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證監會、各地證監局、滬深交易所、股轉公司等監管部門,向券商及個人合計開出163張罰單,同比增長約35%。

從罰單中,可以看出幾大趨勢:一是監管力度趨嚴,既罰機構又罰從業者的“雙罰”現象日益普遍,不再是特例;二是時效上,對於新發生的違規行爲追責時間顯著縮短,而事後追責時間拉長;三是範圍更廣,涉及券商交易系統、場外期權、境外業務上的罰單增多。

監管上半年

開出超160張罰單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上半年163份證券業罰單中,由中國證監會、各地證監局開出的罰單分別爲25張、115張,上交所、深交所罰單分別爲2張、14張,此外,全國股轉公司罰單共有7張。

從被罰主體來看,共有64張罰單的處罰對象是券商及其子公司、營業部,合計涉及40家券商(母子公司合併口徑);此外,還有來自59家券商近140名從業人員收到罰單。分業務來看,投行業務、經紀業務、資管業務仍是券商被罰的“重災區”,年內罰單數量分別爲56張、46張、18張。

就各券商領到罰單的數量而言,信達證券、國海證券、新時代證券、華龍證券、光大證券、安信證券等6家券商領到3張以上的罰單;另有10家券商收到2張罰單,分別是中天國富證券、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含中金財富)、招商證券、首創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含廣發資管)、東北證券、平安證券。此外,還有24家券商上半年罰單數量爲1張。

三分之一罰單

來自投行

投行領域是今年監管罰單的“重災區”,罰單數約佔年內總罰單數的三分之一。今年以來,約有10家券商及數十位保代因投行業務未歸位盡責而領罰。

據悉,證監會始終高度重視投行業務質量,多措並舉督促保薦機構歸位盡責,把好資本市場“入口關”。建立健全投行業務違規處罰信息公示機制,強化市場聲譽約束是其中一項重要措施。

具體來看,包括華龍證券、中天國富證券、中德證券、國海證券等券商上半年因投行業務被中國證監會開出罰單。比如,華龍證券因投行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廉潔從業風險防控機制不完善等原因被證監會採取監管談話措施;中天國富證券保薦鑫甬生物項目時,招股說明書信息披露存在遺漏等問題,公司及兩名保代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國海證券因擔任勝通債主承銷商未勤勉盡責,被中國證監會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1798萬元,並處以60萬元罰款。

從被罰事由來看,各券商共性問題包括在業務開展中未履行盡職調查義務、內部控制覈查不到位、對信息披露覈查把關不到位、未充分關注發行人會計覈算不規範情形等問題。此外,還有多名保代由於保薦項目業績變臉,而被採取暫不受理與行政許可有關文件3個月措施。

在重案要案方面,今年上半年,樂視網造假案餘波不斷,多家投行被罰。據悉,樂視網2016年非公開發行股票行爲構成欺詐發行,該項目的保薦機構中德證券於6月17日領罰。中德證券被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業務收入566.04萬元,並處以1132.08萬元罰款。6月24日,深圳證監局披露5張罰單,樂視網IPO項目保薦機構平安證券被罰暫停保薦資格3個月,直到9月23日恢復。

此外,今年3月,科創板上市公司紫晶存儲違規擔保事件發酵,隨後獲上海金融法院受理,成爲科創板首例上市公司證券欺詐責任糾紛案。4月8日,上交所對於兩位來自中信建投的紫晶存儲持續督導保薦代表人予以通報批評。

APP宕機事故頻發

3家券商被罰

在經紀業務方面,從罰單中可以看出,監管部門對於投顧在微信等平臺規範展業的監管力度在加大,常見被罰事由包括聘用未取得資質的人員展業、違規提供證券諮詢服務、採取贈送實物的方式吸引客戶開戶等。同時,越來越多的罰單出現在金融產品代銷領域。

比如,國泰君安江西分公司的一名投顧在提供投顧服務過程中,存在通過微信及微信羣向投資者發佈誤導性陳述的行爲而收罰單,國泰君安江西分公司也被江西證監局責令改正。首創證券貴陽一營業部也因爲營銷人員將員工二維碼交由他人協助開戶等問題收警示函,這也是監管首次針對開戶二維碼違規使用進行處罰。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交易軟件宕機事件頻發,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比如,招商證券曾在今年3月~5月出現2次APP故障,一度衝上熱搜,首創證券交易系統在2021年5月發生故障,國元證券APP也在2022年6月13日發生故障,這三家券商均被監管處罰。

具體來看,招商證券被深圳證監局採取責令改正措施,公司在2022年3月14日的網絡安全事件中,存在變更管理不完善,應急處置不及時、不到位等問題。北京證監局稱,首創證券於2021年5月18日發生集中交易系統部分中斷,影響交易時間合計約20分鐘,達到較大信息安全事件標準,而公司信息技術部門有關人員在應急處置過程中刪除相關日誌及數據庫信息,且未進行備份,導致始終無法確定本次信息安全事件的真實原因,公司在第一次報告中未如實報告應急處理不當的情況。國元證券則被出具警示函,並被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公司存在公司手機客戶端交易軟件在系統升級、變更上線前未進行充分測試等三大問題。

監管部門在上述三份罰單中指出,券商應完善信息安全應急處理工作機制,加強信息技術人員培訓,確保其履職能力,提高信息系統運維能力,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境外子公司、場外期權

成新違規高發地

2022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後的第一年,監管在資管業務上的處罰力度也在加強。今年以來,天風資管、中泰資管、銀河金匯證券資產管理、廣發資管、浙商資管等公司均被罰。

比如,一開年,浙江證監局就連下11張罰單,直指浙商證券旗下資管子公司浙商資管業務中的違規行爲,其中浙商資管收1張罰單,浙江證監局還對公司10名人員分別開出了罰單。該公司存在投資交易管理缺失、適當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被浙江證監局責令改正,並暫停公司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境外子公司與場外期權成爲新的違規高發地。

在場外期權業務方面,6月2日,證監會罕見連出3張罰單,中金、華泰、中信建投3家頭部券商被點名。主要問題集中在,部分場外期權合約掛鉤標的超出規定範圍、場外期權業務相關內部制度不健全、內部流程執行不規範、場外期權合約對手方爲非專業機構投資者等等。

境外業務方面,6月10日,中國證監會一次性公佈中金公司、光大證券、中信證券、信達證券、海通證券等5家券商領罰單,均涉及境外子公司。從罰單事由來看,主要與境外子公司股權架構調整工作未如期完成、境外子公司及下屬機構的設立備案未按規定履行、存在境外子公司從事非金融相關業務、境外子公司的章程未按規定修改、公司未能有效壓縮境外子公司層級架構等五大事項有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