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統治時期,土地兼併嚴重,全國一大半的農民因爲無田而四處流亡。

與之同時,朝廷的賦稅卻沒有減少。很多貧苦百姓爲了繳納朝廷的賦稅、徭役,不得不賣兒賣女。可即便是這樣,窮苦人也依然無法承擔朝廷的賦稅和徭役,悲慘的生活望不到盡頭。

很顯然,老百姓不會坐等死亡降臨。爲了活下去,他們只能用暴力反抗官府!

可以說,此時的大唐就如同一堆枯草,只要一顆小火苗,就會燃起熊熊烈火。

875年初,點燃火苗的人出現了。

這個人叫王仙芝,原本是私鹽販子。他見到統治集團荒淫無度,民心可用,便聚集了幾千百姓,在山東鄆城發動了起義。


起義成功後,王仙芝又攻佔了曹州(今天的宇宙中心曹縣),在河南、山東交界區域站穩了腳跟。

正常情況下,如果地方爆發農民起義,官府應該在第一時間派兵鎮壓。

但可笑的是,王仙芝起義後,不管是遠在長安的唐僖宗,還是唐朝在山東、河南的地方節度使,居然都對王仙芝視而不見。

有人造反,朝廷不管不顧,導致的後果自然是有更多的跟風者仿效。

同年四月,浙西軍的士兵因爲不滿節度使趙隱剋扣軍餉,聚衆造反。

這夥叛軍,聚集了上萬人,攻陷蘇州、常州等地,把浙西、福建地區鬧翻了天。

到了六月,一個更猛的人出現了。這個人叫黃巢,造反前的職業也是私鹽販子。


黃巢起義後,隊伍很快就發展到數萬人。並在拿下鄆州(山東鄆城)後,與王仙芝順利會師。

聽聞河南、山東、浙江、福建均爆發了大規模叛亂事件,唐僖宗這才意識到嚴重性。

爲了鎮壓叛亂,僖宗任命平盧節度使宋威爲諸道行營招討草賊使,率領淮南、忠武、宣武等五軍節度使,以及三千禁軍和五百鐵甲騎兵鎮壓起義軍。

實事求是地說,爲了平叛,唐僖宗拿出了十足的誠意。起義軍在與唐軍交手後,被打得丟盔棄甲,死傷慘重。

但前面說了,王仙芝和黃巢起義的背景是老百姓的生活看不到希望。如果唐僖宗不能解決民生問題,起義就不可能被完全撲滅。

所以,唐軍在取得初期勝利後,很快就陷入了不管怎麼剿,始終消滅不了義軍的困境。

眼瞅着蕩平叛亂遙遙無期,宋威便給僖宗上了一道奏摺,說王仙芝已經被自己剿滅,要求禧宗遣返諸鎮兵馬。

收到宋威的奏摺,禧宗信以爲真,在沒有核實的情況下,就把兵馬遣散了。

可是,禧宗還沒高興幾天,王仙芝就又開始上躥下跳,四處出擊。而這時候,原本負責鎮壓起義軍的唐軍已經返回了各自的藩鎮。

沒辦法,爲了鎮壓王仙芝和黃巢,禧宗不得不再次下旨,令各鎮軍士再去平叛。

想想看,你已經下班了,正躺在舒服的沙發上打遊戲。結果老闆打電話,讓你回公司再加個班。你會是什麼心態?

肯定是罵罵咧咧的嘛!

脾氣爆的人,直接就不去。即便去了,到了公司,也不會老老實實工作。

當時的唐軍就是這種情況。

在前去平叛的路上,罵聲不斷,見到起義軍也是出工不出力,坐視王仙芝和黃巢不斷壯大。

趁着這個機遇,王仙芝連續攻佔陽翟(河南禹州)、汝州(河南汝州)等地,直逼唐朝的東都洛陽。

而此時的洛陽,只是一座空城。

876年形勢圖

當時,要不是王仙芝擔心被唐軍包圍,主動放棄攻打洛陽。可能此前已經淪陷了無數次的洛陽,又要淪陷了。

放棄攻打洛陽後,王仙芝調轉馬頭,朝着如今的湖北武漢殺了過去。

到了876年底,王仙芝的部隊橫掃今天的鄂豫皖三省。算上黃巢的部隊,起義軍的規模擴充到了三十萬人。

而在王仙芝和黃巢大殺四方的同時,唐僖宗又在幹什麼呢?

當時的禧宗,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他命令各地節度使平叛,可節度使們心懷鬼胎,都是坐觀其變,不想賣命。

