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疫情衝擊青年和農民工就業,保中小企業援企穩崗

疫情對企業勞動力需求造成了很大影響,尤其是中小企業所受的衝擊更大,在就業市場中承受着更大的壓力,當前解決中小企業生存危機迫在眉睫。

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調查失業率來看,青年和農民工是在此輪疫情中受影響最大的兩大羣體,我國的積極就業政策急需採取更加有力措施,通過保中小企業生存來穩定和創造就業崗位,從而降低這兩個羣體的失業率。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近日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舉辦的首屆“穩經濟、保就業”勞動與民生夏季論壇上表示,疫情對企業勞動力需求造成了很大影響,尤其是中小企業所受的衝擊更大,在就業市場中承受着更大的壓力,當前解決中小企業生存危機迫在眉睫。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學部委員蔡昉表示,當前需關注16~24歲青年羣體,他們的消費支出水平要遠高於平均人口的消費支出水平,如果不能及時應對這個羣體的高失業率,那麼將影響我國的消費需求和經濟復甦,更長期來看,還會使我國受需求制約的經濟增長更爲艱難。

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蔡昉表示,美聯儲曾經使用“薩姆法則”來判斷經濟走勢,即最近三個月失業率的平滑水平,如果比過去10個月、12個月中任何一個失業率水平高出0.5個百分點,意味着宏觀經濟進入了下行的區間。借鑑這一法則,我國4月份的調查失業率已經到6.1%,比起過去10個月的最低點提升了遠遠不止0.5個百分點,因此可以判斷,目前我國宏觀經濟仍然處於下行的區間中。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5月調查失業率數據顯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爲5.9%,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外來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爲6.6%,其中外來農業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爲6.2%。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爲18.4%。

蔡昉表示,我國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出現了比較嚴峻的徵兆,今年4月份爲6.1%,是2018年1月城鎮調查失業率數據發佈以來的第二高點,第一高點是2020年2月份的6.2%,青年失業率更是在5月份達到了18.4%,這個水平大幅度超過了往年7~9月的畢業季。外來戶籍人口的失業率也從2月份開始超過平均失業水平,在此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農民工失業率高於城鎮居民失業率的情況,這足以說明就業形勢比較嚴峻。

蔡昉認爲,農民工除了失業率攀升,還出現了退出勞動力市場(即返鄉)的特殊情況,儘管他們返鄉以後還是有一些就業,顯然這相對在外就業的勞動生產率是低的,說明這個羣體受到的衝擊是比較大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表示,當前青年人失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是比較大的,今年高校畢業生超過了1000萬,同時從2019年到現在,海外留學的回國人員也創了新高,每年都超過80萬,疫情這兩年大學畢業生出國留學也受到了一些影響,這幾個供給因素疊加起來,增強了年輕人就業的競爭壓力。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在疫情影響下,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吸納就業能力有所下降,同時年輕人求職更傾向於穩定性強的崗位,加劇了供需矛盾。今年我國大學畢業生達到1076萬人,隨着畢業季的到來,大學畢業生集中進入勞動力市場,可能會進一步加重就業壓力。

從中國就業研究所的藍領就業景氣指數來看,2020年受到疫情衝擊,受國際貿易大幅度增加的影響,藍領指數從2020下半年開始回升,但從2021年二季度開始又大幅度下降,目前藍領指數從5.05跌到了1.77以上。

曾湘泉表示,疫情對企業勞動力的需求產生了較大沖擊,尤其是對中小企業的衝擊更大,表現爲招聘公司數量的減少、崗位數的減少、人員數的減少等。中小企業的景氣指數在2022年已經到了歷史新低,甚至低於2020年2月疫情暴發之時。

“保就業”和“保生活”並舉

蔡昉認爲,在這一次勞動力市場受到衝擊的情況下,特別是農民工和青年羣體受到衝擊的情況下,很可能自然失業率未來會有所提升,如果當前的週期性失業應對不夠及時,時間拖得太長,自然失業率提高的趨勢難以避免。

曾湘泉表示,中小企業的就業景氣指數和藍領指數在排除季節性因素之後持續下降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與企業經營狀況有關係,即現有企業招聘需求的增加或者減少,另一方面是中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小微企業註銷的數量佔到了總註銷數量的90%以上,這說明當前中小企業就業市場承受更大的壓力,解決中小企業的生存危機迫在眉睫。

他建議,借鑑國際經驗來進一步保企業生存,對中小困難企業延後還債期限,增加存活壽命。比如,疫情期間,印度儲備銀行將資不抵債的門檻從10萬印度盧比提高至100萬印度盧比。同時,所有新的資不抵債案件將延後六個月。沙特也規定還債時間延後六個月,並給所有過了這一期限後同意償還債務僱主的員工每人提供3個月工資的60%補貼。

“‘保就業’和‘保生活’並舉,應研究構建低收入家庭羣體收入申報系統,據此發放現金補助或消費券,緩解因疫情衝擊造成的生活困難。”曾湘泉說。

付凌暉表示,下一步還是要落實好穩定經濟大盤的各項措施,促進經濟的穩定恢復,增強就業的吸納能力。同時,要加強援企穩崗,緩解企業的暫時性困難,渡過難關,穩定就業崗位。還要做好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勞動力市場供求有序銜接。同時,還要積極推動產業升級發展,創造高質量就業崗位,爲大學生就業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蔡昉建議,在應對沖擊中打造積極就業政策3.0版,即統籌運用一系列宏觀經濟工具,通過對積極就業政策在宏觀政策工具箱中位置的調整,以就業爲中心,以調查失業率爲核心的就業相關指標爲依據,把勞動力市場各類信號納入宏觀經濟預警機制和政策抉擇中,予以考量、決策和執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