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沐小姐
来源 | 武志红
ID | wzhxlx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都怀念那个温柔慈祥的好奶奶,嫌弃那个撒泼打诨的疯奶奶。


直到有天,我在疼痛的轮回中醒来,透过那明晃晃的压抑,赫然发现这样的真相:


没有经历过“黑化”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奶奶 “疯” 了

我父母早逝,从小跟随爷爷奶奶长大。

记忆中,奶奶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安分守己,任劳任怨,从未发过脾气。

哪怕家人对她态度不好,她也总是一笑而过,从不计较。

由于她太好了,以至于:

我们可以在她面前尽情发泄自己;却常常会不自觉地忽略她的感受。

15年前某一天,因为一件极小的事情,她突然就失控了。

早上起来,她跟爷爷说想晚上喝鱼头豆腐汤,让爷爷去买。

爷爷口头答应了。

但后来,爷爷下棋过于入迷,忘了时间,下午去到菜市场,鱼头已经卖完了。

得知这个事情,正在厨房里忙活的奶奶,顿时就不干了:

“砰”的一声把锅铲摔到地方,扯下围裙扔在一边,头也不回地摔门而出。

“我受不了了!我要回娘家!”

房间里,她怒气冲冲地收拾着行李。

这番状况从未出现过,爷爷整个人都懵了,急忙打电话向儿女们求助。

大伯马不停蹄从县城买来鱼头,驱车几十公里送到奶奶家;

姑姑千里迢迢从外地打来电话,陪着奶奶闲聊唠嗑一整晚;

爷爷整个人也没闲着,急急忙忙把鱼头汤炖好,端给奶奶。

总之一夜之间,奶奶成了全家的宠儿,这跟她过往在家中的地位,天壤之别。

也许是大家都习惯了她的好,从未见她跟谁急过眼。

面对她这次突如其来的情绪失控,大家会感到非常意外,手忙脚乱。

“可能只是暂时神经错乱了,哄一下就好了。”

变本加厉

然而,一番折腾过后,奶奶并没有恢复往日的慈祥。

相反,她开始变本加厉,常因为一些小事大发脾气。

比如,她早上交待爷爷抽空去买菜,结果爷爷又一次沉迷下象棋,把她的嘱咐忘得一干二净;

比如,她跟镇上的妇人嚼耳根,嚼着嚼着,妇人告诉她“你儿媳对你不满,在背后说你坏话”;

比如,她给孙子钱,让孙子去买零食吃,孙子并没有拿钱去买零食,而是攒下来交给了妈妈......

所有这些家人有意无意的小举动,当面看见也罢,道听途说也罢,都会让奶奶大发雷霆,大声嚷嚷要“回娘家”。

一开始,家人还会对她百般迁就,一边赔礼道歉,一边极力挽留。

后来闹得多了,大家也开始厌烦:

“回娘家,谁来照顾你?”


“我们供你吃供你喝,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这么大年纪,还闹脾气,传出去让人笑话!”

然而,这番规劝,并没有让奶奶有所收敛。

甚至,有时被说多了,她还会指着家人的鼻子,破口大骂,骂大家没有良心,忘恩负义。

骂完以后,她会开始恸哭,一边哭一边痛述家史:

从小家里穷,吃不饱穿不暖;


嫁给爷爷后,她又不受婆婆待见,天天挨骂;


怀孕大着肚子还要上山挑水给全家人喝,甚至还因此流过产......

年少的我,无法理解奶奶突如其来的巨变。

但她天天翻来覆去地说这一堆陈年往事,就像一只聒噪的蜜蜂在耳边嗡嗡作响,令我内心深感厌烦。

当时,我只想快点逃离这个家。

回娘家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家。

我原以为,不用再天天面对奶奶的哭闹,我会轻松很多。

然而,事与愿违,她隔三差五就会给我打电话。

有时,她会愤怒地向我控诉她周围的人;

有时,她会哭着向我阐述她悲惨的人生;

有时,她会不断向我强调她身体的疼痛......

