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上海楼市重启“满月”:新房供需双增,高端住宅成交升温

随着6月上海全面复工复产,受到疫情影响停摆两个月的楼市重启。在新盘集中供应、认购加速之下,上海高端住宅成交量上涨,楼市正在逐步恢复元气。

对此,上海链家研究院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各项经济活动逐步恢复,上海第二批新盘集中供应迅速启动,截至6月底已有超过七成的楼盘开启认购,其中有近一半的楼盘已经开盘。新房供应节奏加快,有效地缓解了供需矛盾,对恢复上海楼市活力、提振市场信心起到重要的作用。”

6月新盘集中放量,选购门槛降低

今年6月,上海复工复产后,迅速启动了第二批新盘的集中供应。随着新盘入市步伐加快,楼市呈现出供需双增的态势。

随着第一批延期项目得到重启和第二批项目的加速入市,6月以来,上海有27个项目开盘,合计供应8668套房源,至少有13957组意向认购。而仅仅在6月28日和6月29日就有10个项目开盘,其中有9个项目实现售罄。

在新房集中放量的同时,选购门槛也有所降低。上海第二批供应的新房入围比基本由1.3∶1放宽到1.8∶1,认筹金也降低至新房总价的10%,令更多符合条件的购房者有参与选购的机会。

基于此,上海楼市在6月呈现量价齐升的特征。据上海链家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上海新建商品房成交7516套,环比增长689%,同比下降17%;成交金额685亿元,环比增长798%,同比增长31%;套均总价为911万元/套,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58%;成交均价75380元/平方米,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43%。

“上海新房市场成交量已经恢复正常水平,但也要客观认清市场,目前远远达不到‘火’的程度。”上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卢文曦表示,今年6月,上海新房成交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3%。目前,新房成交势头主要依靠热门改善型楼盘在支撑,一些地处远郊的楼盘因区位不佳,出现未能认筹完毕的现象。盛夏是上海传统销售淡季,楼市暖意能否持续有待进一步观察。

高端住宅成交攀升,拉升成交均价

在成交结构上,今年6月,随着上海新建高端住宅的放量,高端住宅的成交比例进一步走高,也拉升了总体的成交总额和成交均价。

据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上海单价在10万元/平方米以上的新建高端住宅成交2056套,而去年6月仅成交519套。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单价在10万元/平方米以上的高端住宅累计成交5380套,相较去年成交2056套,同比上涨161%。

另据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6月9日,瑞虹新城臻庭项目推出609套房源,1906人摇号,平均3个人抢一套房,备案均价为119800元/平方米;6月27日开盘的静安区天汇世纪玺项目和6月29日开盘的虹口区招商·虹玺项目,推盘套数分别达到500套和379套,首开均售罄,两个楼盘都位于内环内,均价都约为12万元/平方米。

上海链家研究院首席分析师杨雨蕾表示:“上半年上海高端住宅成交量走高,主要是因为今年市区高端住宅的供应量有大幅的增加,而且去年下半年市区高端住宅供应才逐步放开,所以今年上半年高端住宅成交量同比去年同期的增速比较显著,可能到今年下半年这个增速会逐步缩小。”

来自上海链家的数据显示,按照网签成交数据,今年上半年上海总价1500万元的新房成交量为3603套,同比增长16%。而按照开盘时间来算,今年上半年高端住宅的供应量为2429套,同比增长为47%。

对此,上海中原地产资深分析师卢文曦指出,与多数热点城市相比,如杭州的“打新热”一样,上海市区核心地段的新房存在着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的情况,核心地段的高端新盘成交增多归根还是利益驱动。

以融创外滩壹号院为例,该项目新房成交均价为108329元/平方米,而二手房的成交价为24.6万元/平方米。

刚需、刚改项目渐入市,新房成交结构有望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初,由于高端产品集中推出,上海新房市场成交格局呈现结构偏差。

从成交单价来看,目前上海成交量较高的房源集中在10万-14万元/平方米,集中在中环位置的改善型项目。据克而瑞监测数据,6月的首周,成交量排在前5名的新房为尚海湾豪庭、三湘印象名邸、中凯曼茶园、融创外滩壹号院、信达泰禾上海院子,除了三湘印象名邸售价达到14.9万元/平方米外,其余项目售价约为10万元/平方米。

进入6月中下旬,随着中环和外环刚需项目和刚改项目的集中放量,楼市的成交结构和成交均价也发生改变。

6月底,上海新房楼盘成交排名也发生了变化。数据显示,在6月最后一周,上海新房成交排名前三位的是斐丽名邸、瑞虹瑧庭、华发四季名邸,除了瑞虹瑧庭在内环内,其他两个位于闵行区漕镇和闵行区颛桥镇,均价约为6.5万元/平方米。

上海链家研究院指出,今年上半年,上海新房成交价格同比增长,这主要是由供应结构和开盘延期导致。特别是在6月,因疫情延期的多个高端楼盘集中网签,使得成交均价增长明显。预计随着后续成交节奏恢复常态,新房成交结构有望进一步改善。

新京报记者 徐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