眼瞅着武力解決不了問題,禧宗只好詔安。

表示只要王仙芝投降朝廷,就封他爲神策左軍押牙,兼任監察御史。

還別說,這招好使。在朝廷的詔安下,王仙芝很快就投降了。

在王仙芝看來,自己造反就是爲了富貴,然後衣錦還鄉。現在富貴到手,自己也是朝廷命官了,也就沒必要再造反了。

可是,由於唐禧宗只詔安了王仙芝,沒有給黃巢也封個一官半職。

並且,王仙芝的部下也都沒有得到封賞。

因此,當求官不得的黃巢氣急敗壞地暴揍了王仙芝一頓,並號召衆人不要被朝廷的蠅頭小利矇蔽雙眼後,王仙芝迫於無奈,也就只好拒絕了朝廷的招安,又開始流竄。

這場事件後,爲了避免尷尬,王仙芝帶着自己的人馬繼續在荊湖一帶攻城略地,黃巢則回到山東活動。

見王仙芝和黃巢分兵,唐僖宗下詔免除宋威的職務,任命曾元裕爲諸道行營招討使,專心對付王仙芝。

曾元裕到了前線後,見王仙芝部隊的軍紀比唐軍還爛,經常對老百姓燒殺劫掠,引起民衆的強烈不滿。

於是,他就主動出擊,大破王仙芝軍,斬殺五萬多人,並砍了王仙芝的腦袋。

878年二月,歷時三年的王仙芝起義,被唐朝平定。

878年形勢圖

王仙芝被打敗後,唐軍隨即把矛頭對準了黃巢。

見情況不妙,黃巢躲避鋒芒,南渡長江,流竄到了今天的浙江、福建一帶。

878年十二月,黃巢在積蓄一定實力後,攻陷了福州。

聽聞福州淪陷,唐僖宗任命宰相盧攜推薦的高駢爲鎮海軍節度使,全權負責鎮壓黃巢。

高駢到了東南後,完全不像其他坐觀其變的節度使,而是對着黃巢一頓瘋狂輸出,接連逼降了黃巢的十幾員部將,打得黃巢狼狽逃竄到了今天的廣州地區。

到了廣州後,黃巢見部隊人心不穩,便派人給朝廷送了一封信,表示只要唐僖宗封自己爲天平軍節度使,他就歸順朝廷。

但唐僖宗認爲,黃巢的老家就是天平軍,如果讓他回老家擔任節度使,那天平軍還不變成獨立王國了。

於是,唐僖宗就拒絕了黃巢的要求。

見禧宗拒絕自己,黃巢又表示,只要朝廷封自己爲廣州節度使,他也可以歸順。

其實,黃巢的這個要求不過分。對唐朝也是有利的。當時另一個宰相鄭畋就認爲,黃巢已經摺騰五年了,鬧得是民不聊生,國庫空虛。現在國家亟需休養生息,而廣州雖然有點外貿收入,但終究是個偏僻之地。如果能用一個廣州節度使就把黃巢圈養在嶺南,這對大唐明顯是利大於弊。

鄭畋提出觀點後,唐僖宗認爲可行,把廣州給黃巢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可是,盧攜卻堅決反對。

盧攜爲啥要反對鄭畋呢?

一方面,這兩人是冤家。盧攜和鄭畋從來就沒有因爲一件事而達成共識。

另一方面,高駢是盧攜推薦的。盧攜覺得只要高駢再努力一把,一定能夠滅了黃巢,自己就能得到封賞。而反之,如果黃巢被招降了。他就撈不到功勞了。

所以,他便極力反對招降黃巢。

唐僖宗見兩個宰相意見不一致,只好中和了二人的意見,表示黃巢投降後,可以封他爲率府率。這是一個正四品上的職務,工作是負責太子東宮的安全。

黃巢那邊,談了幾個月,結果卻只得到一個弼馬溫,自然是大怒不已。

於是,黃巢就帶着部下,離開廣州,進入今天的湖南,並在攻陷潭州(長沙)後,屠殺了城中的數萬唐軍,以這種極端方式向唐朝示威。

879年形勢圖

在潭州休整一段時間後,黃巢又沿水路繼續向北活動,攻佔了今天的湖北荊州,並在荊門地區與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率領的唐軍大戰了一場。

這一戰,唐軍估計是害怕戰敗後被屠殺,所以爆發了驚人戰鬥力,打得黃巢慘敗,幾乎將義軍剿滅。

可是,就在唐軍只要再努一把力,就能把黃巢軍斬殺殆盡時,劉巨容卻收兵不打了。

爲什麼不打了呢?

因爲唐朝皇帝的德性,劉巨容很清楚。

當敵人強大時,皇帝眼裏的節度使,都是大唐的忠臣。

可一旦敵人沒有了,功勞大,貢獻大的節度使就變成了皇帝眼中的逆臣。

就算節度使不想造反,皇帝也會找茬,想盡辦法把節度使弄死。

劉巨容不想被皇帝飛鳥盡,良弓藏,便決定養寇自重。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節度使想養寇自重,而是皇帝不信任他們,迫使他們爲了保命,不得不這麼幹。

880年形勢圖

黃巢那邊在一場大敗後,跑得飛快,一溜煙就渡過了長江。並皖南、浙西招兵買馬,又把部衆發展到了近二十萬人的規模。

消息傳回長安後,僖宗聽說黃巢又流竄到了高駢的地盤,立即提拔高駢爲諸道行營兵馬都統,出兵鎮壓。

老仇人見面,自然免不了一場大戰。但黃巢這次依舊打不過高駢,再次被吊打。

見自己實在打不過,黃巢只好使出詐降計。

對於黃巢的詐降,高駢當然是不信的。但爲了剿滅黃巢,他還是順水推舟答應了。

按照高駢的設想,他準備乘黃巢放鬆警惕的時候,發動突襲。

可是,黃巢的部隊在修養了一段時間後,戰鬥力卻突然暴漲,居然打敗了高駢。

一場大敗後,高駢見打不過,便也開啓了養寇模式。

鄭畋聽說這件事,便以此嘲諷盧攜。氣的盧攜與其大吵一架。

僖宗聞之大怒,便以宰相相爭,難爲天下表率爲藉口,將二人全都免去宰相之職。

後來,盧攜因爲與宦官的關係,被禧宗重新起用爲宰相。鄭畋則被禧宗委任爲鳳翔節度使。

解決了宰相內耗問題後,禧宗下詔,讓高駢出兵。可高駢認爲自己兵強馬壯,禧宗不敢拿自己怎麼樣,死活就是不出兵。

堂堂的諸道行營兵馬都統,全國兵馬總指揮都不追剿黃巢了,唐朝的其他節度使自然也是紛紛效仿,作壁上觀。

就這樣,黃巢在無人圍剿情況下,帶領大軍渡過長江,一路上通過招兵買馬,把部隊規模擴充到了六十萬。

到了880年九月,黃巢抵達洛陽外圍。

駐守洛陽的唐軍見情況不妙,主動燒了洛陽的安喜門,並在大肆劫掠一番後跑路。

黃巢趁虛而入,輕鬆拿下洛陽。

與之同時,河中爆發兵變。參與兵變的軍士在將領王重榮的帶領下,舉兵造反,把河中城洗劫了一番。

唐朝的河中,就是今天的山西蒲州。這是從關東進入關中的要道。

如果河中守不住,潼關也沒必要守了。


眼瞅情況不妙,唐僖宗趕緊召開廷議,讓宰相和文武百官商議禦敵之策。

河中的問題好解決,給王重榮加官進爵,把叛軍的首領籠絡住,叛亂就能暫時平息。

難的是怎麼對付黃巢。

此時此刻,潼關守軍才一萬多人。而黃巢有幾十萬大軍,這仗根本沒法打。

因此,羣臣對這個問題均是默不作聲。

禧宗見到大家都不吭聲,急得直接在朝堂上嚎啕大哭。

見此情形,宦官田令孜站了出來。

他對禧宗說,當年安祿山造反時,玄宗皇帝就曾經前往蜀地巡幸。現如今打不過,咱們也可以往蜀地跑。

田令孜說完後,宰相豆盧璩也隨即表態附和田令孜。

豆盧璩的話,綜合起來就是兩點意思。

第一,當年哥舒翰有十幾萬大軍,尚且沒有能守住潼關。如今黃巢有六十萬大軍,而我們在潼關卻沒有十幾萬大軍。所以,跑路不丟人。

第二,現在節度蜀地的陳敬瑄等人,都是田令孜早先安排的心腹,信得過。所以,現在去成都巡幸,完全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僖宗見衆人都建議跑路,心裏本來也想跑。

但爲了面子,他還是拒絕了田令孜、豆盧璩的建議,表示不能不戰而逃,要與黃巢在潼關決戰一番。

明知道打不過,禧宗爲什麼不直接跑路呢?

