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絡   文/武當書苑     編輯/武當書苑

 
 
 

有道是“閱讀至樂”。閱讀不僅是快樂的,更要能讀出其中的滋味。閱讀重在讀味,書有百味,你讀幾何?

閱讀的滋味並非指書紙的墨香味,亦非指一般文字對感官的膚淺刺激,而是指作品字裏行間流露或隱藏其深處所揭示的自然、社會規律及做人、做事的道理。讀之,妙趣橫生;品之,回味無窮。它啓迪你人生的智慧,是伴隨你成長的精神力量;它教會你做人的道理,是指引你前行的燈塔航向。

有一個寓言故事:甲豬與乙豬在一起生活,突然有一天,乙豬開始讀起書來,甲豬好奇,問是何故,乙豬說:“我想做人。”甲豬說:“你看我們的圈子變得越來越乾淨舒適了,飼料也越來越精良可口了,這樣不是挺好的嗎?”乙豬不以爲然地說:“豬隻知道喫飽喫好,而人還能得到幸福!”由此可見,閱讀能使人聰明起來、高尚起來,幸福起來。這種快樂和幸福的滋味,只能在閱讀中才能體味得到。故讀書要讀出人生的味道、生命的意義和社會的道理。

有些書或文章讀起來津津有味,而有的則索然寡味,不對胃口。有思想性、藝術性、充滿感染力的作品,能讓人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猶如品嚐新鮮的蔬果和可口的佳餚。反之,就會讓人感到味同嚼蠟、心生厭惡、不知所言。這種不知其味的閱讀,讀也白讀,反而疲勞了視覺、浪費了光陰,實在是得不償失。古語說得好“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無媒勿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閱讀好的書籍有如“黃金屋”、“顏如玉”,能讓人了卻缺憾,一生有財富相隨、嬌妻相伴、美事相牽、幸福相連,其滋味豈不幸福美滿。

 
 
 

人生有酸、甜、苦、辣、鹹各種滋味,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也浸潤了人生的味道,關鍵看你是否能讀出其中的滋味。有人說“文如其人”,是說作者所寫的文章直接或間接體現了其品味、修養、性情、愛好、思想等,問題是你能讀出其中的幾分。撇開中國四大文學名著思想性、藝術性不談,讀《紅樓夢》,看到四大家族表面奢華風光,可結局是“家破人亡了”,有一種酸味;讀《西遊記》,師徒四人歷經千難萬險,最終“真經取到了”,是一種甜味;讀《水許傳》,一百零八將個個豪氣沖天,結果幾乎“死的光光了”,是一種苦味;讀《三國演義》,羣雄逐鹿,鬥智鬥勇,終於盼到“國家統一了”,有一種辣味。

曹雪芹用畢生的心血澆灌而成的不朽作品《紅樓夢》,先後曾增刪五次,字字珠璣,句句精彩。《好了歌》、《紅樓夢十二曲》等更是他奉獻的精神美餐。你且品味十二曲中《飛鳥各投林》一段:“爲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裏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癡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這短短的103個字,揭示了紅樓夢衆多女子的悲慘命運、四大家族的崩潰及封建社會走向滅亡的必然規律。

 
 

品讀《紅樓夢》,有人讀出了一股男女間病態情愛的胭脂粉黛味,也有人讀出了人世間的淒涼辛酸味,還有人讀出了封建社會及家族的破落衰敗味……《紅樓夢》乃一部百科全書,不同的人,欣賞的角度不一樣,味道也各不相同。有的人熱衷其中的美食,有的人獨愛文中的詩詞,有的人欣賞精美的文字,有的人領略園林雅緻,有的人鍾愛書中的畫石,有的人領悟了禪道、佛寺,有的人尋找到了疾病的醫治,有的人看清了社會渣滓,有的人恨透了封建禮制,有的人讀懂了“石頭記”的虛實,有的人悟出了曹雪芹寫作的旨意……總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雖有表象,味道各異。正如作者開篇所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好書不厭百回讀。好作品就象用文火慢燉的大骨湯,越熬越香。讀書要有選擇,明朝呂坤在《呻吟語》中寫道:“要體認,不須讀盡古今書,只一部《千字文》,終生受用不盡。”“要體認”就是指讀書要真正體會領悟其中的道理。讀書主要是學習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古人提倡講道理的書應全部讀,講事務的書應該儘量多讀,文章書少讀,閒雜書休讀,邪淫虛妄之書可以一把火燒掉。正如英國格雷厄姆·沃拉斯所說:“生命短暫,不讀很好的書,要讀最好的書”。讀最好的書,自然能品嚐到最真、最純、最美的味道。(待續)

 
 
 
 
特別推薦:海之韻,穿透心靈的琴聲
 
特別推薦:閱讀的滋味(中)
 
特別推薦:閱讀的滋味(下)
 
特別推薦:機遇是長了翅膀的女神(原創) 
 
特別推薦:關愛健康人士必看(原創)
 
特別推薦:管理就是把事情做對(原創)
 
特別推薦:人類永恆的精神財富(原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