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主辦“向世界講‘中國這十年’”主題系列講座活動首場正式啓動。啓動儀式後,吳曉求以“中國資本市場這十年”爲主題做首場講座,從三大主題鞭辟入裏進行講述:

第一,“中國資本市場這十年(2012-2022)”經過市場、市場結果、目標的變化,逐漸確定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基本發展方向,形成了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的基本規則。

第二,註冊制改革是這十年乃至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來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誌性事情:上交所創設科創板並試行註冊制改革,深交所在創業板試行並進一步完善註冊制改革,建立北交所並在北交所全面推行註冊制改革,這意味着中國資本市場市場化改革時代的真正來臨。

第三,中國資本市場下一個十年的主要任務爲三個方面,一爲圍繞註冊制改革,以市場化改革爲導向,全面深化資本市場各個環節的改革,並在適當時候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二要着力推動產品和制度創新,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促進上市公司結構升級的能力和效率;三是最宏偉也是最艱難的任務,目標就是擴大開放乃至全面開放,努力將中國資本市場建設成全球新的國際金融中心。

以下爲精彩觀點提煉:

Q:從數據上來看,中國資本市場這十年有什麼變化?

A:上市公司的家數有了很快的增長。2012年底,中國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家數是2494家,到2022年7月1日已經達到了4733家。這個家數在全球排在第二位。

市值的變化。2012年底,中國股票市場市值在23萬億元左右,到了2022年7月1號,市值是84.6萬億,從23萬億到84.6萬億,增加了很多。2012年中國的GDP是53.96萬億,也就是約54萬億,到2021年我們的GDP是114萬億,大約翻了一番略多一些。和中國經濟相比較,從市值角度來看,中國上市公司的市值從24萬億到84萬億,大約翻了兩番,也就是說資本市場的發展比中國經濟的發展還要好。中國經濟在這十年來克服了重重困難,連續兩年突破了100萬億,也是了不起的成就,在這樣大的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從23萬億到84.6萬億,當然增長幅度要更快一些。

從指數來看,2012年底,上證指數是2269.13點,到2022年7月4日收盤,上證指數收盤是3405.43點,指數大約增長50%。這其中,2015年曾經超過5100點的高峯,後來又再回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但總體上看,上證指數這個代表中國資本市場的標誌性指數,還是有了比較好的成長。

Q:十年間,中國資本市場的結構有哪些變化?

A:這十年來,形成了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以及新三板期權股權市場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過去只是提出我們的目標,我們的奮鬥目標是要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這十年來,我們在逐步地實現這樣一個奮鬥目標。這期間還設立了廣州期貨交易所,推進了債券市場和衍生品市場的發展。

科創板是在整個資本市場結構中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它預示着資本市場高度重視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發展,高度重視科技進步,技術創新,高度重視高科技到新企業的形成。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市交易;到2022年7月1日,科創板有432家上市公司,總市值是5.67萬億元。

2020年6月12日,創業板註冊制試點開始試行,創業板是在深交所一個重要的成長板,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註冊制首批企業上市。截至到2022年7月1日,創業板共有115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是12.39萬億元,其中用註冊制改革發行的上市公司有330家。

2021年9月3日北交所註冊成立,11月15日正式開市,首日北交所有80家上市公司,主要是新三板通過改制和審覈轉到北交所來上市,到2022年7月1日,北交所共有1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2080億元。

這就是這十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從總量、成長、結構、制度創新所發生的一系列重要的變化。

Q:您如何看待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目標?

A:這十年來,我們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目標的確立是非常明確的,而且定位是非常恰當的。就是說要把中國資本市場打造成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這前面的形容詞、前綴很長,但每個前綴都是有想法的,都是有要求的。

所謂規範的市場就是法治的市場,這裏面不允許任何破壞法律,破壞法治,也不允許任何人去幹預市場,一切以法治爲手段。

透明,它必須是透明度很好的市場,要強調信息披露,也就是這個市場的基礎是信息披露,沒有信息披露,沒有足夠的透明度,這個市場不可能實現“三公”原則,所以它特別強調透明。

開放的市場是我們的目標,2020年開始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形成首批的QFII,之後有RQFII,之後有“深港通”“滬港通”,這都是中國資本對外開放重要的渠道,重要的象徵。當然,這只是過渡性的安排,未來我們要打造全面開放的資本市場。

