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日報

交匯點訊 近期,省政府出臺《江蘇專利獎評獎辦法》(以下簡稱《評獎辦法》),將於今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江蘇專利獎怎麼評?獎勵力度有多大?如何通過專利獎勵制度激勵創新發展?7月6日上午,省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對《評獎辦法》進行解讀。

持續激勵創新,專利獎不斷“升級”

發佈會上,省知識產權局局長支蘇平公佈一組數據:1-6月,全省發明專利授權量4.2萬件,同比增長37.0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近20個百分點,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45.64件,繼續保持全國省區(不含直轄市)第一。

數量領先的同時,我省高質量專利也競相湧現。在歷屆中國專利獎的評選當中,江蘇累計獲獎768項,其中金獎40項、銀獎31項、優秀獎697項,獲獎總數位居全國前列。

“這跟我省專利獎的激勵、創造、引導作用密不可分。”支蘇平介紹,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省就在全國較早建立了專利獎勵制度,有關部門相繼開展了優秀專利項目和“省十大傑出專利發明人”評選,累計表彰優秀專利項目851項、傑出和優秀專利發明人120名。2015年,“省十大傑出專利發明人”獎項變更爲“江蘇省專利發明人獎”,並“升級”爲省政府獎項,累計表彰專利發明人獎30名。2021年,“江蘇省專利發明人獎”調整爲“江蘇專利獎”,“項目獎”被納入其中“升級”爲省政府獎項,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於激勵創新創造的高度重視。

對發明人、設計人給予獎勵,是多年來江蘇專利獎勵制度的特色,有力促進了創新人才脫穎而出。歷年來獲得獎勵的150名發明人、設計人,有奮戰在產學研一線的研發人員,也有深耕實驗室數十載的老教授,還有掌舵企業創新發展的企業家。比如南京理工大學王澤山院士就是2003年表彰的十大傑出發明人,省建科院教授繆昌文、康緣藥業董事長肖偉、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沈其榮等發明人都先後獲得了專利獎,此後他們也相繼入選兩院院士,充分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

加大獎勵力度,每屆獲獎總數增至90項

“此次優化知識產權獎勵政策、加大對優秀專利成果和創新人才的獎勵,對於推動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支蘇平介紹,《評獎辦法》是對《江蘇省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的貫徹落實,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制度安排,其主要特點體現爲“四個更加”,即評審組織更加規範、獎項設置更加合理、評選程序更加嚴謹、激勵措施更加完善。

記者看到,《評獎辦法》全文共二十四條細則,對評獎範圍、獎項設置、組織領導、申報條件、推薦方式、評選程序、獎勵標準和表彰形式等八個方面進行細化明確。

在獎項方面,明確設置了江蘇專利金獎、銀獎、優秀獎和發明人獎。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沈仕俊介紹,原來的“江蘇省專利發明人獎”不超過10項,調整後的“江蘇專利獎”,金獎不超過10項、銀獎不超過20項、優秀獎不超過50項、江蘇發明人獎不超過10項,每屆獲獎總數達90項。“此次調整有效提升了江蘇專利獎勵制度的含金量和社會影響力,對推動我省專利工作實現新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除了獲獎總數,江蘇專利獎還提升了對優秀專利項目的獎勵力度。《評獎辦法》明確,對每屆江蘇專利獎金獎、銀獎、優秀獎項目分別給予每項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對獲得發明人獎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每人2萬元的獎勵。

“江蘇的獎勵力度在全國是排在前列的。”省財政廳行政政法處處長、一級調研員趙學羣介紹,除了江蘇專利獎,我省對榮獲中國專利獎的江蘇專利權人也有相應的配套獎勵,對榮獲中國專利金獎、銀獎、優秀獎的分別給予每項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獎勵,對榮獲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銀獎、優秀獎的分別給予每項50萬元、25萬元、10萬元獎勵。

激勵高水平科技創新,培育高價值專利

優化獎勵政策、加大獎勵力度,將更加激勵高價值專利創新和成果轉化。

記者瞭解到,爲提高專利“含金量”,近年來我省持續開展高價值專利佈局,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已支持先聲藥業等單位圍繞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節能環保等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羣,組建高價值專利培育示範中心,全省累計達99家。

而高價值專利的源頭是高水平的科技創新。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楊小平表示,立足新發展階段,省科技廳將聚焦科技強省建設,圍繞“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等四個方面積極探索,積極爭創國家實驗室(基地),高標準建設領域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進一步加強重大科研設施的預研籌建,推動更多國家級科技平臺落戶江蘇,爲實現高水平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有了知識產權高水平成果,還需打通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渠道。支蘇平介紹,省知識產權局紮實推進專利轉化專項計劃,支持25個高校院所、10個產業園區建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4個設區市建設專利轉化引領城市,目前已形成覆蓋全省的促進專利轉化運營網絡。今年1-6月,全省轉讓專利2.7萬件,支持1493家中小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獲得融資137億元。

高等學校是知識產權創造與運用的重要力量。“省教育廳及全省高校將堅持‘四個面向’,着力培育一批高價值專利,加快知識產權向現代生產力轉化。”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張兆臣表示,將強化高校與政府、行業、企業有效對接,共建各類科技創新平臺,鼓勵科研人員對接“揭榜掛帥”及“訂單式”需求,開展有組織科研;引導高校創新高價值專利培育機制,探索社會資本早期投入的模式;支持高校建立知識產權運營中心、信息服務中心,與企業聯合建立技術服務機構,提升知識產權成果的產出和轉移轉化綜合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