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北京报道 数字人民币预付资金监管应用落地试点地区、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布局智能合约专利、权威人士表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潜在应用场景很广泛…

近期来自多方面的信息显示,数字人民币正在加紧布局智能合约的应用,打造“生态服务平台”也引发业内猜想:数字人民币或正致力于打造一个智能合约的开源社区。

“强调生态服务平台这个概念可能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想打造一个开源社区,数研所提供平台和开发接口,制定基本规则,有实力的机构可以研发各类型的智能合约接入,用户就像逛商店一样,根据需要选择一款智能合约,实现多元化支付需求。”业内人士表示。

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动作频频

智能合约是一种用计算机语言记录条款并由程序自动执行的合约。数字人民币通过加载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实现可编程性,使数字人民币在确保安全与合规的前提下,可根据交易双方商定的条件、规则进行自动支付交易,促进业务模式创新。

今年5月,采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的预付资金应用在深圳福田落地。专家分析,一直以来,传统预付式消费存在终止消费退款难、停业关门追偿难、消费维权举证难等痛点。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可以赋能监管手段,达到预付交易信息完备、环节透明的目标,并提供了预付资金安全保障,将“预付费”风险降至最低,防止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比如将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应用于购买教育培训机构服务的预付消费:消费者使用数字人民币付费后,预付资金将被“冻结”在数字人民币钱包中,可按照上课次数等不同核销方式、通过数字人民币底层技术实现预付资金“一笔一清、一课一释”。如因机构问题无法履约,当消费者申请预付费退款时,平台可以实现未核销金额的快速退款,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

无独有偶,近期公开数据显示,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申请了8篇标题含有“智能合约”字眼的专利,大部分于2021年申请,涵盖的技术多为智能合约底层技术方案,具体包括智能合约的注册方法和执行方法。

专家认为,近期动作显示,数字人民币加载智能合约的应用推出时机日益成熟。

打造开源生态赋能多方智能化支付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创新部总经理吕远表示,通过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搭建的智能合约生态服务平台,也可支持跨机构互联互通,为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治理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支持,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开放的生态环境。

“生态”一词在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过程中被官方频繁提及。2021年央行发布《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指出,要打造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不断探索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数字人民币应用新模式。

上述分析人士认为,数字人民币加载智能合约应用前景广阔。比如预付类应用可以帮助防范商家资金挪用,实现透明监管,“对于政务管理而言,智能合约用处也非常大,比如,在财政补贴、科研经费等定向支付领域,通过智能合约能够限定支付用途,实现对公共资金的全链路监控,提升政府资金效用”。

不少试点地区已关注到了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为地方政府政务治理提供助力的可行性,纷纷表示支持探索研发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

2021年12月,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办发布会时相关官员表示,海南探索的方向包括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等安全合规创新应用。2022年4月,《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提出,积极鼓励智能合约技术在数字人民币领域的融合应用,率先建设基于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公共平台,服务数字人民币的全场景应用,打造新型商贸流通形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