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的角度看,中東和近東一直是把控三洲五海的戰略要地,而崛起於此地的強大政權,也往往容易遭受周邊鄰國、乃至外部大國的覬覦和侵略。例如曾經雄踞中東的奧斯曼、波斯兩大帝國,就在近代頻遭歐洲列強得宰割。而與此同時,還有一個毗鄰高加索山脈的古老國家。這個國家曾在古代強盛一時,但在隨後的歷史中不斷遭受外族入侵,到近代時期已經淪爲領土狹窄的小國。

這個國家便是亞美尼亞。亞美尼亞擁有悠久的歷史,在古典時代曾興起過烏拉爾圖文明。而當各大帝國相繼崛起之時,亞美尼亞也通過戰爭與和平交流,吸收了更多的先進文化,由此進一步強大。亞美尼亞諸多帝王勵精圖治,開疆拓土,這樣到提格蘭二世時期(前95年~前56年),古亞美尼亞王國版圖已達到巔峯:東起裏海,西至地中海,北接高加索,南連黎凡特。這時的亞美尼亞,無疑是個實力較強的亞洲大國。

然而,身處中東這個“怪物房”內,亞美尼亞的霸業註定難以長久。隨着羅馬帝國和伊朗地區強大帝國的崛起,中東的秩序被羅馬和伊朗平分,亞美尼亞淪爲“兩頭雄獅中間的綿羊”。在其後的歷史中,亞美尼亞更是相繼遭受阿拉伯、塞爾柱、馬穆魯克王朝、奧斯曼帝國、薩法維伊朗的相繼入侵。其主權不斷丟失,其版圖也被強國們逐步蠶食。到17世紀,亞美尼亞幾乎完全被奧斯曼和伊朗瓜分。

19世紀歐洲民族主義思想崛起後,亞美尼亞的民族訴求被逐步喚醒。這時,東正教的沙俄帝國擴張至高加索,並攫取原屬伊朗的東亞美尼亞。與此同時,由於不甘心屈從於穆斯林統治者,很多亞美尼亞人紛紛移民到歐洲和北美,繼而在海外建立了諸多亞美尼亞政黨。這些民族主義組織,試圖將亞美尼亞從奧斯曼的統治下解放,並促成東、西亞美尼亞統一,恢復“大亞美尼亞”的昔日榮光。

1914年一戰爆發,給了亞美尼亞人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戰爭期間,大量亞美尼亞人投誠沙俄軍隊,試圖借協約國的力量實現獨立。可惜,在勢力派系複雜、民族矛盾尖銳的高加索四戰之地,踐行這種訴求,需要付出慘烈的代價。很快,亞美尼亞人就遭受奧斯曼軍隊、阿迪蓋人、庫爾德人的迫害與清洗,整個西亞美尼亞的人口幾乎被掃蕩一空。在此情況下,亞美尼亞民族遭受極爲慘重的損失。

好在到1918年,隨着奧斯曼帝國的戰敗,以及俄國國內的革命,“四戰之地”出現權力真空。同年5月,在民族主義組織——達什納克黨的策動下,亞美尼亞宣佈獨立建國。這時,英法協約國集團出於利益考量,紛紛向亞美尼亞提供支持和援助。1920年,協約國在瓜分奧斯曼疆域的《色佛爾條約》中,對亞美尼亞大開方便之門,甚至將黑海希臘族聚居區都轉交給它。此時,亞美尼亞的名義領土似乎在增加。

可是,又是由於“四戰之地”派系衆多、矛盾複雜的因素,亞美尼亞很快就陷入敵對政權的包圍。首先,不甘心失地的土耳其軍,在凱末爾的領導下大舉東進,勢不可當。同時,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也頻頻與亞美尼亞發生摩擦。更爲關鍵的是,新生的蘇俄,也將軍隊派遣到高加索,以消滅親西方的資產階級勢力。在多方的聯合打擊下,亞美尼亞根本無力抵抗,最終只得推翻親西方政權,併入蘇維埃政權。

之後,亞美尼亞在蘇俄的保護下,加入高加索聯邦,最後成爲蘇聯的創始國之一。但由此付出的代價,就是失去《色佛爾條約》的一切所得、放棄“大亞美尼亞”的訴求。這意味着,亞美尼亞最終失去九成以上的國土,淪爲面積僅3萬平方公里的蕞爾小國。而到蘇聯解體後,亞美尼亞憑這種微小的體量,已經很難再次崛起。

參考資料:《亞美尼亞史》、《蘇聯民族國家建設史》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