這是因爲,禧宗知道如果直接跑路,他會被貼上是一無是處的昏君標籤。可如果是先派軍抵抗,向天下人展示態度,然後再前往蜀中,那他的歷史評價就會稍微好一些。

畢竟,打不過和不戰而逃是兩碼事。

什麼是政客式的虛僞?這就是例子。


定下應對策略後,禧宗任命田令孜爲平叛總指揮,並從神策軍徵調三千名弓弩手,交由田令孜的親信張承範指揮,前往潼關鎮守。

聽說皇帝讓自己帶三千神策軍增援潼關,張承範直接傻眼了。

三千人頂什麼用?此時此刻,對面的黃巢可是有六十萬大軍啊!

並且,神策軍都是些什麼玩意,難道皇帝不知道?這些個紈絝子弟,平時站站儀仗,搞搞政變還行,打仗能指望他們?

所以在出徵當天,張承範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向唐僖宗哭訴道:對面幾十萬大軍,我們這幾千人去了,怕是也頂不了多久。陛下您還是要再派援軍和軍餉來啊。

聽完張承範的哭訴,禧宗隨即表示,你們先前往潼關據守,朕馬上派大軍支援!

然而,唐禧宗原本就是想做做樣子,根本不指望能守住通關,他又怎麼可能真的派出大軍和軍餉支援呢?

所以事後,禧宗除了派出一直兩多千人的支援外,就再也沒派任何增援了。

五天後,黃巢大軍向潼關發動攻擊,張承範率潼關唐軍堅守了兩天兩夜。

打到第三天,守軍的弓箭全部射完,就連守城的石頭也全部砸完了。無奈下,張承範只好帶領殘兵逃回長安。

在退回長安的路上,張承範遇見慢慢悠悠的援軍,心裏頗爲不滿。後又見兩千多援軍,各個都穿着華麗的裘皮大衣,更是勃然大怒。

這一個個的,哪有一點軍人該有的樣子!

一怒之下,張承範胸中的怒火噴薄而出,對援軍大罵道:老子在前線浴血奮戰,這些紈絝子弟居然穿着裘皮大衣招搖過市,還有天理嗎!

於是,這位原本的大唐勇士,瞬間就變成了一條惡龍,下令搶劫了援軍,並甘願充當黃巢的嚮導,殺向了長安。


長安方面,聽說潼關失守,軍隊譁變,田令孜立即安排五百名禁衛軍,護衛唐僖宗和幾位親王,以及受禧宗寵愛的嬪妃,離開了長安。至於滿朝文武和長安老百姓,禧宗就像當年的玄宗一樣,把他們都拋棄了。

