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道 美國彭博新聞社網站7月2日發表題爲《中國可能在打造自己的集團,不過日本也在這麼做》的文章,作者是詹姆斯·梅傑。全文摘編如下:

伊比利亞半島近日舉行了兩場重要會議。在這兩場會議上,有一個特別突出的話題:中國。

在葡萄牙辛特拉舉辦的歐洲央行行長年度論壇表明,不存在通脹壓力的日子確實結束了。影響這一趨勢的一大關鍵因素是供應鏈全球化——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成本生產國。

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說,“中國在外交和經濟上參與”全球既定規則將會帶來很多益處。但同時,他還說,並不難想象世界會再次分裂成多個集團。

在馬德里舉辦的北約峯會上,各方對中國的關注也很明顯。在德國召開的七國集團會議上,對抗中國成了核心議題。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總統拜登和其他七國集團領導人公佈了“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夥伴關係”計劃,旨在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然而,沒有跡象表明美國能夠爲此投入新的發展資金。本週,美國國會陷入僵局,議員們對批准更多資金向中國採取行動表現出抵制態度。但美國並不是唯一在場上與中國對峙的巨人。

在鮮有宣傳的情況下,日本爲七國集團如何有效部署其承諾的6000億美元資金提供了一個絕佳例子。

日本在這方面有悠久的歷史。即使是現在,日本在亞洲一些地區的投資也超過了中國。據惠譽解決方案公司公佈的數據,日本在亞洲的在建及計劃項目規模約爲4900億美元,而中國的項目規模約爲3900億美元。

日本在亞洲的大部分援助集中在技術援助上,旨在建設能源基礎設施,並深化“互聯互通”。這爲日本企業創造了機會。日本政府數據顯示,美國曆來將發展資金用於緊急救援、醫療和教育,而日本則將超過一半的資金用於經濟基礎設施建設。

日本的援助包括在胡志明市、雅加達和馬尼拉修建地鐵等長期項目。此外,日本還爲印度東北部地區修建水渠和道路投入數十億美元。日本政府宣稱其“高質量基礎設施”投資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替代方案。

這場比賽正在進行之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