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杨毅

服务实体企业上市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职能之一。今年上半年,在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企业正积极拥抱资本市场。7月4日,普华永道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A股市场有169只新股首次公开发行(IPO),融资额达到3119亿元,尽管IPO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31%,但融资额比去年同期的2109亿元上升48%,平均融资额为18亿元,较去年增长100%。

普华永道中国北部审计主管合伙人王崧表示,上半年,得益于多个大型上市项目的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总融资额占全球近一半。鼓励红筹回归及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将持续利好A股市场,在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为上市主力板块的推动下,下半年的新股发行将有望提速,预计2022全年A股市场IPO企业数量将达330家至380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新申请挂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的企业达203家,较去年同期的47家增长超3倍。

上半年科创板融资额超1100亿元

分板块看,科创板、创业板是上半年A股IPO的上市主力。按IPO数量计算,创业板和科创板分别以68只新股和53只新股排前两位,占A股IPO总数量的72%。按融资额计算,科创板以1156亿元居首位,其次是上交所主板为949亿元,创业板融资额为871亿元,科创板和创业板占A股总融资额的65%。

在行业方面,普华永道报告显示,上半年,A股IPO企业主要来自工业及材料、信息技术及电信服务、医疗和医药、消费行业。

在上半年A股前十大IPO企业中,两家来自上交所主板,5家来自科创板,3家来自创业板。其中,中国移动中国海油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发募集规模分别达到了519.81亿元、322.92亿元;晶科能源首发募资总额达到了100亿元,为今年以来募资金额最多的科创板公司。

在A股多个大型IPO项目的带动下,上半年沪深交易所在与全球其他证券交易所的横向对比中表现亮眼。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以融资额计算,上交所、深交所分别成为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的上市目的地。其中,上交所有69只新股,融资2105亿元;深交所有81只新股,融资986亿元。

安永于6月30日发布的《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报告也验证了这一情况。该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上交所凭借328亿美元的筹资额位列全球第一,占全球总量的34%。深交所IPO数量领先全球,共计81宗,占全球总数的13%。

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杨淑娟表示,从A股各板块新股筹资额度来看,科创板IPO筹资额第一次超过上交所主板,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以硬科技为主,在上市后市场表现十分活跃。创业板依然保持IPO公司数量上的第一,大量中小型创新型企业也是A股新股主要的生力军。

申请挂牌新三板企业数增长三倍

除了沪深市场外,新三板、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融资情况也值得关注。据普华永道统计,上半年,北交所有19只新股发行,融资额28亿元。另有统计显示,上半年,新三板申请挂牌企业达203家,去年同期为47家,同比增长331.91%;其中,符合北交所财务标准的申请企业有140家,占比68.96%。在上述203家新申请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40家。

分析人士认为,上半年,新三板新挂牌数量剧增,主要由于北交所对优质中小企业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北交所充分发挥其龙头撬动作用,吸引新挂牌企业、新进层企业积极筹备北交所上市。预计下半年新三板企业挂牌将更加积极、踊跃,更多质地优良、盈利能力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将积极申请在新三板挂牌,并进层创新层。

IPO仍将保持常态化

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其中,在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方面,《措施》提出,科学合理把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和再融资常态化。

新股发行保持常态化是资本市场具有活力的一个侧面印证。展望下半年,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会增加资本市场包容性和适应性,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毕马威中国日前发布的《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2022年度中期回顾》显示,A股IPO市场仍然活跃,目前,有856家公司正在申请于A股IPO,主要集中在科创板和创业板。

普华永道中国综合事业服务部合伙人孙进表示,上半年,A股IPO市场在多重压力下逆势增长,成为全球IPO市场的亮点,得益于国家对科技创新企业及新兴产业的扶持,数据显示,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已占A股IPO比重超九成。预计下半年还将会有一大批重量级IPO在A股上市,鼓励中概股及红筹股回归,以及近期一系列利好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将有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