想當初,玄宗跑路時,老百姓得到消息,都是向西跪拜,祈求皇帝能殺回來。

現如今,經歷了百年戰亂,老百姓對皇帝出逃已經習以爲常。於是,當禧宗跑路後,得知消息的老百姓不再向西跪拜,而是在第一時間衝進大明宮,搶劫皇帝的金銀珠寶。

至於文武百官和李唐宗室,有的直接在家裏自殺了,比如盧攜。

有的則奪門而逃。因爲這些人知道,如果自己被黃巢逮住,肯定沒好果子。

不過,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沒能逃脫,又被黃巢的軍隊俘虜。

880年十二月,黃巢大軍進入長安。

同月,黃巢下令將活捉的李唐宗室處死。

屠殺了皇室宗親後,黃巢在大明宮含元殿登基稱帝。建國號大齊,改元金統。

881年形勢圖

稱帝后,黃巢組建朝廷。他對唐朝的文武百官很厭惡,便下令四品以上官員一律罷黜,並將自己厭惡的,不在第一時間歸附自己的官員,一律處死。

在這場大清洗中,很多老百姓受到牽連。一時之間,整個長安,屍體堆積如山,街上臭氣熏天。老百姓開始反感黃巢。

881年初,黃巢在長安胡搞的消息傳到蜀地。

唐禧宗得知後,號召天下兵馬入京勤王。

但除了曾經是宰相的鳳翔節度使鄭畋外,沒有一個節度使響應。

無可奈何之下,禧宗只好拿出真金白銀,這才調動了一些節度使的積極性。

不久後,鄭畋被任命爲京城四面諸軍行營都統,負責指揮涇原軍和朔方軍反攻長安。

黃巢在得知唐軍的動向後,派出五萬人攻打鳳翔。

這一戰,黃巢軍大意輕敵,以爲鄭畋只是一介書生,不會打仗。結果,中了唐軍埋伏。

一場惡戰下來,兩萬黃巢軍被斬殺,屍體連綿數十里,景象慘不忍睹。

消息傳回長安,有個讀書人在尚書省的大門上寫詩,嘲諷黃巢的失敗。

這事被黃巢知道後,下令搜捕全城,將會寫詩的讀書人擒拿歸案。最後,約三千多會寫詩的讀書人被殺。

黃巢如此胡搞,讓他瞬間得罪了兩批人。

一是唐朝的官員和士人,二是關中地區的普通老百姓。

而失去了官員、士人和老百姓的支持,黃巢也因此由盛而衰,開始走下坡路。


後來,見黃巢由盛轉衰,原本還與他勾勾搭搭的河南、河中等地的節度使,紛紛與其劃清界限。

這些節度使,其實無所謂誰當皇帝。只要皇帝不剝奪他們的土皇帝地位,誰實力強,他們就支持誰。

原本他們以爲大唐完了,紛紛投靠黃巢。

現在黃巢被唐軍擊敗,他們又瞬間變臉。

見到節度使們翻臉不認人,黃巢決定挑一個出來殺雞儆猴。

然後,河中就被盯上了。

可是,藩鎮也是不好惹的。尤其是當藩鎮的利益受損時,藩鎮的軍士極有戰鬥力。

王重榮見黃巢找自己茬,奮起抵抗,雙方一通激戰後,黃巢的部隊又是一敗塗地。

先前鬥不過神策軍,現在又不敵藩鎮軍,黃巢可謂是威信掃地。

這件事後,各地藩鎮節度使徹底倒戈,不僅與黃巢劃清界限,而且還響應禧宗號召,出兵打黃巢。

一時間,河中的王重榮,義武的王處存,夏綏的拓跋思恭,鄜延的李孝昌等,齊聚於長安郊外,在總指揮鄭畋的一聲令下,對黃巢發動了圍攻。

見到唐軍來勢洶洶,黃巢急忙下令撤退,戰略性地撤到長安東部的灞上。

聽聞黃巢軍撤退,長安的老百姓高興壞了。

可長安的老百姓哪裏知道,自己送走了一個瘟神,迎來的卻是另一羣強盜。

唐軍進入長安後,立即開始劫掠商鋪,搜刮錢財,搶奪民女。

一時間,長安城內哭聲不斷,慘劇連連。

退到灞上的黃巢知道情況後,果斷傳令,反攻長安。

而在黃巢發動反攻時,很多唐軍因爲忙於搜刮民財,根本無心作戰。

於是,這場反攻戰就變成了單方面屠殺。

進入長安的唐軍,最後基本上全軍覆沒。

事後,鄭畋下令撤退,黃巢又進駐長安。

之後的一年多時間,黃巢佔據長安,與周圍的節度使激戰。

起初,黃巢還有優勢,畢竟他兵多將廣。

但是,隨着黃巢腐化墮落,不理政務,黃巢軍也就漸漸敵不住周圍藩鎮的圍攻了。

882年九月,黃巢部將,負責鎮守同州(陝西大荔)的朱溫實在頂不住王重榮進攻,寫信向黃巢求援。


但由於黃巢不理政務,代理黃巢處理書信來往的左軍使孟楷又與朱溫有仇。故意截下了十幾封朱溫寄回的求援信,不管其死活。

於是,朱溫在一怒之下,就處死了黃巢派來的監軍,率部投降了唐朝。

唐僖宗得知朱溫投降後,大喜過望,不僅封其爲右金吾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還賜名朱全忠,希望以其爲榜樣,招降更多的黃巢將領。

黃巢那邊,聽說朱溫投降,勃然大怒,隨即就調集大軍報復。

於是一時之間,各路唐軍,也包括降唐的朱溫在內,被打得是苦不堪言。

打不過黃巢,怎麼辦?這個時候,有人向唐僖宗建議,召李克用回來吧!


李克用,沙陀族。因爲打仗很驍勇,每次衝鋒陷陣均在衆將領之前,所以時人給他起了個綽號,叫“飛虎子”。

這位仁兄不得了,手下有一支當時最精銳的沙陀騎兵。戰鬥力可以說是冠絕天下,完爆當時其他諸路唐軍。

這麼牛掰的部隊,之前爲什麼沒被唐僖宗招來圍剿黃巢呢?

這是因爲黃巢起義時,李克用的父親李國昌與山西的幾個節度使有矛盾,大打出手,被唐僖宗視爲叛軍,趕出了中原。

李克用和李國昌是禧宗派軍趕走的,僖宗自然不可能招他回來勤王。

不過,現在情況危急,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不久後,唐僖宗以高官厚祿許之,召李國昌和李克用回朝。

當時,李克用和老爸正在塞外喫沙子,整天風餐露宿,僖宗詔他們回去,還許以他們高官厚祿,他們自然是高興壞了,立馬南下協助唐軍平叛。

長安那邊,黃巢聽說李克用回來了,自知打不過,便派人帶着大批金銀珠寶前去議和。

然而,黃巢高估了李克用的道德底線。

李克用見到使者後,收下了黃巢送來的金銀珠寶。但使者剛走,他就撕毀了和約。

而由於李克用的加入,長安戰場的局面從平分秋色,瞬間變成了黃巢被唐軍吊打。

883年二月,黃巢的十五萬大軍被數萬唐軍和李克用的一萬沙坨騎兵擊敗。

到了四月,黃巢無法再堅持,只好放火燒了長安的宮殿羣后,棄城而逃。

在逃跑的路上,黃巢一面下令急行軍,一面下令拋灑金銀珠寶,延緩唐軍的追擊速度。


五月,黃巢退到蔡州(河南睢陽)。他見唐軍沒有追過來,便對蔡州發動進攻,並逼降了蔡州節度使秦宗權。

拿下蔡州後,黃巢又派孟楷進攻陳州。

但陳州守將趙犨(chōu)早有準備,孟楷攻了幾次,不僅未能佔到便宜,反而還被趙犨俘虜了。

聽說孟楷兵敗被俘,黃巢大怒,遂親自帶兵圍攻陳州,並在陳州的北面設立行營,打算打持久戰,誓死要拔掉這根釘子。

客觀的說,如果黃巢這時候離開陳州,發揮他善於打游擊戰的特點,就憑唐朝與節度使的矛盾關係,他依然能如魚得水。

但可惜,他沒有選生路,偏偏就選了死路。

同年七月,禧宗任命朱溫爲宣武節度使,把今天的開封地區劃給了他。

到任不久後,禧宗又加封朱溫爲東北面都招討使,要他去解陳州之圍。

朱溫新官上任,當然不敢不去,隨即就聯合其他兩路唐軍,趕到陳州,與黃巢激戰。

這一戰,雙方都拿不下對方。眼瞅着戰爭陷入僵局,朱溫便向禧宗打報告,能不能把李克用調過來幫忙。

不久後,李克用親率五萬鐵騎趕到陳州。

隨着李克用的到來,局勢又是瞬間逆轉。

黃巢被李克用打敗後,自知惹不起,便挑柿子撿軟的捏,轉頭向北攻打汴州,決定抄了朱溫的老巢。

朱溫見老家不保,又向李克用求援。

李克用收到求援信,立馬趕到汴州,以一波窮追猛打,把黃巢殺得只剩一千多人。

884年五月,黃巢在李克用的追擊下,狼狽逃向山東。

原本李克用是想繼續追擊的,但奈何黃巢跑得太快,實在追不上,便只好放棄,打算返回汴州稍做休整後再出擊。


李克用到了汴州後,朱溫大擺宴席,感謝李克用的救命之恩。

但是,李克用不知道發什麼瘋,在宴席上居然指着朱溫罵道:你算個什麼東西?要不是你投降的早,老子這次連你也一併剿滅!