每次听到她在电话里喋喋不休的抱怨,我都想变成一只鸵鸟,将头埋进沙子里,隔离外界所有声音。

但念在她将我从小养到大的情分,我不能反驳她,也不能挂她的电话,只能这样干巴巴地忍着,把电话放在一边,任由她自说自话。

大四那年春节,我在家一边搞毕业论文,一边准备考研,忙得不可开交。

面对奶奶的絮叨,也变得愈加不耐烦。

“你要回娘家,那就回啊!”

有一回,我实在忍无可忍,冲她喊出这句话。

奶奶沉默半晌,默默走出了我的房间。

她真的回娘家了。

当我和大伯焦头烂额地跑到车站寻回她时,她披头散发,趴在地上恸哭:

“家里没有一个人在乎我,你爷爷心里没有我,你们做小的也不管我死活!”

那一刻,我忍不住去想:

为什么过去那个和蔼可亲、人见人爱的奶奶,会突然变成如今这番人人避而远之的怨妇模样?

我隐隐约约有一种揣测:

或许,奶奶并不是想回娘家。

她的小题大作,她的无理取闹,她喷涌而出的暴脾气,更像是通过“自我黑化”,寻求某种平衡。

这平衡是什么?

当时的我,不得而知。

丢脸到家

我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

工作2年后,我在小县城买了房,跟S先生谈起了恋爱。

S先生是一名高校老师,家庭优渥。

在旁人看来,我跟他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但不知为何,每当他在我面前侃侃而谈时,我总感到莫名的自卑,极度不自在。

与此同时,各种声音开始在我脑海里响起:

“你配不上他。”

“你结婚也不会幸福的。”

“你看你奶奶过得多苦......”

后来逐渐地,我成了他身边的一个附和者,很少袒露真情实感。

哪怕他的某些言行令我产生不适,我也会一笑而过,从不计较。

也由此,我成了S先生眼里绝对温柔可人的贤妻良母:不生气,不做作,充满包容。

恋爱2年后,我带S先生回家。

餐桌上,大伙欢快地聊着天。

奶奶端起鸡汤喝了一口,立刻吐了出来:

“为什么要放姜?说了多少次了,晚上吃姜赛砒霜,你们是要毒死我这个老太婆吗?”

那一刻,整个餐桌的气氛突然僵住了。

“怕死你就别喝啊。”爷爷没好气地回了她一句。

顿时,奶奶的脾气就上来了。

“砰”的一声把碗摔到地上,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边哇哇大哭,一边指着爷爷谩骂。

看到旁边S先生错愕中带着嫌弃的表情,我整个人被满满的尴尬、羞耻充斥着——

恨不得找个地缝把奶奶塞进去,然后我也跟着跳进去。

从那以后,我在S先生面前更卑微了。

本来身世就不好,再加上这个神经质的奶奶,人家不跟我分手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我持续的迁就和讨好下,S先生不久后终于向我求婚了。

一年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

在哺育孩子的过程中,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我和S先生的关系也随之恶化。

我终于一点点体会到:

一个内心卑微的人,要做好一个贤妻良母,真的好难。

轮回

女儿出生后,S先生提出请个专职保姆。

我不加思索地拒绝了。

我觉得带孩子是我的分内事,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尽管我们完全支付得起。

于是S先生继续上班,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

由于产后抑郁,我常常处于情绪低落的无力状态。

一边照料嗷嗷待哺的婴儿,一边买菜做饭料理家务,几乎用尽了我全身的力气。

但每天晚上,我依然强撑着精神,为S先生准备晚饭。

从小养尊处优的他,没有做过家务,体会不到我的辛苦,对我诸多嫌隙。

地板脏了,孩子哭了,饭煮硬了,菜煮咸了......都免不了被他抱怨一番。

仿佛,我是低他一等的仆人,而不是跟他平起平坐的妻子。

有一天,孩子半夜发高烧到40度,我不敢叫醒S先生,一个人打车抱着孩子去医院,又是输液又是抓药,忙活一整个晚上。

第二天早上,孩子终于退烧了。

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叮嘱S先生下班的时候去菜市场买个鸽子回来炖汤。

整个白天,我一边忍着身体的疲惫,一边小心翼翼地照顾着生病的宝宝,生怕出现一丝疏忽。

然而到了晚上,当我饿得饥肠辘辘,却看到S先生两手空空回来:“老婆,晚饭做好了吗?”

