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新东方直播带货火得一塌糊涂。

人们感动于,新东方在遭遇困难后,所表现出来的坚韧、拼搏和与情怀;而且,新东方老师们在直播间所展现出的才华、智慧,也让充斥着吆喝的直播间多了一股清流,原来直播还可以这么做。

当然,有人在赞叹新东方“了不起”的同时,也在感叹“知识沦落成为这个样子很悲哀。”我也有同感,看到在直播间眉飞色舞的董宇辉老师,除了佩服他学富五车、出口成章外,还十分羡慕他那坚挺的发际线。

新东方直播带货,怎么说呢?

如果我顺应民意和网络情绪,我觉得可以这么说:那是一道光,以知识为媒,照亮天地课堂。

这样讲,逻辑上完全是名正言顺。毕竟,知识反正都是可以拿来卖的。上大学,都是要交学费的;买一本书,也是要花钱的。这些年,知识付费赛道崛起,听个音频、看一场直播,更是得理所当然的付费。在直播间,讲点知识顺便卖个货,或者卖货顺便讲点知识,何乐而不为?

况且,新东方的直播间,也在积极地传递行业和社会正能量——直播带货可以不用那么赤裸裸,多点人文气息、知识含量,颇具独特性,值得网红们学习;知识工作者们从中也能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只要是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可喜可贺。

从这个角度讲,如果每个人都以自己所学知识,以天地为课堂,以山川为桌椅,以直播为通道,向世间吐露知识的芬芳。那真的感觉又是一次知识文化的百花齐放。

然而,这好像又经不起推敲。


如果所有老师都真的以天地为课堂,那一定是课堂没有了,只能到天地课堂里去了。

这样的课堂,可能会导致知识的严肃性、专业性、体系性可能会面临着致命的摧毁。

今天,一个人在直播间学习了一个词组“Original cutting”,明天再来学几个单词,知识变成了商品的佐料。这不是来上课,不是来学习,算是来瞻仰吧。

历来,学习都是一个系统工程。董宇辉老师,之所以能够在直播间文采飞扬,正是源自于他系统化的长期的知识储备。

多少人,又能够经得起长期学习的孤独和沉寂呢?之所以人们到带货直播间去上课,人们更多的是把围观、满足好奇心,和严肃的知识学习混淆在了一起。


当新鲜劲儿一过,还会有多少人想起要去新东方直播间去买一份菜呢?然后,谁又会想起放在书架角落里蒙了灰的书?

人们看到了每场10w+围观的董宇辉,却未必看见在他身后还有数以万计失业、转行的老师。

董宇辉在接受GQ采访时说,“我喜欢上课,还带过一个特别大的团队,有几十个人和我并肩战斗。去年七八月,他们都离开了。”他认为,在这种转型变化中,最大的挑战是“接受自己”。

这种转型说实话,真的很难。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感觉,因为我没有做核酸,无法下地耕作,于是在家安心写作,成为了“农民诗人”——你说,人们是该盛赞我有一身才华,还是该哀叹田园的荒芜。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新东方直播间的诗书和英语,我自然而然就想起了一个人——前几年火爆的“流浪大师”沈巍。一个无法在世俗里生存的人,只能在垃圾堆里谈《尚书》《左传》,开口就是一个哲学家。如今,还有多少人会记得他?

我知道,将新东方直播间的老师和流浪大师沈巍做类比,并不合适。但,这也确实是我的真实忧虑。看到一群本来应该站在讲台上的人,无奈走进直播间,以知识为名做直播带货,我是高兴不起来的。

况且,看GQ的采访以及新东方直播的人,都应该知道,像董宇辉老师这样的人,是一个多么有情怀的人。但恰恰是这么一个人,被赶进了直播间,还是让人不免一声叹息。因为,知识的归属不应该是带货,老师的尽头也不应该是带货。

不过,阿Q一点说,我们还是要感谢这个时代和直播平台的,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总会有一个地方让你的知识和才华不被埋没。对于董宇辉,他也许真的可以做到:把每一块肉、每一片菜叶,都当成是一本本书的扉页,上面写着人类智慧的荣光,人在哪里,课堂就在哪里吧。

不知道是哪个挨千刀的说过一句话: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我天生对于人人狂欢和唱赞歌的事情,历来会首选“悲观”。如果,成功一定要选择牺牲“是非”,这样的成功还有何意义?

最后,我还是想说:真的好羡慕他的发际线,像亚马逊丛林一般茂密,像喜马拉雅山脉一样厚实,像泰山一样坚挺。我想,只有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才配得上这样的发际线吧。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