李克用罵完朱溫,心裏很痛快。

他環顧四周,看到朱溫不敢頂嘴,一副唯唯諾諾模樣,心裏就更飄飄然了。

然後,他就做了一個很莫名其妙的決定:大軍在城外紮營,自己則在城裏休息,並且他還要在朱溫的府裏休息。

看到李克用的表演,朱溫驚呆了。他自認是個土匪,但他是真沒想到,李克用是土匪中的土匪。說話做事,從來不給人面子。難怪先前會被朝廷視爲叛軍。這種活閻羅,誰容得下他?

於是,朱溫腦中瞬間湧出一股邪念——今晚做掉李克用!吞掉他的沙坨騎兵。

到了晚上,白天還唯唯諾諾的朱溫,突然換了一副嘴臉,他目露兇光,放火燒家,打算把李克用燒死。

當時,要不是天降大雨,撲滅了大火。加之李克用的衛隊拼死殺開一條血路,護送李克用從城門用繩索墜城逃出,李克用肯定就掛了。

而因爲這件事,朱溫和李克用結了樑子。朱家和李家,前前後後鬥了兩代人。

可以說,晚唐的後二十年和五代十國的前二十年,整整四十年曆史,都是這次“開封雨夜殺人事件”的後續。


到了六月,窮途末路的黃巢被下屬刺殺,持續了九年時間的黃巢起義宣告落幕。

不過,李克用和朱溫都無意關心這件事。

李克用那邊,一面整軍備戰,一面連寫了八封告狀信,派人送到成都。打算只要唐僖宗點頭同意,他就滅了朱溫。

朱溫那邊,因爲擔心李克用報復,也在整軍備戰。

唐僖宗接到李克用的八封告狀信後,找來大臣們商議,給個答覆。大傢伙開了個會,最後一致認爲,李克用實在是太能打了,不能讓他一家獨大。至於朱溫,雖然有錯,但這次一定要保他。留着他牽制李克用。

當然,李克用受了這麼大委屈,也得給他點甜頭。

於是,這場討論的結果就是不罰朱溫,重賞李克用,不僅封其爲隴西郡王,把麟州(陝西神木)、雲州(山西大同)、蔚州(河北蔚縣)等地都劃給河東。還一併晉封李克用的弟弟李克修爲昭義節度使。

眼見朝廷保朱溫,李克用也不好說什麼,只好作罷。這事也就這麼過去了。

李克用和朱溫的問題剛解決,蔡州就又出了大事。

秦宗權在黃巢死後,完全忘了自己曾經也是唐朝的節度使。他見皇帝躲在成都,又見朱溫暗算李克用也沒有受懲罰,便認爲天下大亂,正是開創屬於自己基業的大好機遇。

於是,他就在蔡州登基稱帝,國號沿用黃巢的大齊,表示自己是黃巢政權的傳承者。

885年形勢圖

稱帝之後,秦宗權派出六路大軍,分別進犯淮南、江南、襄州、洛陽、汝州、汴州。在中原挑起了一場全面戰爭。

據史料記載,秦宗權稱帝后,比黃巢還殘忍嗜血。凡是秦宗權所到之處,百姓絕無存活的可能。因爲老百姓都被他的部隊捉了當作軍隊的口糧。

不久後,洛陽、汝州等地被秦宗權拿下,整個河南只有汴州的朱溫、陳州的趙犨還在負隅頑抗。

朱溫不投降,是因爲他想自己做皇帝。不願意屈居於人下。

趙犨不投降,是因爲他想做大唐的忠臣。

由於禧宗無法組織兵力平叛,朱溫和趙犨也就只好合作,結爲姻親關係,兩家共同遏制秦宗權的吞併步伐。

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裏,朱溫和趙犨與秦宗權打得熱火朝天,雙方的損失都很慘。

到了887年二月,秦宗權失去耐心,便將主力集結在汴州城下,決定一戰定乾坤。

朱溫那邊,見秦宗權找自己玩命,便派人到山東搬救兵。

等到大戰開始時,一支萬餘人的騎兵隊伍攻入戰場,將秦宗權的軍隊衝散。

秦宗權見情況不妙,趕緊下令撤退。

保住了汴州後,朱溫趁秦宗權元氣大傷,四處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勢力。

如果這是黃巢起義前,朱溫的行爲肯定會遭到朝廷的猜忌,會被其他節度使羣毆。

可現如今,朱溫打着鎮壓叛軍的幌子,他的招兵買馬,也變成爲了國盡忠的正常行爲。

這裏可能有人會好奇,朱溫和秦宗權打了兩三年,朝廷那邊在幹什麼?李克用不是一直想報汴州之仇嗎?他怎麼沒有趁虛而入?

當時朝廷那邊,情況更亂。

唐僖宗在成都期間,田令孜組建了一支五萬多人的神策軍。

這麼多軍隊,要拿錢糧養活,可是因爲長年戰亂,國庫空虛,朝廷沒錢糧養這些人。

沒錢怎麼辦?總不能把軍隊解散吧。如果解散了軍隊,誰來保護僖宗和朝廷的安全?

