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四川省南部的自貢市,是成渝經濟圈南部中心城市,境內山巒河溪交錯穿插,形成了融山、水、城爲一體的“半城青山半城樓”的山林城市風貌。除了獨具風韻的自然景觀,自貢還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佛教文化更是舉世聞名,擁有多座在歷史上極具影響力的千年古寺,榮縣大佛寺就是其中一座。

“上朝峨眉,下朝寶頂”是巴蜀佛教自古以來的民間信仰,而地處這條朝聖走廊中間節點的自貢榮縣,自唐代以來佛教氛圍就十分濃厚,縣內寺廟及石刻造像遍佈,尤其是榮縣大佛、二佛和古佛沿城區旭水河岸毗鄰相守,形成“一城三佛”的獨特文化遺存。

始建於唐代的榮縣大佛寺,坐落在榮縣城郊的大佛山麓,距自貢市區34公里。寺院初名開化寺,因寺內供奉有一尊開鑿於唐代的石刻大佛而改稱“大佛禪寺”。由於大佛寺地處城郊,交通極爲方便,千百年來一直是川南旅遊線上著名的文物旅遊景點和遊覽勝地。

整座寺院依山就勢而建,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達摩殿、羅漢堂、藏經樓、方丈室、禪房等殿堂以佛像爲中心向左右兩邊展開,佈局錯落有致,從山下遠望,宛如一隻展翅欲飛的大雁,而大佛好似端坐在大雁背上,自古被譽爲“千年古剎、如來福地”。

說起樂山大佛,可謂是聞名海內外,但四川還有一座石刻大佛,僅次於樂山大佛,被譽爲世界第二大石刻佛像,這就是榮縣大佛。開鑿於唐代的榮縣大佛摩崖造像依山崖鑿成,頭與山巔齊平。據康熙年間的《古今圖書集成》記載:“大佛山在城東一里,唐人刻大佛,與山齊”。

榮縣大佛通高36.67米,頭長8.76米,肩寬12.67米,膝高12米,腳寬3.5米,氣勢雄偉、衣紋流暢、慈眉善目、神韻飄然,以其雋美而享譽神州,是世界第一大釋迦牟尼佛像和第二大石刻佛像(僅次於樂山彌勒大佛),民間素有“樂山大佛雄,榮縣大佛美”的讚譽。

榮縣大佛與樂山大佛最明顯的區別,是佛像頭頂上方有一道石條卷拱護罩,在山頂還有一座宛如寶冠的閣樓,把大佛遮得嚴嚴實實,使佛身免遭風雨侵蝕。此外,大雄寶殿也成爲大佛的護身樓,遊客必須進入寺內登樓仰望,才能觀瞻大佛的偉岸身姿。

據記載,北宋元豐八年(1085年),寺廟僧人淳德募得善款,歷時八年對大佛進行全身施彩貼金。千百年來,榮縣大佛一直“金像巍巍,光彩奪目”。然而到了清末民初時期,大佛身上的金箔遭到盜刮,僅殘存依稀可見的彩妝。文物部門出於保護大佛的文物觀賞性,並沒有對大佛進行重新貼金。

除了榮縣大佛,大佛寺內還有達摩渡江石刻、嘯臺遊賞、放翁詩魂、松蔭枕石、白雲深處,榮州碑園、瑤圃休閒等人文景觀。其中刻在殿西崖壁上的“達摩渡江圖”,高達5米,描繪了達摩和梁武帝話不投機,渡江至嵩山少林寺的一段故事,其造型十分罕見。

自古以來,大佛寺都是自貢老百姓口口相傳的祈福聖地,每天都吸引着佛教信衆前來朝拜,特別是農曆初一、十五以及新年期間,寺院內更是香火旺盛。鄰近州縣的善男信女上朝峨眉山或下朝寶頂山時,也都要來到榮縣朝拜大佛。景區地址:自貢市榮縣旭陽鎮大佛街1號,乘坐榮縣1路公交到老南門橋站下,步行760米可達。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