有活力,它是要有流動性的,是要有交易量的,大家能夠積極參與的市場。如果大家都不參與市場,遠離這個市場,這個市場本身就沒有意義,這個市場和它的有活力,有足夠的流動性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要打造有活力的市場,有活力的市場核心就是有投資價值的市場,大家都願意來,積極踊躍到這個市場來。

有韌性的市場,就是碰到了困難,雖然有波折,但它不會毀滅。我們這個市場也許會碰到這樣那樣的風險,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是沒問題,我們可以很好地吸收組合掉風險,可以把風險吸收掉,也可以把風險組合優化掉,從而讓這個市場更具有生命力。有韌性,實際上就是結構有彈性的市場,這是對我們的產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就是我們所確立的今天乃至於未來中國資本市場所追求的目標,我認爲,這個目標的確立是非常準確的。

Q:資本市場運行的基本原則是: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該如何理解這九個字的意義呢?

A:建制度,這個制度要符合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要求的制度,要讓國際投資者能懂你這個規則,覺得你是有道理的。建制度是指這個制度。

不干預。市場是有自己的規律。當然,一個國家市場出現了危機,政府特別是央行有責任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在日常運行中是由市場自己來調節,投資者自己博弈來完成,只要每個投資主體,每個市場主體恪守法律就可以了。在我看來,證券市場的監管者沒有維護市場指數到多少的責任。維護市場的穩定,當市場出現了嚴重的困難時,央行有責任維護包括市場在內的金融體系的穩定。所以,不干預要正確地理解它。

零容忍就是不要以任何理由去爲違規違法行爲背書,違規違法行爲就要遭到嚴厲的處罰,所以要零容忍,無論是虛假交易、內幕交易、操縱市場這一系列違規違法行爲,一旦出現就要按照《公司法》、《證券法》乃至於《刑法》的要求來嚴格處理。所以,對所有的違規違法行爲零容忍,還市場一個透明的市場,還市場一個公平的市場,對所有危害市場“三公”原則的行爲都是保持零容忍的態度。

Q:您如何看待退市機制?

A:市場吐故納新,沒有退市機制,就會嚴重地影響這個市場的定價,混淆視聽,魚目混珠,如何進行定價?

退市機制是把沒有價值的企業一定退市掉,以保持這個市場有足夠的投資價值,這也是中國資本市場未來走向國際化的必要前提,就是要提高退市機制的效率。說實話,增量大家都擁護,要讓誰下去真的很難。但這步必須走。

Q:有人說要恢復T+0制度,您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

A:如果讓我發表看法,我是完全不同意的。

我不知道爲什麼要恢復T+0?難道你說中國資本市場的流動性不夠?中國資本市場的流動性是最高的,從2012年日均交易量2000億,到了2022年日均交易量1.1萬億,這個交易量、流動性足夠大,是所有市場裏流動性最強的,符合“有活力”這個要求。你說發現價格的能力不夠?不是的。T+0會侵蝕市場的成本,扭曲了他的預期和助長了投機。也有人說我上午買的,突然下午發現買錯了,能不能讓我有個糾錯機制,讓我下午賣掉。這不是理由,你上午買的,下午怎麼就發現錯了,明天賣也是可以的,怎麼就不可以?

我特別讚賞T+1制度,讓人們用一個晚上想一想,穩一穩,不要那麼急躁。前10分鐘買的,看看漲了0.2元就賣掉,這有意義嗎?這個市場是投資市場。當然,我不排除它有投機的成分,但是就功能來說它是個投資市場,不是投機市場。所以,我肯定不同意T+0制度,無益於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指向也不對,好像號召人們去投機。

Q:努力將中國資本市場建設成全球新的國際金融中心。您認爲要達到什麼程度纔算是國際金融中心?

A:2012年,境外投資者在中國資本市場投資佔比2.5%。到了今天,境外投資者在中國資本市場佔比4.5%。十年漲了2個百分點,但這遠遠不是我們的目標。未來十年,我們想從今天的4.5%要上升到15%,要增加10個以上百分點。

衡量一個大國金融市場是不是國際金融中心,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外國投資者的佔比,這很重要。美國市場上,外國投資者佔比15%,因爲美國的內生性資本力量太強大了,它佔15%就不得了。到倫敦市場佔60%,東京市場40%,倫敦市場是高度國際化的市場。中國的經濟結構、市場結構和美國有點類似,我們內生性資本巨大,力量很大,不可能設想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市場佔40%,我認爲幾乎不可能,但是達到15%是可能的,也就是和美國的市場結構有某些類似。達到15%,我認爲中國市場就是個高度開放的市場,就是個國際化的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