於是,田令孜就只能想辦法搞錢。

怎麼搞錢呢?田令孜把目光投向了河中的兩座鹽池。

這兩座鹽池,原本是朝廷的財產。河中軍叛亂時,爲了拉攏河中叛軍,禧宗便把鹽池的所有權讓給了王重榮。而王重榮每年則只需要向朝廷象徵性地繳納三千車鹽。

鹽這個東西,我們知道,在古代是硬通貨。

掌握了鹽池,自然就有經濟收入了。

於是,田令孜便以唐僖宗地的名義,要求王重榮讓出兩座鹽池。

王重榮本來就不是什麼善類,他當年能舉兵叛亂,現在當然也可以。

於是,他就拒絕朝廷的詔令,拒不交出鹽池所有權。

田令孜見王重榮違抗聖命,便又以禧宗名義將王重榮調到福建擔任泰寧節度使。

對於田令孜的這招釜底抽薪,王重榮當然也是不會配合的。

於是,在談不攏的情況下,田令孜控制的神策軍便與王重榮的河中軍打了起來。

爲了確保勝利,田令孜還以朝廷名義,調靜難節度使朱玫(陝西彬縣)和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助戰,打算滅了王重榮。

按道理來說,這仗本來沒什麼懸念。雙方兵力懸殊。可是,由於朱玫和李昌符與朱溫的關係很好。而朱溫又與李克用有仇。

因而在戰爭開打前,李克用在王重榮的一通忽悠下,就帶兵到了河中。


見李克用跑來湊熱鬧,禧宗下旨,要求李克用回河東。但李克用拒絕接受聖旨,堅持要保王重榮。

後來,雙方開打。在李克用的打擊下,田令孜的神策軍被打得丟盔棄甲,朱玫和李昌符也被打得連夜逃回了駐地。

晚唐混戰初期的李克用就是這麼牛,只要他站哪邊,哪邊就一定能贏。

李克用打敗了田令孜、朱玫和李昌符後,拒不罷兵,指揮部隊向長安進發,表示一定要砍了田令孜才罷休。

田令孜不甘心坐以待斃。便挾持唐僖宗逃出了長安。此時距離禧宗從成都回到長安,才九個月時間。

不久後,李克用攻陷長安,朱玫和李昌符見李克用兵強馬壯,隨即橫跳,轉投到了李克用的門下,支持李克用殺田令孜。

田令孜見狀,大驚失色,又急忙挾持禧宗跑到了漢中,準備再次逃往四川,投奔了自已的哥哥西川節度使陳敬瑄。(田令孜原本姓陳,入宮被姓田太監收養,才改姓田)

但是,禧宗跑到漢中後,他就不願意跑了。

爲什麼不願意呢?原因很簡單,他受夠了。

在禧宗看來,既然自己只是傀儡,落到宦官手上,是宦官的傀儡。落到軍閥手上,是軍閥的傀儡。那還不如留在漢中算了,至少漢中離長安近,以後死了還能歸葬長安,與列祖列宗埋葬在一起。

見禧宗死活不肯走,於是,田令孜就自任西川監軍使,一個人跑到了成都。而神策軍的指揮權,則交給了另一位太監楊復恭。

後來,聽聞漢中的變故,李克用感覺事情鬧大了。爲了表明忠於唐朝的立場,他就撤出了長安。

等到李克用走後,朱玫覺得山中無老虎,自己可以稱大王。然後,他就把襄王李熅立爲了新君,遙尊唐僖宗爲太上皇,改年號爲建貞,自任左右神策軍十使,獨攬朝政大權。

這個事傳到河東後,李克用勃然大怒:天下人都知道是他把僖宗趕出了長安,可他並沒有做廢黜皇帝的事。現在朱玫擅自擁立新皇帝,天下人自然會把朱玫在長安的勾當歸咎於他。這樣一來,他頭上就被扣上一頂亂臣賊子的帽子了。然而實際上,他並沒有從這次擁立新君的事件中拿到半點好處。

所以,李克用立刻上書唐僖宗,要求出兵討伐朱玫。

唐僖宗得到李克用的支持,隨即向天下發布檄文,宣佈誰能砍了朱玫,就授予誰靜難節度使的官職。

常言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於是,朱玫就被的手下大將王行瑜幹掉了。

殺了朱玫後,王行瑜請求禧宗返回長安。

887年三月,在外逃亡了一年多的禧宗再一次率領羣臣,準備返回長安。


但是,禧宗剛剛到鳳翔,就被鳳翔節度使李昌符給扣了。

李昌符,也是個腦子不好使的人。

朱玫廢立皇帝,剛剛被殺。他現在又準備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不是找死嗎?

所以沒過多久,他就被神策軍大將李茂貞給滅了。

李昌符被殺後,禧宗任命李茂貞爲新任鳳翔節度使。在禧宗看來,李茂貞是忠臣。

可他哪裏知道,李茂貞也是一個二五仔,後來爲唐朝的滅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然,這是後話了。

888年三月,回到長安的禧宗因爲身體染上了重疾,沒多久就駕崩了。

禧宗死後,楊復恭擁立他的七弟李曄繼位,這便是唐昭宗。

唐昭宗這個人,是讀聖賢書長大的,從小就志氣很大,立志要當唐朝中興之主。所以在繼位不久後,他就把矛頭對準了割據蜀地的田令孜和陳敬瑄。想着拿下四川,擴張朝廷的勢力。然後實行以蜀地和關中爲根本,實行全國範圍的削藩。

於是,剿滅陳敬瑄、田令孜,就被昭宗提上了日程。

後來,爲了武力解決田令孜,昭宗一口氣調集了十萬神策軍入川。

可是,昭宗高估了神策軍的戰鬥力,同時也低估了戰爭導致的鉅額軍費開支。

戰爭打了幾個月後,由於無力承擔軍費,昭宗只好下令罷兵休戰。

後來,雖然陳敬瑄、田令孜被原神策軍大將王建擊敗,但唐廷也未能控制蜀地。因爲神策軍撤走後,王建派人切斷了蜀道,然後自己關起門來做了蜀地之主。


就在昭宗從蜀地罷兵的同時,朱溫解決了秦宗權。

除掉大敵後,朱溫與雲中防禦使赫連鐸、盧龍節度使李匡威一起上表,希望昭宗能以朝廷名義,討伐李克用。

昭宗本來就想敲山震虎,借收拾李克用強化自己的皇帝威嚴。

於是便也沒多想,就調集幾萬神策軍,並召集李茂貞等七八個節度使,對李克用宣戰。

在昭宗看來,李克用是很厲害,但這次大家一起平推過去,難道還打不過他李克用?

然而,昭宗還是太年輕了。

自安史之亂後,藩鎮向來就不聽招呼。皇帝利用藩鎮打藩鎮,向來就不靠譜。

藩鎮的驕兵悍將,個個都是老滑頭。擅長磨洋工,精通如何多拿錢,少幹事。

這些老滑頭們怎麼可能真的出力呢?

