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工网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首届“劳动与民生论坛”——“稳经济、保就业”夏季论坛成功举办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菁

7月2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人口与经济》编辑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协办的首届“劳动与民生论坛”——“稳经济、保就业”夏季论坛在云端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会聚了国内众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稳经济、保就业”为主题,着重探讨了中小企业的就业景气程度、积极就业政策、劳动力供求形势、青年人和大学生就业、城市群劳动力集聚的空间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近2000名来自各高校、学术科研机构等单位的相关人员在线参与此次论坛。

在论坛开幕式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韩宪洲表示,就业是经济之基、民生之本,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创立首届“劳动与民生”论坛,并以“稳经济、保就业”作为论坛主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与迫切的现实需要。希望借助论坛平台,汇聚专家智慧,破解“稳经济、保就业”中的难题,为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建言献策。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在致辞中表示,保就业就是保民生,稳经济需要稳就业。要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就业优先意识,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加强宏观政策支持,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和稳定市场信心,提升政策精准度,加强政策可及性和有效性,完善市场和服务体系,健全失业风险应对机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冯喜良介绍了“劳动与民生论坛”论坛举办的出发点。他表示,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和新冠疫情的长期影响等因素,对劳动与民生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些问题需要领域内各方力量一起努力,共同面对。论坛将每年举办,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据了解,本届论坛共设置了三个主旨综合论坛和两个主旨专题论坛。在上午的主旨综合论坛上,六位专家围绕“稳经济、保就业”主题作了主旨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蔡昉作了题为“在应对冲击中打造积极就业政策3.0”的报告。他提出,要统筹运用一系列宏观经济工具,通过对积极就业政策在宏观政策工具箱中位置的调整,以就业为中心,以调查失业率为核心的就业相关指标为依据,把劳动力市场各类信号纳入宏观经济预警机制和政策抉择中,予以考量、决策和执行。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发表了题为“中小企业的就业景气变动及政策应对”主旨演讲。他指出,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需要围绕就业岗位创造问题,分析中小企业的就业景气变动及政策应对。同时建议要提升中小企业的岗位创造能力;扩大“见习计划”范围;保企业生存;“保就业”和“保生活”并举;充分利用劳动力调查数据库;切实落实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莫荣院长作了题为“我国劳动力供求形势与对策”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今年就业面临着较大压力和冲击,劳动力需求总体走低,失业率一度上升但目前已经开始下降,新增就业等其他指标相对稳定。下一步,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战略和政策。就业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共同成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主要工具,为经济平稳运行创造条件。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发表了“稳就业的关键在于解决好青年人就业问题”主旨演讲。他认为,就业的关键问题是青年人的就业问题,现在青年人的失业率攀升到了历史上比较高的点位,所以现在的就业政策着力点应是如何解决青年人的就业问题。要创造更多优质的就业岗位,鼓励创新创业,鼓励市场主体的培养,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水平,避免片面地将教育型人力资本作为衡量人力资本的手段。同时,加强就业保障,支持实体经济和创新经济的发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作了题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底层逻辑”的报告。他指出,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在不断增加,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中长远来看,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关键是要使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实现更好的衔接与互动,为此,他提出建议,要增强高等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稳定性;合理分担女性生育成本,更好促进女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应动态优化就业预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学科负责人童玉芬发表了题为“中国城市群劳动力集聚的空间经济效益探讨”主旨演讲。她指出,劳动力空间流动和集聚是空间经济学、地理学、人口学的交叉学科领域,不仅涉及流动劳动力本身生存发展问题,也涉及区域城市发展,是决定未来我国劳动力供需的一个重要现象,呼吁大家关注劳动力空间上的流动布局。

此外,还有十余名专家学者分别在下午的主旨综合论坛和主旨专题论坛上进行了发言。本次论坛围绕“稳经济、保就业”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探索我国劳动与民生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对推动劳动经济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