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本報記者 楊毅

服務實體企業上市融資是資本市場的重要職能之一。今年上半年,在註冊制改革穩步推進的背景下,企業正積極擁抱資本市場。7月4日,普華永道發佈的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A股市場有169只新股首次公開發行(IPO),融資額達到3119億元,儘管IPO數量比去年同期減少31%,但融資額比去年同期的2109億元上升48%,平均融資額爲18億元,較去年增長100%。

普華永道中國北部審計主管合夥人王崧表示,上半年,得益於多個大型上市項目的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總融資額佔全球近一半。鼓勵紅籌迴歸及註冊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將持續利好A股市場,在科創板和創業板成爲上市主力板塊的推動下,下半年的新股發行將有望提速,預計2022全年A股市場IPO企業數量將達330家至380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新申請掛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的企業達203家,較去年同期的47家增長超3倍。

上半年科創板融資額超1100億元

分板塊看,科創板、創業板是上半年A股IPO的上市主力。按IPO數量計算,創業板和科創板分別以68只新股和53只新股排前兩位,佔A股IPO總數量的72%。按融資額計算,科創板以1156億元居首位,其次是上交所主板爲949億元,創業板融資額爲871億元,科創板和創業板佔A股總融資額的65%。

在行業方面,普華永道報告顯示,上半年,A股IPO企業主要來自工業及材料、信息技術及電信服務、醫療和醫藥、消費行業。

在上半年A股前十大IPO企業中,兩家來自上交所主板,5家來自科創板,3家來自創業板。其中,中國移動中國海油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發募集規模分別達到了519.81億元、322.92億元;晶科能源首發募資總額達到了100億元,爲今年以來募資金額最多的科創板公司。

在A股多個大型IPO項目的帶動下,上半年滬深交易所在與全球其他證券交易所的橫向對比中表現亮眼。普華永道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以融資額計算,上交所、深交所分別成爲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的上市目的地。其中,上交所有69只新股,融資2105億元;深交所有81只新股,融資986億元。

安永於6月30日發佈的《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報告也驗證了這一情況。該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上交所憑藉328億美元的籌資額位列全球第一,佔全球總量的34%。深交所IPO數量領先全球,共計81宗,佔全球總數的13%。

安永北京主管合夥人楊淑娟表示,從A股各板塊新股籌資額度來看,科創板IPO籌資額第一次超過上交所主板,科創板上市公司主要以硬科技爲主,在上市後市場表現十分活躍。創業板依然保持IPO公司數量上的第一,大量中小型創新型企業也是A股新股主要的生力軍。

申請掛牌新三板企業數增長三倍

除了滬深市場外,新三板、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融資情況也值得關注。據普華永道統計,上半年,北交所有19只新股發行,融資額28億元。另有統計顯示,上半年,新三板申請掛牌企業達203家,去年同期爲47家,同比增長331.91%;其中,符合北交所財務標準的申請企業有140家,佔比68.96%。在上述203家新申請企業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40家。

分析人士認爲,上半年,新三板新掛牌數量劇增,主要由於北交所對優質中小企業的吸引力不斷提升。北交所充分發揮其龍頭撬動作用,吸引新掛牌企業、新進層企業積極籌備北交所上市。預計下半年新三板企業掛牌將更加積極、踊躍,更多質地優良、盈利能力強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將積極申請在新三板掛牌,並進層創新層。

IPO仍將保持常態化

今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紮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其中,在提高資本市場融資效率方面,《措施》提出,科學合理把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IPO)和再融資常態化。

新股發行保持常態化是資本市場具有活力的一個側面印證。展望下半年,隨着註冊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會增加資本市場包容性和適應性,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畢馬威中國日前發佈的《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2022年度中期回顧》顯示,A股IPO市場仍然活躍,目前,有856家公司正在申請於A股IPO,主要集中在科創板和創業板。

普華永道中國綜合事業服務部合夥人孫進表示,上半年,A股IPO市場在多重壓力下逆勢增長,成爲全球IPO市場的亮點,得益於國家對科技創新企業及新興產業的扶持,數據顯示,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已佔A股IPO比重超九成。預計下半年還將會有一大批重量級IPO在A股上市,鼓勵中概股及紅籌股迴歸,以及近期一系列利好資本市場發展的政策,將有利於提高市場流動性,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相關文章