帶回來給家人看。這是審美欲壓倒了食慾,不忍毀滅它。後來一次去歐洲的航班上,空姐送茶用的一次性硬塑杯,晶瑩剔透,國內還沒見過。我沒捨得扔,悄悄帶了回來。如爲虛榮,就會學老外隨手扔掉,毀滅它。當時雖稍有猶豫,還是審美心戰勝了虛榮心。這是美的力量,是黑格爾說的那雙“慈祥的手”在暗中拯救了我。我曾寫過一篇《線條之美》,起因是看到一個好看的包裝用瓶。這個瓶子已完成它的包裝功能,既不能喫,也不能用,但很好看,有審美功能。我以求真之心尊重它,供在桌上欣賞它。所以美是一種專門的教育——美育。一切美物、美人、美景、美事,美的藝術,都能洗刷人性之惡,讓人迴歸到一張白紙,回到真我。書中的《路邊一隻石老虎》,讓我們立即回到兒時的天真;《深山夜話》中耍猴人,忍飢分餅與猴喫,讓人心底泛起善良。真和善都傳達着美。而《醜碑記》裏的幾件事則照見了人性之惡,反躬自省,重回真善,再入美境。悲劇之美,正是在提醒真善,護衛正義。《這裏有一座歪房子》,就是以斜喻正。



6.美在身邊,只要留心

一談到美,我們就想到那些經典的繪畫、歌曲、詩詞、文章。其實這都是藝術美,是第二性的;還有存在於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第一性的美,客觀美。它們分佈於我們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就像路邊可愛的孩子在揚起笑臉,揮動小手,而那些爲生活疲於奔命的大人總是無暇顧及,匆匆而過。享受這種美不要多少成本,不必藝術家嘔心瀝血地創作或收藏者花巨資去購買,只要你在匆忙行走中用眼角的餘光輕輕一掃就可收入心中。這也是一種淘寶、一種撿漏。我在記者生涯的漫長行走中常有這種“豔遇”。《蟲子和它喫過的葉子》是海南的深山裏的一片海芋葉子,上面佈滿了極規則、合理的蟲洞,一種幾何美。難道蟲子進餐也有規劃和計算?《路邊一枝芭蕉花》,綠杆紅頭,極像一支飽蘸了紅顏料的大毛筆,一種象形美,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都說美就是模仿,難道植物也會模仿秀?《山中柿紅無人收》是在太行山崎嶇的小路上,遙看懸崖上的一株老柿子樹,熟透的柿子如一盞盞紅燈籠,在秋風中獨自起舞,一種寫意的美,很像吳冠中的寫意水墨。在陝北的棗樹林裏,一棵老棗樹粗糙龜裂的軀幹上突然冒出一根柔美嫩綠的新枝,掛了一顆大紅棗,一種反差之美、生命輪迴交替的美。以上是在海島、在深山所見,而就在我家的院子裏,秋天紅葉滿牆,一處是飽滿厚重的油畫美,另一處卻是輕染淡抹的水彩美。正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真的是沒有價格,不用花錢的,只需要你有愛心、常留心。如昆蟲學家法布爾所說的,時刻有一顆有準備的頭腦。藝術家千辛萬苦去寫生,劉海粟十上黃山打草稿,那是爲創作。我們一般人不要這麼專,不要這多苦,聽之任之,隨緣收穫,總有美景撲入懷。



7.三境之美,由表及裏

人對美的感知是由表及裏的。“表”是指視覺或聽覺即時感到的外形之美;“裏”是指感覺之後悟到的情理美。“表”是實景,“裏”是意境。我在採訪的行走中常會不經意間遇到一景,眼前一亮;聽到一事,心中一動,這是美的第一觸動,是“表”象感觀。“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好景、好事總是讓人過目難忘。但還得進一步由“形”抽象出“情”與“理”的意境。

意境之美可分三層。第一層因客觀對象產生的美感,我稱之爲“形境”;由形而產生的情感之美,爲“情境”,王國維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由形、事、情產生的理性之美是“理境”。你看佛經、聖經、論語、莊子,目的是在說理,但卻又都是在講故事。這就是文章或一切形象藝術“形、情、理”的三境之美。而“境界”之上,還會透出一種“趣味”,又是另一種美。

以書中的篇章爲例,可以看出“物”(形、景)與“事”(人、事),怎樣折射出了情與理的美。如下表:

美總是從“形”入手,因形美進而導出情美、理美。如《路邊有一隻石老虎》石虎萌萌可愛的形態,引發天真之情;《高山韭菜坪》上稀奇的韭菜花,道出生態之理。這都是由形美進入到情美、理美之境。

從“事”入手也可導出情理之美。《一樹成橋》講一偶然倒地的樹成了一座供人過河的橋;《六味齋記》借食品調味之理講人生處世的道理。這都是由事美導出情美、理美。

形、事是實,情、理是虛。通過實在的美好的事物,進而抽象出美好的情和理,造成一個心中的意境,才美得長久,纔可反覆品味。

(選自《新湘評論》2022年第12期)


本期音頻由《新湘評論》“青年黨員讀黨刊”活動協辦單位城步苗族自治縣第一民族中學提供,朗讀者:肖存。歡迎更多基層一線青年黨員提供學習黨刊文章的音視頻作品。聯繫人:陳家琦,聯繫方式:13755105101

以昂揚姿態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週年經典賞析 | 堅定不移跟黨走,爲黨和人民奮鬥奮鬥者 · 正青春 | 矢志創新,逐夢星辰“用心用情用法”化解信訪積案——“楓橋經驗”的高橋實踐


掌上閱讀黨刊

《新湘評論》

2022年第13期

點擊封面

進入電子刊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