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6日讯(记者 黄靖斯)紧抓注册制下投行执业能力,在重点关注撤否率高、罚单多、负面舆情多的监管基调下,上半年保荐机构执业成色正迎来全方位的“拷问”。

在总体科学、合理的发行节奏之下,2022年前半程,资本市场交出的IPO股权融资成绩单依旧可圈可点。截至6月30日,IPO发行上市新股171只,首发募资3119亿元,同比大增46%。融资规模再上台阶的同时,上市企业“带病闯关”“一查即撤”现象是否好转?

易董数据显示,上半年A股共有148家拟上市企业止步IPO,其中主动撤回的有133单,被否项目的有15单,终止总数与2021年(143单)同比持平,九成的过会率也和去年总体相当。根据易董口径,上半年沪深两市IPO被否率(被否数量/审核家数)为4.19%。

作为企业密集上市的大本营,创业板IPO撤回同样高企,上半年共有65单撤材料,占比接近五成,而这也与创业板申报数量较多有关。北交所和科创板分别为22单和21单,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则各有14单和11单。“报得多,撤回的就多”这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属于正常现象。上述撤回项目归属45家券商,券商家数和2021年基本持平。撤单数居前的券商分别为:海通证券(9单)、国泰君安(8单)、中信证券(8单)、西部证券(7单)、华泰联合证券(7单)。

上半年15单IPO被否项目同样接近半数来自创业板(7家),上交所主板为5家,深交所主板有3家,北交所和科创板上会企业均保持着零失误的纪录。保荐承销商中,国信证券被否项目3家排名第一,西部证券和中天国富各2单排在第二,浙商证券、民生证券、招商证券、安信证券、国融证券、华西证券、中德证券和东兴证券也各有1单。

被否IPO大增五成,撤否半数来自创业板

各板块的撤回情况总体也符合“报的多,撤的多”,IPO发行节奏较为活跃的创业板撤回率同样居高不下,上半年共有65家拟上市企业撤材料,占比接近五成,北交所和科创板撤回数相当,分别为22单和21单,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则各有14单和11单。

值得注意的是,6月29日创业板拟IPO企业密集撤单的情况曾引发关注,一天内瑞能股份、联智科技、朗夫科技、智特奇、博大科工、宝宝巴士6家企业先后撤材料,刷新创业板年内单日撤材料数纪录。“报的多,撤回的就多”这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属于正常现象。

分月份来看,今年上半年月均撤回单数为22单,除2月IPO发行受春节假期影响外,撤回节奏在月份分布上总体较为均匀。总体来看,3月和6月各迎来了IPO撤回单数的小高峰,撤材料数分别为34家和29家。记者注意到,A股IPO申报提速或是6月IPO撤单数达到年内次高峰的主要原因。6月至今,A股新增申报IPO项目数连攀高峰,近半月新增家数已接近400家,这其中也数创业板和北交所发行最为活跃。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医药生物、信息技术、食品饮料、通信及电子等IPO发行的热门赛道同时也是企业“临阵”撤回的重灾区。作为上半年唯一一家撤回IPO的券商,万联证券位列其中。继今年1月IPO中止审查后,万联证券于3月16日撤回A股发行申请,原因系公司战略规划调整,未来将择机重启IPO。

除了撤单外,IPO被否率也是业内颇为关注的指标。今年A股有15单IPO项目遭到否决,较去年同比大增50%,总体被否率为4.19%。从板块分布情况来看,创业板被否数量依旧高企,上半年被否家数为7家,占比近五成,被否率4.55%;上交所主板被否家数为5家,被否率21.74%;深交所主板有3家,被否率为8.57%;北交所和科创板上会企业均为全数通过。

从名单来看,多家“带病闯关”的拟IPO企业赫然在列,其中也包括二度闯关“失利”的木业股份和环洋股份。发审委对木业股份提出的问题涉及产业定位、关联交易、资金往来以及应收代垫款等;独环洋股份则因其立性和盈利真实性受质疑。

报得多撤得也多?西部证券7单撤回成特例

IPO撤回企业密集出现,背后保驾护航券商投行的执业质量同样成为关注焦点。上半年133单撤回项目被45家券商承包,涉及券商家数(42家)和2021年基本持平。

总体来看,撤单数居前的基本为IPO保荐承销大户,撤单数前十的券商分别为:海通证券(9单)、国泰君安(8单)、中信证券(8单)、西部证券(7单)、华泰联合证券(7单)、国信证券(6单)、中信建投证券(6单)、国金证券(5单)、长江保荐承销(4单)、长城证券(4单)、申万宏源承销保荐(4单)、开源证券(4单)、华创证券(4单)和中金公司(4单)。

保荐大户之外,撤单数居前的投行中也较为罕见地出现了中小券商的面孔,这其中,西部证券独揽7个撤单项目在一众头部券商中显得格外惹眼。IPO项目屡屡失手、被北交所口头警示、撤单数居高不下,2022年投行业务突遇“水逆”或是摆在西部证券面前最为现实的难题。

5月6日,因信息披露违规,西部证券与辅导的天济草堂同被北交所口头警示。此外,随着红星美羚、恒茂高科IPO被否,西部证券今年保荐的前2单IPO项目全部折戟。至6月,随着晨光电缆及山外山的先后过会,西部证券IPO承销项目才实现零的突破。

国信证券被否数最多,3家券商被否率高达100%

2022年上半年被否项目达到15家,较2021年的10家同比骤增了50%,这对部分“带病申报”的发行人及背后的中介机构无疑起到了更强的威慑作用。

11家主承销商承担了15家被否项目的保驾护航工作,名单中多为中小型券商。国信证券被否项目3家排名第一,西部证券和中天国富各2单排在第二,浙商证券、民生证券、招商证券、安信证券、国融证券、华西证券、中德证券和东兴证券也各有1单。

2022年,国信证券投行业务开局“状态”不佳,不仅收下今年首单IPO“折戟”项目,被否项目数在行业中也位居第一,3单“失手”项目分别为博隆技术、亚洲渔港和兴禾股份。其中,博隆技术被质疑是否存在集体资产流失、实控人认定、收入确认是否准确、跌价准备计提等问题;亚洲渔港的硬伤集中在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收入的真实性、内控是否完善、资金往来方面;兴禾股份被“打回”的原因是不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或信息披露要求等。

相比之下,中天国富、国融证券和华西证券或更显捉襟见肘,这3家券商上半年IPO被否率高达100%,真实演绎了“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其中中天国富被否项目为九州风神和北农大,国融证券被否项目是电旗股份,华西证券的被否项目是湖山股份。

前掌门人余维佳出走带来的高管动荡余震,似乎让中天国富强势的投行业务蒙上阴影。2单IPO项目悉数“折戟”之外,由“狼性”转为“佛系”似乎也是这家新锐投行给行业带来的新印象。因未勤勉尽责督促发行人按照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今年年初,中天国富及保代因鑫甬生物体验了一把一案“多罚”。保代流失也接踵而至,中天国富保代数量由年初的95人减少至当前的66人,缩水超过三成,也一度成为今年以来保代人数减少最多的券商。

对保荐机构而言,撤否率高企除影响自身保荐承销工作的推进外,更有可能招致监管的专项检查。今年5月,证监会在系统内印发了《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现场检查工作指引》,以强化现场检查为着力点,意在督促券商提高内控合规质量。“工作指引”明确五种应当开展检查的情形,包括投行项目撤否率高、投行执业质量低、负面舆情数量多影响大、承销公司项目违约率高、因投行业务违法违规被处罚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