所以,昭宗的操作其實是在作死。

戰爭開打後,除了與李克用有仇的朱溫還稍微出了點力外,其他諸如李茂貞之流,都是有便宜就佔,情況不妙就馬上開溜的貨色。

打到最後,藩鎮的軍隊都跑沒影了。只剩下昭宗的神策軍獨自迎戰。而面對神策軍,李克用一個反推就吊打了,給年輕氣盛的昭宗好好上了一堂軍教課。

聽聞前線慘敗,昭宗慌了。

迫於現實,他只好向李克用認慫。

事後,見削藩困難的昭宗,又把修理對象瞄準了宦官楊復恭。打算除掉楊復恭,收回神策軍的指揮權。

昭宗此舉,讓楊復恭覺得莫名其妙,也極爲憤怒。

在楊復恭看來,當初雜家擁立你繼位,結果你翻臉不認人。欺人太甚。

後來,楊復恭在一怒之下,就跑到自己乾兒子的地盤上,與昭宗翻臉。


昭宗一看,好啊,就怕你楊復恭不翻臉。現在你敢公然叫板,我正好有理由出兵。

之後,昭宗重複了先前打李克用的套路,召集王建、李茂貞等節度使攻打楊復恭。

然而,昭宗這次又是雞飛蛋打,一通操作猛如虎,最後啥好處也沒撈着。

因爲楊復恭的實力偏弱,不扛揍。

王建、李茂貞之流,見有便宜可佔,就紛紛出兵,很賣力的揍楊復恭。

等到楊復恭被揍趴下後,他的地盤和財產就被參戰的節度使們瓜分了。

昭宗那邊,見楊復恭捱揍,起初很高興。但後來見情況不對,節度使們怎麼在瓜分楊復恭的地盤和兵馬啊?這是朝廷的財產啊!

他急忙下詔阻止,然而節度使們根本不聽他的命令。

最後,王建、李茂貞等節度使通過瓜分楊復恭的財產,都發了財。至於唐昭宗,除了撈個敢於終結大宦官干政的好名聲外,什麼實際好處也沒撈到。

而經過這一通折騰過後,昭宗的折騰本錢更少了。地盤基本損失殆盡,實力之弱,別說是招惹李克用,就連李茂貞這種小軍閥都惹不起。

比如有一次,李茂貞就寫信嘲笑昭宗。

昭宗見李茂貞敢嘲笑自己,勃然暴怒,找來宰相杜讓能,商議懲罰李茂貞。

杜讓能見昭宗又要瞎折騰,馬上勸誡,能不能不要再胡鬧了?你現在自己是啥條件,難道你不清楚嗎?

