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品質,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必然會隨着中國時代的變遷和實踐的發展不斷地發展、豐富和完善。要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與時俱進,使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永葆生命力和創造力,就必須走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一、永葆“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必須走歷史和現實相貫通的道路

全面地、科學地認識中國國情,這是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根據。中國是一個大國,國情相對複雜,在短時間內無法認識清楚。我們黨獲得全面、深刻的認識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按照毛澤東同志的說法,經過了兩次勝利和兩次失敗的比較,“才認識了中國這個客觀世界”,認識了“中國革命的規律”,並由此提出“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但是,對中國國情的認識不是一蹴而就的。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建設雖有成就,但是也由於存在沒有完全正確認識中國國情的問題,而遭遇了一些挫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歷屆中央領導都十分強調重新認識中國國情,認爲中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於這一論斷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取得了無數驕人的成績,這與堅持對我國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認識有密切關係。同時,現實的國情是動態的,要不斷地分析研究,始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對中國國情的認識,既不能一勞永逸,也不能固守不變。對國情的認識既有宏觀的,也有中觀和微觀的。這就需要不斷關注現實情況的具體變化,對國情問題作出正確分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制定符合變化了的客觀實際的方針政策。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就是科學地把握黨的十八大五年來我國國情變化的生動體現。

歷史反覆證明,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克敵制勝、不斷走向勝利的行動指南,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不能偏離。以毛澤東同志爲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正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不僅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課題,而且找到了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走向最終勝利“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改革開放之後,以鄧小平同志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也是立足於中國的現實國情來堅持馬克思主義,提出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理論成果,並以此爲改革開放提供了科學的指導。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階段,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一系列新的實踐課題需要我們給予研究和回答,一系列新的實踐經驗需要我們進行提煉和概括,一系列幹部羣衆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需要我們釋疑解惑,一系列意識形態領域發生的新變化需要作出對策研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徵程上,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順應時代發展、實踐要求和人民心願,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與現實相貫通的生動實踐;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理論成果。

二、永葆“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必須走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的道路

當前世界的聯繫越來越密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日趨成爲世界發展的主流。這就要求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既要聚焦於國內的大事小情,又要關注於國際的發展變化。堅持世界眼光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特質。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世界歷史”的產物和“人類知識的總和”的結晶,對人類優秀文明成果進行了廣泛的“吸收和改造”,從而建構起新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這種特質,也要求應用它的中國共產黨人具有世界眼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絕不是與世隔絕,脫離世界文明軌道,自我封閉,搞狹隘的民族主義或“地域性的共產主義”之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深刻變革,置身這一歷史鉅變之中的中國人更有資格、更有能力揭示這其中所蘊含的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爲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中國的原創性貢獻。這是因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世界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形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已經成爲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探索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標誌着我們黨思想理論上的偉大飛躍。開闢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對於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實現兩者的辯證統一,就必須緊密結合中國實際發出中國聲音、緊扣當代問題發出時代聲音、緊把羣衆脈搏發出人民聲音,充分顯示歷史創造的厚度、實踐推進的深度和聯繫羣衆的廣度,體現中國共產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彰顯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社會主義如何搞,沒有現成的模式,只能在具體實踐中進行不斷探索,既不能脫離科學原理,又不能照搬國外經驗。中國共產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進程中,不僅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經驗,而且也深刻反思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經驗教訓,同時也汲取其他國家的經驗教訓,積極應對來自西方的挑戰,顯示了強大的現實說服力和實踐創造力,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三、永葆“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必須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理論來源於實踐,又必將指導實踐。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爲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瞭正確方向。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從傳播到實踐,既引發了中國革命開創新局,又在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中實現了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作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主動適應中國國情、社會需求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

馬克思說:“正確的理論必須結合具體情況並根據現存條件加以闡明和發揮”。實踐永無止境,創新也永無止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更永無止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不主張樹立起任何教條主義的旗幟,而是強調理論的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爲轉移。歷史經驗證明,永葆青春活力的馬克思主義,深深地紮根於實踐,從實踐中來,又回到實踐中接受檢驗、指導實踐,在實踐中豐富和完善。因此,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繼續努力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客觀實際結合起來,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得出新判斷,發展新理論,指導新實踐,永不自滿和懈怠。

歷史和實踐證明,一個政黨若要長盛不衰,一個民族若要興旺發達,一個國家若要繁榮富強,就一刻也不能放鬆科學理論的武裝,就一刻也不能離開科學理論的指導。馬克思主義雖然誕生於19世紀,但沒有停留在19世紀,而是闊步走在了21世紀;它雖然產生於歐洲,但沒有停留在歐洲,卻走向了世界,成爲引領時代前進的光輝旗幟。世界在變化,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在推進,人民羣衆的偉大實踐在推進,唯有我們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才能使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不斷與時俱進,永葆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作者單位:劉浩東 上海社會科學院碩士研究生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