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廖丹    

近日,中國國際金融三十人論壇第七屆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此次論壇由主旨演講與三個主題討論組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主題爲“金融科技治理:如何把握監管與創新的度”的討論中,與會專家就該領域熱點話題發表觀點。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黃益平發表題爲《如何增加中小企業貸款》的演講。他指出,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創新驅動增長,金融體系能否支持創新是關鍵。中小企業創新貢獻佔比很高,因而關注中小企業融資,不再是普惠金融公平問題,而是事關增長。

他提到,未來在中小企業貸款領域應更好發揮數字創新作用:一是大數據增信,更好地爲銀行信貸發揮作用;二是互聯網貸款還需解決共振和道德風險問題;三是除了傳統科技公司的大數據,還有許多數據可以使用,包括公共部門的數據,這些信息都已經存在,可以建立新的平臺做信用風險評估;四是建立中小企業貸款的長期機制。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學術院長、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國際金融30人論壇成員熊偉以《大型科技公司放貸模式》展開演講。通過對網上銀行和某銀行聯合貸款的研究,分析大型科技貸款的放貸模式,熊偉指出,相比較傳統銀行的線下和線上貸款,大科技貸款借款人年齡小、女性更多、教育程度更高、農村借款人比例更高、首貸率更高,在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總額更低。大科技貸款信用額度低,利率高,其高違約率主要集中在首次貸款,在控制了首貸記錄之後,大科技貸款並沒有更高的違約率,有一半的貸款在合約期限的28%時就已還清。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以《理解金融科技倫理與治理》爲題發表演講。金融科技在理論和實踐層面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但也存在問題,互聯網金融行業走向“消亡”,大型平臺企業進入金融領域帶來複雜風險因素,因而金融科技治理很重要。金融治理的目標是使金融功能更健全、金融體系更穩健、金融績效更理想,重點應側重於供給側(技術、機構、人才)、需求側(客戶)、制度與基礎設施的改善。需要強調金融科技倫理,它是科技倫理和金融倫理的結合,更爲複雜,可以從七個維度開展建設,包括:技術倫理、機構倫理、人才倫理、客戶倫理、數據倫理、監管倫理和制度倫理。

綠地金融控股集團董事長耿靖作《運用ESG完善監管,推動金融科技向善》的演講。他提到,第一,需要關注數字經濟的兩面性,數字經濟本身促進了經濟發展的低碳化,但數字經濟自身的發展存在高碳因素和電子垃圾,存在貪大求全冒進現象,不容忽視;第二,守護數據安全和隱私,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資產,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數據發揮積極作用的關鍵保障,應運用ESG標準評價企業在數據安全領域是否符合標準;第三,規範算法推薦機制,避免算法不當應用,運用ESG補齊制度短板,更有力推進我國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