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杭州網

山海協作,在浙江,看杭州。

近日,“山海協作二十年”媒體採風團走進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云溪村。“15年前,村莊裏都是臭烘烘的,蒼蠅蚊子到處飛,村民居住環境很差。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你看這乾淨寬敞的村道,馬上村裏還要建起安置小區。”用云溪村村書記李根榮的話來說,山海協作讓云溪村變美變富了起來,村民生活亦變得多姿多彩。

2005年,杭州濱江區與衢州衢江區結對合作,隨即,便與云溪村開啓山海協作。轉眼17年的光景,云溪村變了很大的模樣。從“髒亂差”的村莊,變化成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畫卷。

山海協作搭起村民共富路

前往云溪村的路上,司機師傅一路行駛在320國道上,沿着這條道路開了近40分鐘,我們到達了云溪村黨羣服務中心。此時,剛好是上午9點,黨羣服務中心大樓1樓的超市正在整理新上架的貨品。

記者發現,云溪村所處的地理位置很特別,它距衢州市城區、衢江區行政中心均爲9公里,緊聯23省道。可以說,這個村子的位置佔據“地利”,交通十分便利。

“這幾年,村道修好了,外出確實便利許多。但你們想像不到吧,15年前,村莊裏滿是臭烘烘的味道,蒼蠅蚊子到處飛。”云溪村村書記李根榮說,山海協作的資金沒有投入使用前,云溪村到處都是泥巴路,老百姓出行很不方便。此外,村裏也沒有什麼就業機會,很多村民都將土地閒置,選擇外出打工,賺錢養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云溪村部分農田處於拋荒狀態。“我們做過統計,村裏當時有百分之四十的農田拋荒。”

不過,幸運的是,在與濱江區開啓山海協作後,云溪村的農田拋荒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云溪村充分利用土地資源,依靠濱江區逐年增加的援助資金,村裏對農田進行了土地流轉,栽培起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

據瞭解,村裏將拋荒的土地進行平整後,統一流轉給農業企業老闆經營。“這樣不僅改善了農田大面積拋荒的情況,也增加了當地村民的收入,並且也給一些村民帶來就業機會,他們不出村門也能掙到錢了。”李根榮說。

隨後,我們來到了土地流轉後建立起來的嗡嗡響農場。農場的特色水果是原產於厄瓜多爾的燕窩果。這個水果的“外表”是黃色的,裏面是白肉。它的果肉有點透明,特別像果凍,呈現出來的感覺就像燕窩一樣,因此得名“燕窩果”。“市場價格可以買到一百元一斤,我們農場現在種植了500畝左右,每畝產量有3000斤。“經營這家農場的老闆翁有良說。農場開起來後,已經有六七十位村民到農場就業,每人年收入達4萬多元。農忙時,他還會招募許多臨時工,爲此也解決了更多村民的就業問題。

“我想在云溪村把燕窩果試驗種植成功,實現村民共同富裕。同時,我也希望能將燕窩果的種植帶向高端技術型發展,而不是立足傳統農業。”翁有良說。

資金、資源、技術、理念全面“滲透”云溪村

山海協作,杭州濱江區除了給云溪村提供資金幫扶,還在資源、技術與理念方面,提供指導與支持。“在農田種植方面,濱江區帶給我們很多技術指導,並且還給了我們去杭州上課、培訓的機會,帶動有意向的村民走出去。”云溪村富田農業負責人戴星火說,現在富田農地裏,村民根據不同的季節,選擇種植西瓜、水稻、油菜、西蘭花等果熟作物,一點點向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

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濱江區已經向云溪村提供了496萬元的資金幫扶。其中,云溪村投入資金建設的云溪村黨羣服務中心辦公大樓,一部分樓層用於出租,一部分樓層用於辦公,這樣的模式也爲村集體帶來14.6萬元的經濟收益。“2010年之前,我們村的集體收入是零收入。到2021年的時候,我們集體增加收入是53萬多,這塊收入是最大的。”云溪村村書記李根榮說。

此外,云溪村還投入250萬元,用於云溪村安置小區建設項目。“努力實現讓村民生活好、住得好的目標,提升村民的幸福感,一直是我的心願。”李根榮說。未來,云溪村將繼續深化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升村民人均經濟收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