但是昭宗不聽,非要出兵打李茂貞。

結果,碩果僅存的幾萬唐朝神策軍,被李茂貞一通暴揍後,十不存一。

事後,昭宗只得再次認慫,哭着罷免了杜讓能的職務,還殺了幾個太監。

這一幕,像極了他當初給李克用認慫的模樣。

然而,李茂貞並不好忽悠。他出兵長安,逼迫昭宗殺了杜讓能。

昭宗無奈,只好殺了杜讓能。

可憐的杜讓能,原本不支持出兵。昭宗自己要胡鬧,他阻攔無效,最後只能是爲昭宗的任性當了替死鬼。

這件事後,昭宗的皇帝威嚴跌倒了谷底,可謂是傀儡之相盡顯。隨便一個節度使都能欺負他。

比如後來王行瑜就曾給昭宗下通牒,要求昭宗封他爲尚書令。

當時的宰相韋昭度不同意。王行瑜居然聯合李茂貞等人,攻打長安,殺了韋昭度,並試圖廢黜昭宗。

想當年,王行瑜不過是朱玫的部將。現在居然也能欺負皇帝了。這讓李克用這個大佬級別的軍閥很不爽。

於是,李克用就以勤王爲藉口,出兵蕩平了王行瑜。然後,把矛頭對準李茂貞。威脅李茂貞交出昭宗。

李茂貞見李克用兵強馬壯,連忙認慫,把昭宗交給李克用,然後溜回了鳳翔。

896年形勢圖

過了一段時間,李克用派人跟昭宗通氣,表示只要昭宗說句話,他就去滅了李茂貞。

這本來是昭宗一雪前恥的機遇。

但昭宗認爲,藩鎮都是一丘之貉,如果李茂貞被滅,李克用會更強大,所以他就謝絕了李克用。

見昭宗是這個態度,李克用也不好再賴在長安不走,只得撤兵。

送走李克用後,昭宗折騰之心不死。爲了防備李茂貞,他再次招兵買馬。

李茂貞見昭宗招兵買馬,猜到皇帝是爲了對付自己。本着先下手爲強的宗旨,他趁昭宗還沒訓練好部隊就攻打長安。

這一戰,李茂貞大敗神策軍,包圍長安。

聽聞前線大敗,昭宗沒有選擇,這次殺誰都糊弄不過去了。

無奈之下,他只好帶着心腹和神策軍跑去山西投靠李克用。

可是,昭宗剛走到華州(陝西渭南),就被當地的節度使韓建給軟禁了。

在被軟禁期間,昭宗依舊不安分,這讓韓建很是惱火。一怒之下,韓建先是遣散了昭宗身邊的兩萬神策軍,後又製造血案,殘忍屠殺了十一位李唐皇室成員。

這兩場變故,讓昭宗徹底淪爲光桿司令。

不過,就在昭宗被韓建軟禁期間,關東的政治格局發生了劇變。

李克用則因爲屬下劉仁恭的背刺,損失了五萬精兵,實力大損。

朱溫則在吞併了兩個義兄朱瑾和朱瑄(爲了剿滅秦宗權而結拜的義兄弟)的地盤後,實力大漲。

這一此消彼長,讓朱溫和李克用的實力對比發生倒轉,朱溫成了關東的頭號軍閥,李克用則無力再與其爭鋒。


眼見關東無人再敢跟自己叫板,朱溫便舉兵西進,拿下唐朝的東都洛陽,威脅關中。

洛陽離華州很近,急行軍幾天就能到。韓建見情況不妙,便主動放唐昭宗回了長安。

但回到長安後沒多久,昭宗因爲想收回太監的兵權,還想把太監集團徹底剷除。得罪了整個宦官集團。因而,他便又被團結一心的太監們給軟禁了。

這裏簡單說明一下。

唐朝的宦官是一個大羣體。

大羣體,自然就會分成幾個派系。

而有派系,自然就可以分化擊破。

也就是說,一兩個太監,並不難對付。皇帝只要能離間太監,拉一派,打一派,可以很輕鬆的就搞死個別大宦官。

這在唐朝中後期很常見,皇帝只要能掌握好分寸,可以把太監玩弄於鼓掌。

但是,如果皇帝對所有太監開刀,想一次性把宦官一鍋端了,那就困難了。

昭宗被韓建放回長安後,想一鍋把太監集團端了。這讓宦官感到人人自危,歷史上第一次團結了起來。

而太監又掌握着神策軍的指揮權,所以昭宗自然就被太監給軟禁了。

怎麼說呢,唐昭宗這個人,志向很大,但能力不匹配志向。經常做出超出他能力範圍之外的舉措。

軟禁昭宗後,幾個太監首領開了個小會,一致決定與李茂貞、韓建合作,廢黜昭宗,並扶太子登基。

不過,由於太監做事不周密,廢黜昭宗的消息被文官聽到,而文官們找到朱溫,邀請朱溫進京勤王。

於是,原本很簡單的事,一下就複雜了。

長安城內,聽說朱溫要來。太監控制的神策軍發生兵變,以孫德昭、周承誨、董彥弼爲代表的將領,殺了幾個太監頭子,迎昭宗復位。想以此討好朱溫。

事後,文官建議昭宗,應趁熱打鐵,繼續實行誅滅太監集團計劃,把軍權奪回來。

但估計是被嚇怕了的緣故,昭宗這次沒有聽取文官建議,而是繼續讓太監掌兵權。

文官見昭宗居然偏袒太監,一下子都就不樂意了。便又派代表去洛陽請朱溫進京。

當時,朱溫正意欲染指關中,擴充勢力,便直接答應了。

不久後,朱溫的軍隊抵達華州,韓建知道打不過,直接舉起投降。

李茂貞知道朱溫到了關中,擔心昭宗被朱溫搶走,便搶先一步,將昭宗劫持到鳳翔。

但朱溫遠道而來,怎麼可能因爲昭宗不在長安就退兵呢?

進佔長安後,朱溫立馬又向西,把鳳翔圍了個水泄不通。


這一戰,李茂貞被朱溫打得元氣大傷,軍隊死傷慘重不說,地盤上的老百姓也被朱溫的軍隊洗劫得十室九空。

眼瞅自己辛苦攢下的基業要被掏空,李茂貞立馬認慫,誅殺了二十多個宦官,並把昭宗送給了朱溫。

剛好這時候,李克用聯合幾個軍閥正要報復朱溫。所以,朱溫也就放了李茂貞一馬,只帶着昭宗返回了長安。

昭宗見到朱溫後,感動得要流淚滿面,頗似當年漢獻帝見到曹操時的景象。爲了報答朱溫的救駕之功,他冊封朱溫爲梁王,兼諸道兵馬元帥,後來還賜予了朱溫“迴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榮譽稱號。

一時之間,朱溫就從一個地方軍閥,晉升爲操控中央的權臣。

回到長安不久後,朱溫把宮裏剩下的幾百名太監全部斬殺。同時,他還派自己的侄子朱友倫在長安留守,監視昭宗及一干大臣。

朱友倫留守長安期間,與昭宗和文武百官的關係處理得不錯。

但沒過幾個月,朱友倫在長安打馬球時,突然從馬上跌落,摔死了。朱溫懷疑朱友倫是被朝中歹人害死的。

於是,他就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並放了一把火,將長安城燒成了灰燼。

昭宗被挾持到洛陽後,直接被軟禁,除了他身邊兩百多個近侍外,任何人都見不到他。

過了一段時間,朱溫擔心這些近侍有一天會成爲禍害,便偷偷把這些人全勒死了,換上了自已精心挑選,大小相似的兩百多人。

對此,昭宗一開始還沒有發現,直到過了幾天才發現皇宮的近侍居然全被換了,而他還矇在鼓裏。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大呼不妙。

從此,那個曾經意氣風發、神氣雄俊的唐昭宗李曄,變得心灰意冷,終日借酒消愁,以淚洗面。隨時等着被朱溫幹掉。


眼見朱溫控制了皇帝,不服氣的李克用還想努把力。他和當時剩下還沒臣服於朱溫權勢的王建和李茂貞等節度使結成了聯盟,一致要求朱溫釋放皇帝。但朱溫根本不搭理李克用,表示你李克用不服,就派兵過來打我啊!

不過,朱溫轉念一想,他覺得昭宗依然是個威脅。萬一昭宗趁着李克用等人挑事的時候在洛陽搞小動作怎麼辦?

想通了的朱溫,當機立斷,派人幹掉了昭宗和一票大臣,製造了著名的“白馬驛之禍”。

後來,朱溫另立昭宗的第九子李柷爲帝,是爲唐哀帝。

自此,唐朝完全失去了統治基礎。唐哀帝雖仍在位,但唐朝實際上已是名存實亡。

905年,見昭宗被殺,李克用病急亂投醫的找到契丹國主耶律阿保機,他與耶律阿保機結拜爲兄弟,約定先滅劉仁恭,再滅朱溫。

結盟之後,李克用非常開心,他覺得自己的沙陀鐵騎加上契丹騎兵,天下無敵。朱溫洗好脖子等死吧。

可讓李克用沒想到的是,耶律阿保機剛和他結盟,轉身就跟朱溫勾搭上了。這個變故把李克用氣的要死,大罵契丹人言而無信,大罵耶律阿保機不是個東西。

907年,朱溫正式篡唐登基,建立了後梁政權。唐朝至此徹底滅亡。死的透心涼。


得知這一消息後,李克用大哭不止,哀嘆自己無能,沒能挽救大唐,對不起先帝。

轉到來年,李克用先是一病不起,後來病情惡化。眼瞅着就不行了。

臨嚥氣之前,他找來兒子李存勖說:這三根箭給你,每根代表我的一個敵人。一是朱溫那個混蛋,二是劉仁恭那個混蛋,三是耶律阿保機那個混蛋。這三個混蛋都與我們有着血海深仇。我是不行了,你可一定要幫我把仇報了!

李存勖痛哭不已,埋葬了李克用後,從此擔負起了同朱溫對抗的重任。

而歷史的進程,也就此翻篇,從晚唐進入到了五代十國時期。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