他完全忘记了我早上的嘱咐。

那一刻,我猛然意识到:

一直以来,他就像个少爷一样,高高在上,坐享其成,从未体谅我的心酸与无力。

在他的世界里,我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我的需求是不被看见的。

一瞬间,我被一股强烈的无价值感、无意义感充斥着,淹没了我整个人的存在价值。

我快步走进房间,一边放下熟睡的宝宝,一边怒气冲冲地收拾行李:

“我受不了了!我要回娘家!”

当我声嘶力竭地喊出这句话时,竟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

仿佛这句话不是出自我的口,而是来自另一个熟悉而陌生的人。

吼完之后,我开始蹲在地上,痛苦地抽泣着。

相拥

也就在那一刻,我想起了我的奶奶。

在漫长的岁月里,她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慈祥模样,从来没见她跟谁急过眼。

不知在她情绪突然爆发喊出 “我要回娘家” 的时候,是不是也经历着我现在这般绝望?

亦或说,比现在的我更绝望?

至少,我在怀孕期间得到了很好的照料,还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

而奶奶,一生辛苦,任劳任怨,却在怀孕期间被迫干重活、流产......

当时的她,应该比现在的我,更痛苦吧?

但就像我一样,因为内心的匮乏与卑微,她将这些负面情绪深深地压抑下去了。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放声大哭。

孩子被惊醒,也跟着放声大哭。

S先生木然地站在一旁,一脸愕然,不知所措。

我不想重复奶奶的命运。

我决定跟S先生谈谈。

把孩子哄睡以后,我将S先生拽到客厅。

我从与他相识时的卑微,聊到我现在的百般隐忍;

从奶奶过去的和蔼慈祥,聊到奶奶现在的撒泼打诨;

从我如今对奶奶经历的感同身受,聊到我们孩子的当下和未来......

我哭了,S先生也哭了。

和解

一次沟通,并不能完全解开矛盾的症结。

S先生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不是一时半会;我在关系中的卑微与隐忍,并非一朝一夕。

他依然会不自觉地无视我的存在与感受,对我颐指气使;

我也依然会时不时失控,像个孩子一样,坐在地上撒泼打滚。

所幸,在理智层面,我们都想寻求更好的相处之道,想成为更称职的父母。

也因此,我们一起走进了婚姻咨询。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症结所在:

因为父母早逝,我始终带着深深的被抛弃感和不配得感存活着,讨好身边所有人。

而S先生呢,因为是家中独子,从小聪慧、优秀、能干,习惯了自命不凡的姿态。

从某种程度来讲,我的卑微衬托了他的卓越,他的卓越补偿了我的匮乏。

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相互吸引;也因为这个原因,助长了我们各自的症结,在亲密关系中形成伤害。

在咨询师的鼓励下,我逐渐学会直面自己的情绪,积极沟通,在关系中坦诚自己的脆弱。

每当我失控时,S先生也会努力尝试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着去倾听、理解我的感受。

一次两次三次......

一年两年三年......

在长达4年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沟通才终于变得顺畅了一些,我们的关系也才终于变得清爽了一些。

理解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慢慢理解了我的奶奶。

她出生在40年代一个贫困人家,年纪轻轻便被父母嫁到了爷爷家里换取彩礼。

面对这个安排,她没有话语权,只能默默顺从。

嫁给爷爷后,出身贫寒的她,无论多么努力地牺牲和付出,依然被婆婆、小姑瞧不起。

这几十年来,她秉着以和为贵的想法,把委屈往肚子里吞。

因为一直隐忍着,从不表露情绪,大家都以为她性情好,不爱计较。

但事实上,她不是没有眼泪,而是不懂流泪,或不敢流泪。

当她不断地因为一些小事撒泼打诨,吵着要回娘家,不是因为她故意要“作”,也不是因为她在发神经,而是她想通过这个方式向大家发出怒吼:

我是存在的,我是有需求的,我是需要被看见的!

我们已经忽视她太久太久了,我们已经亏欠她太多太多了。

珍惜

今年五一期间,我给奶奶打了个电话。

一如既往地,她喋喋不休地跟我絮叨着。

这一回,我不再挂断她的电话,不再把手机扔到一边任由她说个不停,不再觉得她是个无理取闹的神经病。

我就静静地听着,听她讲她过去的往事,讲她心里的委屈。

我从奶奶那苍老而沙哑的声音里,第一次听出了孤独,还有对爱和被爱的渴求。

“奶奶,母亲节那天我回家看你吧。”


“嗯,到时让爷爷给你杀只鸡。”

母亲节那天,我带着孩子回到老家。

爷爷一个人在厨房鞍前马后地操劳着。

我:奶奶呢?

爷爷:她呀,一大早叫我杀鸡,我说等你来了再杀,然后她就不乐意了,又闹着要回娘家了。

我:她真走了吗?

爷爷:还没有,不过行李已经收拾好了,说是等你回来见你一面就走了。

我:爷爷,你今晚炖鸡汤准备放姜吗?

爷爷:当然要放啦,不放不好喝。

我:爷爷,听我的,不要放。

爷爷:为什么?

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爷爷:好,听你的。

那晚的鸡汤,爷爷没有放姜,喝着有些许腥味。

但奶奶却喝得格外起劲:

“看吧,不放姜的鸡汤就是好喝,还养生呢。”

晚饭过后,她一个人回到房间,默默把行李拿了出来,再也没提回娘家的事情。

晚上睡觉的时候,奶奶突然又冒出一句:

“鸡汤还是放点姜好,不然太腥了,我现在都有点反胃。”

“好好好,听你的。”我乐呵呵地附和着。

其实,根本不是鸡汤放不放姜的问题。

她真正需要的,其实是被看见、被在乎、被重视的感觉。

从那以后,面对奶奶的无理取闹、撒泼打诨,爷爷也学乖了。

不批判,不反驳,一切照做。

每当这个时候,奶奶都会不自觉地扬起眉毛:

“哼!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

“我那敢呀!你可是我们全家的宝贝呐。”爷爷顺势回应道。

“这么老了还宝贝,丢不丢人!”奶奶假装生气地把头扭向一边,似笑非笑。

当需求不断被看见,情绪不断被接住以后,奶奶也愈发变得有底气,再也不闹回娘家了。

黑化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黄玉玲老师的一句话:

一个人“黑化”的契机之一,发生在你遭受巨大的痛苦时。


当你痛得都不像一个人了,你必须要站起来,也必须要反抗。

这里所说的“黑化”,并不是指一个好人从善良到残忍、从单纯到深沉,并最终演化成黑暗人格。

而是指:

一个在外界的规劝和教化下,从来不敢真实做自己的老好人,通过一种激烈,甚至极端的方式完成蜕变,活出自我的过程。

黑化的历程,很漫长,也很苦涩。

可能会经历多次碰壁,会走很多弯路,甚至还会遭受剧烈的情绪波动。

就像我,一直在亲密关系里诚惶诚恐,不断压抑自己,围着对方转,生怕对方一不高兴就离开自己。

直到历经3-4年的婚姻咨询,在关系中不断碰撞,在碰撞中受伤,在受伤中自省,在自省中成长。

就像我的奶奶,一直在家庭里卑躬屈膝,不断隐藏自己的情绪,不断逼迫自己做一个称职的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

直到历经长达15年的黑化,不顾周围人的规劝和议论,大胆地做回小孩子,尽情撒泼,尽情打诨,去努力活出自己。

这些过程充满艰辛,但终点却是迷人的。

很庆幸,黑化后的我,获得了更好的亲密关系;很庆幸,黑化后的奶奶,如愿地活成了她自己。

作者 | 沐小姐;责编:陈沉沉。图片来源:电影《比海更深》。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苏州南京青岛10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图片 | 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推文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